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龍 羅春興 陳菊紅
摘要:對供電企業而言,農網是供電網的末端,包含大量的電力基礎設施。而在農網運行要求逐漸提升的新時期,引入GIS系統,以此來提升信息采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介紹了GIS系統的概念與功能,著重介紹了GIS系統在農網改造中的應用。
關鍵詞:GIS系統;農網改造;電力基礎設施;供電企業;信息采集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TM727 文章編號:1009-2374(2015)16-0149-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6.073
1 GIS系統簡介
1.1 GIS系統
GIS系統是在計算機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本質是計算機系統中的一種,它可以對地理信息進行收集、存儲、管理以及查詢等,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可以對地理信息進行分析并處理的通用地理信息技術。GIS根據地理特征之間的關聯,把多個環節中產生的數據以某種聯系構建成模型,并對其進行管理或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它為空間輔助決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條件。因為農網改造自身對地理空間的依賴性比較強,所以將GIS技術應用到農網改造工作中能夠完成對農網的實時動態管理工作。
1.2 GIS應用于農網改造的技術優勢
GIS的核心理念就是把地表信息根據某種特性作分類整理,再作分層分析與管理。GIS不同于其他的技術,例如CAD等,其優勢主要表現在:(1)圖形顯示輸出上的優勢。GIS能夠向人們展示出質量優等的圖形界面,它還能夠按照不同屬性的資料顯示出相應的主題。不僅如此,GIS制圖還能夠有效解決主題疊合的問題,實現統一坐標下多個主題的疊合;(2)分析、查詢功能上的優勢。GIS同時具備了處理數據與圖形的功能,進一步實現了圖形信息的深度應用。而查詢統計功能則給電網的有效管理提供了充足的數據信息依據;(3)模型模擬上的優勢。GIS可以以多種模型為前提進行地物模擬,并非常直觀清晰地展示在面前。
2 GIS系統在農網改造中的應用
農網改造是一項繁瑣而艱巨的任務,借助GIS系統的優勢可以使農網改造工作更加規范、系統,保障改造后的農網便于管理,滿足用戶對農網的需求。
2.1 專業地理圖形的編輯、查詢以及顯示
2.1.1 地理位置圖的設計管理。農網的面積通常較大,而且設備也比較多,如果仍使用過去的圖紙,那么就無法從整體上了解農網的地理分布情況。GIS系統在農網改造中的引入則很好地實現了電網和地理信息的互相對應,從而為電網的規劃設計提供了依據。
GIS系統能夠顯示地理位置圖(如送、配電線路圖等),不僅如此,圖形還能夠根據需求進行擴大、縮小以及復印。如需增加或刪除部分信息,如公路、河流以及村莊等都可以進行相應的操作來實現圖形的增加或刪除。在系統圖中設計線路,包括線路、變壓器等的增加都能夠實現,只需找到正確的位置,再通過系統工具直接執行相應的操作即可。
2.1.2 線路平、斷面圖(條圖)的設計管理。通常情況下,相關部門在改造農網中都是借助計算機來獲得平、斷面圖的設計的。工作人員在計算機中輸入線路的線型、跨越、桿型、桿號、桿高等的相關數據便可以自動生成線路的平、斷面圖。在此過程中,所有的數據參數都能自動標注,而且桿高與檔距會根據比例分別繪出,其中的跨越物同樣也會顯示出來。結束輸入之后,在送、配線路平面圖中的任意點取線路便可以查看計算機根據所輸入數據自動生成線路的平、斷面圖設計圖紙。如此一來,設計圖紙和線路就會結合為一個整體,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線路名稱查看線路的地理位置以及其他信息。
2.1.3 桿塔組裝圖設計管理。將所有的桿塔組裝圖與相關資料都輸入到計算機中,工作人員即可隨時查看、選取以及打印圖紙了。這樣一來,農網改造過程中所需的桿塔組裝圖紙也就得到了。
2.1.4 變電所主接線圖的設計管理。現今我國大部分村鎮的變電所主接線都會輸入到計算機中,這就為繪制、修改以及顯示操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計算機窗口中根據需要放大、縮小或漫游,便可以便捷地實現了農網改造變電所的設計與查詢工操作。圖形目標確定后,通過GIS系統就可以查詢與統計主接線圖上不同主變所對應的線路與設備相關數據了。在接線圖上選擇某一線路的配出線,系統圖上就會顯示相連的主干線與分支線的地理位置,還可以執行放大或縮小操作。
2.2 配電變壓器和計量點的設計管理
GIS系統能夠給出配電變壓器和計量點改造所需的較為具體、豐富的信息以供指導。在配電線路圖中選擇變壓器,GIS系統就能夠顯示與修改變壓器的具體參數或數據,同時還能夠給出和變壓器相連的計量表的具體相關數據。
2.3 綜合查詢統計管理
農網改造工作中需要不斷查詢與統計各種信息數據,工作量十分龐大,而GIS系統則能夠保證設備材料統計結果的高效性、方便性以及準確性。如此一來,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放在采購材料與編制概算、預算等工作內容上了,這無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查詢統計子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功能通常是實現送電線路、配電線路以及變電所內相關設備、資料的分類、整理以及查詢。分別為:(1)線路耗材的查詢統計。按照用戶事先指定的線桿范圍對線桿中使用到的所有材料數量進行查詢與統計。同時,還可以對一條線路進行分段查詢統計;(2)線路設備查詢。主要是指對配電線路中所有設備的查詢,通常有桿基、線桿上的拉線以及線桿之間的導線等;(3)變電所內部設備查詢。可根據變電所、主變編號、設備分類、設備類型、配電出線、設備編號范圍、出廠日期、安裝日期、使用日期、使用年限、產地、設備狀態、負責人以及某些設備屬性來查詢主變編號、設備類型分類統計的各類型設備的數量等內容。
2.4 低壓設計系統
低壓電網改造工作內容繁多、工作量比較大,因此在農網改造中又開發了低壓設計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低壓平面圖設計與低壓預算管理兩大內容。其中前者是把繪制出的低壓線路平面圖通過計算機自動生成統計、匯總設備材料;后者則是事先設定好定額與費率,之后再按照平面圖自動統計出設備、材料規格以及相應的數量。這一系統的最突出優勢就是能夠以村為單位進行匯總,同時還可以以鎮為單位進行匯總,更甚以縣為單位進行匯總,如此一來就為材料的統計與決算提供了
便利。
2.5 固定資產管理
與其他工作內容相比,固定資產管理的內容要明顯更加繁瑣與復雜。農網改造完成之后,必須要做好固定資產的統計工作,因為這與整個改造工作質量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GIS系統還擁有固定資產自動統計查詢功能,固定資產資料同樣也可以在農網改造工作完成后自動生成。
3 結語
作為農村的一項基礎建設,農網的穩定運行同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人們用電需求不斷增大的過程中,提高農網的供電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農網中充分發揮GIS系統的優勢,實現了電網管理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先進的信息技術為農網的穩定、持續供電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還可以進一步提高電能質量,將優質的服務提供給廣大用戶。此外還能優化農村的供電環境,改善電力企業的管理水平,為電力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劉春梅,冷春田.地理信息系統在輸電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電力,2008,26(4).
[2] 翁穎均,朱仲英.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9,(18).
[3] 管國斌.對中小城鎮GPS控制網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浙江測繪,2010,(2).
[4] 劉琳,張健.高壓輸電網地理信息管理系統[J].華北電力技術,2008,(12).
[5] 祝濱,仇晉.基于矢量坐標搜索法的地區電網網絡拓撲方法的研究[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3,(2).
作者簡介:何龍(1982-),男(錫伯族),遼寧遼陽人,遼陽市農村電力服務有限公司技師,研究方向:農網自動化及服務。
(責任編輯:蔣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