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孔登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巧用多媒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從而增強語文學科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樂園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樂園;激發
當前,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認可。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釋疑解難,而且可以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引起情感的共鳴,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本人根據教學需要,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多媒體教學與語文教學的需要,以及積極探索多媒體教學與語文教學的整合,讓多媒體更好的為語文教學服務: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運用多媒體指導學生作文,把學生融入特定的情景中。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各種情景,可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學生寫作的動機和興趣,又能讓學生習作的素才變得豐富起來,使學生在樂趣中不斷提高寫作能力。要充分利用好社會生活這一鮮活的動力十足的教學資源,進行攝影剪切,教師盡可能創設情境,突破時空,讓學生了解社會生活,走進社會生活,去觀察,去動手體驗,去動腦學習。如在指導學生進行《客家美食》習作時,我是這樣指導學生:先讓學生說出自己喜歡吃的客家美食,接著把事先拍好的食物照片介紹給學生,邊讓學生看圖片,邊討論,邊解說食物的特色和制作過程,激發學生習作的熱情;然后播放由我親手制作釀豆腐的錄像,把整節課帶進了高潮……通過觀看、討論、講解等形式,讓學生寫出來的習作形象生動。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對美的感悟
教師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引領學生走入語文天地,為學生開啟一扇文學之門,但真正能在語文世界里遨游,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感悟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正確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如在學習葉圣陶《瀑布》這首詩時,瀑布的景象是雄偉壯麗的,但是,詩中所提及的瀑布的聲音“疊疊、陣陣”;瀑布的景色“珍珠的屏、白銀”,還有那“如煙、如霧、如塵”,是許多學生未曾見過也難以想象的,如果在教學中只出現課文插圖,就很難喚起學生感悟美,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此時,運用多媒體技術對教學信息的圖、文、聲進行綜合處理,向學生展示祖國的著名景點貴州的黃果樹瀑布,江西的廬山瀑布等,同時配上課文朗讀錄音,刺激學生的視、聽覺神經,讓學生領略瀑布的美,學生如身臨其境。這樣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教學豐富多彩了,語文課堂就會鮮活起來,語文課就會綻放異彩。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突破難點
運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不僅能把知識更多、更快地傳授給學生,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且還能變抽象為具體,加上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易于學生理解,從而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如在教學拼音“a、o、e”時,利用多媒體flash課件出示農場場景,在太陽緩緩升起時,一只美麗的大公雞飛到了屋頂上,“喔喔喔”地叫了起來。學生被這段動畫吸引住了,全神貫注的看著屏幕,特別是看到公雞叫的時候,學生都笑了起來,他們感到很新奇,還有的學生忍不住跟著讀了出來。這時我問大公雞怎么叫的呀,學生都爭先恐后的回答,同時課件出示單獨的公雞張大嘴巴,嘴里吐出“o”這個字母,并發出“o”這個音,整節課,學生們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氛圍活躍。運用充滿童趣的課件,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生動有趣起來。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合理處理教材,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如何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至關重要。而多媒體教學手段就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教材重點、突破難點的有力助手。如《我要的是葫蘆》這篇課文中,“葉子上的蟲還要治?我要的是葫蘆。”這一句是文章的重點,也是學生的學習難點。學生很難理解到底“葉子上有蟲跟我要的是葫蘆有什么關系”。我通過多媒體教學,在屏幕上演示“葉子吸收養分供給小葫蘆,小葫蘆才會慢慢長大;如果葉子被蚜蟲咬了就吸收不了養分供給不了小葫蘆,小葫蘆就會變黃、落下來”的景象,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它們之間的關系,也自然地明白了植物生長所需的條件。這樣不僅突出了重點,而且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了。
四、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心理學究表明“創新能力的培養,它需要人們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去激勵和推動。因為激勵可以使人發現自身的積極因素,從而產生自信”。而小學生容易受思維定勢的影響,他們不敢大膽地去嘗試別的想法,也不知道怎么去嘗試,運用多種教學媒體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手段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制作動畫并出示烏鴉把一個一個的石子放進瓶子里,讓水升高,才喝到了水。這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還有什么方法讓烏鴉喝到水嗎?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輸入計算機。結果有的想象找來塑料袋子,把水倒進里面就能喝著水了;有的想象找一根麥管就能吸到水;有的設想把布條的一端放入水中,另一端搭在瓶口也可以喝到水……多么大膽而新奇的想象啊!放飛了學生的思緒,給予了想象的機會,讓學生自由地在想象王國中遨游,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又收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個性化學習
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包括大量知識信息、各種素材、各種應用軟件等。我們要盡量挖掘這些寶貴資源,突破書本是知識主要來源的限制,指導學生在計算機資源庫或網絡中“探險尋寶”,極大擴充教學知識量和信息量,使學生在獲取、分析、加工、應用信息的過程中進行個性化學習,實現對知識的重構和創造,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目標。如語文的閱讀教學,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的閱讀理解,使用powerpoint(電子幻燈片)制作簡易的演示文稿。教師先給出這個文稿的結構:片名、作者介紹、內容梗概、閱讀心得等,再由學生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進行制作,然后教師再及時組織學生展示介紹自己的學習成果,指導學生進行作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使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思想,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構。
實踐表明,合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作為21世紀的小學教師,應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并結合課程實際,創設條件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接觸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多媒體成為學生強大的認知工具,最終達到改善學習的目的。這樣,定會給語文課堂帶來生機和快樂。
參考文獻:
[1]楊佳愛.談如何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科學教育家,2008(3):128
[2]周學年.合理運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教學[J].教育革新,2007(7):41
[3]林小蘋.多媒體與語文教學[J].柳州教育,1997(4):39
[4]張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J].讀與寫,2008(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