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處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小學的語文教學模式也在發生著變化。將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進行應用,能夠進一步推動小學語文教學的水平提升,這也是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得到了的有效落實,希望此次理論研究對實際操作起到一定指導作用。
【關鍵詞】探究性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一、引言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當中,對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活動有著重要的強調,這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改革內容。由于探究性教學模式自身的特征,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起到的作用也較大,是強化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探究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用及開展途徑
1.探究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用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有著知識思想的啟蒙以及拓展等功能,這是其他的學科無法替代的。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加強要能夠加強對小學語文的教學,從而有效的將學生全面素質得到促進。將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其中得到應用,不僅能夠對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有效培養,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加強,從而有助于全面性的提升學生能力。
2.探究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的途徑
將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開展,要能通過多種途徑進行實施,這樣才能更加有利于探究式教學策略應用的有效性。在具體的途徑上主要有創設情境模式來活躍課堂的氛圍,這主要是因為小學的學生還處在懵懂狀態,思想發展尚未成熟,所以在聽課過程中不容易精力的集中。故此通過情境創設的教學就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學習。
還有就是要能夠在課堂上將師生間的互動性要能夠得到有效加強,這樣能夠讓學生的個性得到最大化的呈現,在創新精神上得到最大化的體現。使得學生在融洽的環境中主動的探索學習,另外要能夠對學生的學習中,看待事物要能鼓勵其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這樣也能促進學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探究性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性教學模式的應用,要能夠按照步驟進行實施,主要可以分為問題的提出,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最后進行總結這樣的程序。小學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模式應用要能分階段進行,從識字教學中對探究性模式的應用作為切入點。漢字是作為語文教學中的最為基本的要素,同時也是語文學習的根本,所以將字詞的教學作為基礎就不能夠流于形式,要將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得到貫穿。
例如:對漢字的字型符號以及其背后蘊含的豐富文化內容進行講解過程中,要能夠將漢字的音和形以及義進行緊密的結合。對“奴仆”這一詞匯的講解中,要進行提問“同學們見過‘奴仆沒有?”,接著老師就可以將“女”字的象形文字進行畫出,老師要盡量的將形態進行展出,可以側身站立并低頭俯身,雙手前伸交叉胸前做女字狀吸引學生的注意,如下左圖的“女”字。然后對仆進一步的講解,邊畫邊進行解說,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妻”以及“人”等字。
甲骨文“女”和“仆”字
另外,在小學語文的閱讀過程中進行將探究性學習模式加以應用,也能夠促使學生主動的學習思考。閱讀過程是學生和課文的作者進行的傾心交談,閱讀教學當中要能夠在已知和未知上進行找到聯系點加以探究。問題探究的模式要能結合實際教學的內容要求,通過老師進行問題的創設,通過問題進行導入,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課文的內容和學習的興趣要能得到緊密的結合,要能夠讓閱讀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并要能夠和生活實際得到有機的結合。
總體而言,對于閱讀中的探究模式主要能通過幾個重要的步驟進行實施,首先就是體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能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對字詞運用以及有著思想感情的句子等進行重視,對一些自己比較有感觸的話進行著重閱讀。再者就是進行交流。老師在這一過程中,要能夠和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讓學生談自己的感悟,認真的聆聽學生的心聲,將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一些樂趣進行分享。然后就是進行探究,通過多媒體和相關的資料,引導學生對自己不了解的內容進行查詢和資料的共享,指導學生進行通過多種渠道來獲取知識。最后進行總結歸納問題,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方法進行講述,老師進行評價和改善優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對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能夠將探究性模式得到充分的利用,以此來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問題的能力。由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能進一步深化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的理論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以待后來者居上。
參考文獻:
[1]王大林.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J].前沿,2013,(01)
[2]趙財經.推進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改革 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4,(04)
[3]羅劍寵.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作者簡介:
周麗娜(1978~),女,湖北省宣恩縣人,工作單位:湖北省宣恩縣民族實驗小學,職務: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