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玉
【摘 要】幼兒早期閱讀不但有利于兒童的健康發展還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和閱讀興趣、提高孩子語言能力。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傳統的幼兒語言教育注重的是口語能力的培養,而忽視書面語言的教育,進行的不是完整語言的教育,使幼兒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通道。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簡單闡述了如何做好幼兒早期閱讀教育。
【關鍵詞】幼兒;早期閱讀;快樂;美感
早期閱讀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早期閱讀教育在語言教育中又有其獨特的價值,在構建目標時,應體現其特殊性,同時必須遵循幼兒語言發展的規律,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需求。早期閱讀為幼兒打開了一扇觀看外面世界的窗戶,引領幼兒觀賞紛繁的大千世界;早期閱讀也為幼兒鋪設了一條通向現實生活的大道,引領幼兒走向精彩的人生之路。我們要彰顯早期閱讀的文化特質,發揮早期閱讀中情趣、審美、熏陶和益智的文化功能,讓早期閱讀回歸童年的天真爛漫,以豐富的文化內涵滋養童年的純真心靈,讓喜愛閱讀的種子伴隨童年一起成長。
一、情趣——洋溢童真快樂
情趣是早期閱讀中的首要文化特質。無趣的閱讀是悲哀和黑暗的,應禁止進入兒童的生活中,這是兒童稚嫩純潔的年齡特征所決定的。每一本優秀圖畫書都應充滿兒童情趣,洋溢天真歡愉,每一次閱讀活動都應樂趣濃濃,充滿喜悅興奮的體驗過程。為此,早期閱讀應是直觀展現童真快樂,情趣洋溢的,能夠使幼兒充分感受趣味,切身體驗高興的。
如:《逃家小兔》中以母子對話展開奇思妙想:小兔寶貝想要離家跑走,媽媽一路緊追,一場愛的捉迷藏就此展開,充滿愛的情趣,美妙無比,感人至深。圖畫書中小兔和媽媽就在如下的角色間變化和進行追逐游戲:小鱒魚—捕魚人,大石頭—爬山人,小花—園丁,小鳥—樹,小帆船—風,空中飛人—走鋼索人,最后又變回小男孩和媽媽,兩種角色間的關系是這般親密無間。這本圖畫書將孩子的活潑調皮、喜愛幻想、敢于冒險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典型表現了“出逃與返家”的天真浪漫,充分體現了富有兒童情趣的文化特質。
為此,在早期閱讀中首先要彰顯兒童情趣,并將情趣貫穿閱讀的全程,讓幼兒充分享受閱讀的情趣。
二、審美——展現藝術美感
早期閱讀應該是藝術體驗和審美的過程,展現藝術美感,具有審美的文化特質。因為閱讀的內容富有藝術內涵,尤其是圖畫書兼具圖像、色彩、構圖等藝術美和語言美,值得不斷地感受和欣賞。為此,要充分展現閱讀的審美文化特質,讓幼兒在閱讀中獲得深刻的審美體驗。
早期閱讀中充滿著藝術美,閱讀活動中圖像景物栩栩如生,美感強烈,能夠使幼兒感受藝術,審美欣賞。
如:《艾瑪捉迷藏》表現花格子大象艾瑪和小鳥在美麗的大自然中玩捉迷藏的游戲,每一個角落都透露出藝術的氣息。畫面中絢麗多彩的色調,濃烈的裝飾美特征,一幅幅美輪美奐的圖畫,無不充滿著藝術的魅力,表達出奔放的情調和溫暖的幸福,令幼兒賞心悅目,歡樂欣喜。同時,早期閱讀中也充滿著語言美,閱讀中充滿著詩意語言,感人肺腑,能夠使幼兒增進交流,鍛煉口語。如,《彩色的鴨子》中有如詩一般的優美語言:如果/我有一堆/彩色的蛋,/就可以/孵出一群/彩色的鴨子,/我就可以/帶著這群/彩色的鴨子/去旅行。/只要/我天天吃/漂亮的花草和果實,/只要/我天天喝/花汁做成的飲料,/只要……/我就會/生出一堆/彩色的蛋,/我就會/孵出一群/彩色的鴨子,/我就可以/天天帶著他們/到處去旅行……
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和展現閱讀中這些豐富的美的藝術要素。一是引導幼兒充分地欣賞美。教師要善于帶領幼兒感受閱讀中的藝術美,欣賞其中的色彩線條、圖像景物,感受栩栩如生、美感強烈的藝術精品;欣賞各種優美的詞匯、規范的句型以及各種風格的句式,感受語言的豐富性。二是引導幼兒大膽地表現美。教師要帶領幼兒在欣賞和感受中進一步表現閱讀內容的藝術美,通過提供恰當的時機和多樣的材料,引導幼兒結合體態動作、美術材料、表演道具或詞匯語句等方式表現和擴充閱讀的內容,展開藝術表現和語言運用。三是引導幼兒自由地創造美。藝術審美的更高階段是創造美,在閱讀的審美中還需引導幼兒自由地創造表現,引導幼兒在對閱讀內容的充分理解和體驗的基礎上進行個性的展現,將對閱讀情趣的體驗和感受以手工、繪畫、歌唱、舞蹈、朗讀等形式進行創造,自由表達個人獨特的感受。
三、熏陶——陶冶良好品性
熏陶是文化的育人功能, 閱讀中的文化內涵對兒童具有顯著的熏陶作用。早期閱讀中提出熏陶的文化意義是和兒童良好社會性發展規律相吻合的,是需要著力凸顯的一項文化特質。早期閱讀給予幼兒的是一種精神文化的滋潤,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培養幼兒良好的品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如:《鼠小弟的小背心》中鼠小弟的紅色小背心是那么的小巧、合身和漂亮。難怪小動物見了,人人都想穿一穿,結果,一只比一只大的動物穿上后,都顯得越來越緊,小背心也被撐得越來越大,最后變成了一條紅帶子……閱讀的符號是那么的簡潔、明了,畫面的圖像是那么的生動夸張,鼠小弟是那么的隨和、友好,小動物們是那么的友善、好奇。閱讀后幼兒的心靈將被感化,情感將得到熏陶,也會像鼠小弟和小動物們一樣隨和、友好、樂于分享。
早期閱讀給予幼兒的是豐富的精神營養和文化熏陶。它不斷影響幼兒的精神世界,以優秀的文化內容感染和感化幼兒的言行,讓幼兒分辨是非,懂得道理,學習交往,學會做人,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行為和豁達開朗的個性品質。為此,教師要充分發揮閱讀的熏陶功能。
四、益智——開發智力潛能
益智是早期閱讀中必然導致的外顯教育功能,又是伴隨情趣、審美,融合在熏陶之中的文化特質。早期閱讀能夠開闊幼兒的認知視野,開啟幼兒的智慧之門,促使幼兒日益聰慧,這是顯而易見、廣為認同的教育意義。同時也是閱讀文化內涵中的必然要素,是需要重新審視的文化特質。
早期閱讀具有認知性,因為閱讀活動是蘊含知識、傳遞信息的,如,《蔬菜的化裝舞會》在充滿情趣中傳遞各種蔬菜的常識,傳遞化裝舞會的常識,傳遞各種情感。所以能使幼兒自然認知,開闊視野,豐富經驗,擴大見識。同時,閱讀又具有智慧性,閱讀活動中能夠開發潛能,增長智慧。如,《小藍和小黃》一群色塊伙伴,一起玩耍,一起上課,當他們擁抱時發生了奇跡,引發了一場被家人不認可的波折……玩色的情趣,變色的奇妙,使得小藍和小黃的友情愈加珍貴。閱讀內容充滿智慧的靈光,在變色游戲中將朋友的情誼娓娓道來……從而活躍幼兒思維,促使幼兒動腦思考,盡情想像,觸發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