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的改革,財務公司在我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在飛速發展的同時,財務公司也遇到了一些阻礙良性發展的問題。本文針對財務公司遇到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改進建議。
關鍵詞: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問題;對策建議
一、財務公司在我國的發展
距1987年我國首家財務公司——東風汽車工業財務公司的成立已經20多年了。這20多年來,經過不斷探索和發展,我國的國有大企業集團如鋼鐵、煤炭、航空、鐵路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幾乎都先后成立了財務公司。截止目前為止,全國財務公司共有175家。財務公司從一定程度上盤活了企業集團內部資金,增強了企業集團的融資能力,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是企業集團的資金池,是非銀行金融機構,是連接企業、銀行、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紐帶。企業集團財務公司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體系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金融業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
二、制約財務公司發展的幾個問題
(1)財務公司的自我定位。財務公司的運營與企業集團密切相關,企業集團的經營狀況直接決定了財務公司的運營情況,當企業集團盈利,經營狀況非常好的幾年,財務公司再作為經濟的一個增長點,對企業集團來說是錦上添花。財務公司作為企業集團的一個附屬機構,往往不能獨立做出決策,受企業集團的政策限制,集團公司管理越位,財務公司的盈利與集團公司的利益矛盾等。(2)公司治理受各項政策的限制。在我國,央行對財務公司征收的存款準備金率較高,財務公司定位為集團內部的“結算、籌融資和資金管理平臺”,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對財務公司而言負擔過重,使企業集團歸集在財務公司的大量資金以較低利率凍結在央行,影響了集團公司的資金配置效率,不利于財務公司履行集團“資金池”的職能。財務公司隸屬于企業集團,集團公司的政策、人事直接影響著財務公司的用人,財務公司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的組成人員均為企業集團內部人員,這三者之間很難形成規范、有效的權力制衡機制。集團公司長期習慣于產業經營,對財務公司金融企業的特性認識不足,對財務公司的金融風險控制偏弱。(3)缺乏專業人才。大部分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人員來自企業的財務部門,金融專業知識缺乏,人民銀行對財務公司的人員結構有明確規定。(4)發展環境問題。從我國財務公司所屬企業集團的分布情況來看,幾乎覆蓋了國民經濟所有的支柱產業,但從其資產規模來看,只占據銀行業很小的比重,資金使用以及來源也嚴格限制在企業集團內部的這些成員單位。這些嚴重阻礙了財務公司的專業化發展。在我們,企業集團規模偏小,產業組織結構不盡合理,財務公司的宗旨一直限定在“依托集團,服務集團”這一情況下,慢慢發展成了“小而全”的附屬型金融機構,自身發展空間有限,起不到支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作用。
三、促進我國財務公司健康發展的建議
(1)繼續提高服務水平和業務能力。財務公司應改變傳統的觀念和工作方法,樹立服務意識,加強服務型企業文化的建設,財務公司應成為其成員單位的理財專家及投資顧問。財務公司的成長以及取得的成績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企業集團,與銀行等金融企業相比,財務公司在風險控制、金融市場競爭、業務創新上有明顯的不足。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財務公司必須從根本上加強能力建設,打造自己在金融行業的核心競爭力,財務公司的資金運用重點應放在中長期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及集團公司產品的促銷上。 (2)政府在政策上給予支持。中央銀行應為財務公司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在對財務公司進行監管,使其規范發展的基礎上,定期或不定期對財務公司進行調研,了解其在業務開展方面的困難。對財務公司各個階段的工作給予指導。在財務公司的經營范圍及分支機構的設立上,適當地放寬政策,取消各種不合理條件的限制,簡化審批程序,以便跨地域業務的開展。建立健全我國的金融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培育產業金融服務體系,完善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3)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財務公司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大多數財務公司在籌備階段雖然從社會金融領域招聘一些員工,但集團公司內部招聘的人員占據大半比例,這些人員從事金融行業,普遍經驗不足,難以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影響到財務公司的管理水平和金融創新能力。財務公司必須通過引進與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在引進外來金融專業人才時,要嚴格設立招聘條件,每一個崗位都有明確的任職條件與應聘人員應具備的條件,設定嚴密的招聘程序與考評人員,客觀公正地進行篩選。強化對在職員工的培訓工作,完善崗位技能培訓,著重培養一批高素質、高學歷的金融管理人才,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人才管理機制。
總之,使財務公司更好地發揮作用,必須正視其現存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一系列相應的政策,以其為集團公司的發展更好地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姜錢元.我國財務公司發展制約因素及經營目標體系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09(1)
[2] 王曉東.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風險管控研究[D].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