摘 要:冷鏈配送在我國發展迅速,但由于尚起步階段,基礎薄弱,在發展過程中暴露了很多問題。本文分析闡述了我國冷鏈配送現階段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發展對策和改進意見
關鍵詞:冷鏈物流;配送;對策研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來人們對生鮮冷凍食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對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使得政府監管部門和消費大眾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敏感,同時也意識到冷鏈物流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根據中國農學會保鮮中心的統計,我國目前只有20%的冷藏食品在運輸配送使用冷鏈,跟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甚遠。我國每年有總價值750億的水果蔬菜在運輸途中變壞,占到整個行業產值的30%[1],這些都使得冷鏈配送應該得到重視和發展。
二、冷鏈的概念
我國2006年的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冷鏈的定義為:冷鏈是指根據物品特性,為保持其品質而采用的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物流網絡。所謂冷鏈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泛指對溫度敏感性產品在從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低溫環境中,以保證產品質量,減少損耗的系統物流工程。它是隨著物流技術、制冷技術的發展而建立起來的,是以冷凍工藝學為基礎、以制冷技術為手段的低溫物流過程。
三、我國冷鏈配送的發展現狀
(一)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消費需求的提高。從一組數據我們能看出我國冷鏈物流的蓬勃發展:人均冷鏈食品消費支出從1995年的637.92元/年增加到2010年的1537.57元/年,年均增長3.58%;人均主要冷鏈食品購買量從1990年的44.73kg /年增加到2010年的58.7kg/年,年均增長0.91%,其占家庭購買主要商品數量的比例也從7.75%增加到了16.27%。
(二)冷鏈配送裝備不足,發展滯后
我國目前冷藏汽車的保有量約5萬量,占貨運汽車的0.3%,而美國和日本冷藏汽車的保有量約為20萬輛和12萬量;我國冷藏食品只有20%使用冷鏈運輸,而歐美等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高達60%至80%。此外鐵路的冷藏運輸也遠不及歐美等發達國家。
(三)第三方冷鏈物流公司缺乏,服務質量較差[3]
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前期建設成本投入大、運營維護成本高,加之信息化的高要求,導致了我國第三方冷鏈物流公司偏少。而且很多公司以價格來競爭,導致企業利潤很低,再加上冷鏈物流服務的網絡有限,設施設備不完善,這些勢必會給服務減分。
(四)冷鏈配送標準不統一
據中國物流技術協會調查統計,我國冷鏈物流配送目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國家或者行業統一制定的標準。由于冷鏈物流涉及眾多行業、部門,各家的行業標準不盡相同,很容易造成對接上的困難。
(五)缺乏專業、高級的物流人才,管理落后
相對于普通物流,冷鏈物流對時間、溫度、運輸條件都有更嚴格的要求,因而需要更專業的知識和操作規范,對物流人才也有更高的綜合素質要求,而我國的冷鏈物流處于剛起步階段,對冷鏈物流人才的培養力度不夠,專業人才嚴重缺乏,已成為制約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四、我國冷鏈物流配送發展對策
(一)政府的政策支持
行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規范,我國冷鏈物流正處于起步階段,更離不開政府的扶持,政府應當給冷鏈物流企業一些優惠政策。
(二)加強冷鏈配送設施設備的建設
冷鏈設施設備的建設是發展冷鏈配送的前提。相對于國內日益增長的冷鏈物流需求來說,我國的冷庫、冷藏車極度缺乏,現有設施也相對陳舊、落后,為了冷鏈配送的發展,應該加大對冷鏈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現有設施進行進一步的升級、改造。
(三)推進冷鏈物流行業的標準化建設
我國冷鏈物流的發展尚不成熟,各個行業、部門之間各自行事,制定的標準、規章不夠統一,因此應該由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規章制度和服務標準,推進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的統一化,方便運輸配送中的銜接,提高冷鏈的效率。
(四)推行共同配送的冷鏈模式
共同配送[4]是一家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提供商為多位客戶配送服務,能夠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被歐美發達國家廣泛采用。冷鏈物流的共同配送有專業的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來進行,實現了專業化分工,不僅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也讓其更能集中精力發展主業,增強核心競爭力。
(五)加強專業人才培養和引進
人才是發展的根基,我國冷鏈物流行業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來進行指導、管理。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政策為人才的成長提供良好環境,鼓勵和吸引人才投身冷鏈物流領域;高校也應當開展分層次的物流知識教育,培育管理型和技術型的物流專業人才,同時冷鏈物流企業也定期對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和在崗的培訓、考核,提升他們的業務知識水平。
五、結束語
我國當前的冷鏈物流配送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還不夠成熟:冷鏈配送裝備不足,發展滯后;第三方冷鏈物流公司缺乏,服務質量較差;冷鏈配送標準不統一;缺乏專業、高級的物流人才,管理落后。因此為了加強冷鏈物流的建設,政府應該出臺政策積極引導,加快冷鏈物流施舍設備和標準化工程的建設,推行共同配送的模式并加強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以推動我國冷鏈配送行業的發展,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1] 楊靜.冷鏈食品效率型供應鏈的構建研究[J].職業圈,2007(10),56-58
[2] 丁雪峰. 我國冷鏈配送現狀與發展對策[J]. 物流技術(裝備版), 2013.
[3] 孫承志, 韓雪濤. 農產品冷鏈物流城市配送問題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 2014, (7):115- 117.
[4] 姚卓順. 配送在冷鏈物流中的應用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 2009,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