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諾列
90%的美國人都是在學校接受教育,其中約90%在美國的公立學校學習,9%在學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學習,還有一些學生在與宗教相關的學校接受公立教育。
公立學校90%的資金來自州政府以及當地的政府。美國憲法規定,由當地政府控制教育情況,每一個州都有自己的教育管理機構,制定自己的標準以及評估體系。美國沒有國家課程體系,但可以通過10%的財政投入對學校的活動予以支持。教育資源以及教育的不平等狀況會帶來貧富差距。
我們研究美國一些州,如佛羅里達州、馬薩諸塞州的PISA結果,可以看到各自的教育情況非常不均衡。我們認為一個國家有50個不同的課程體系是行不通的,美國已經制定了一個新的課程體系,現在已經有46個州自愿實行這個課程體系,這項措施的確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教育狀況。
美國新的科學標準也已經出臺,新標準非常嚴格,可以有效改善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但是其中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相關的內容比較少,這是現在教育體系的局限。在美國,我們并不缺少知識的傳授,而是缺少機會以及需要公眾參與來完成的工作。我們也有非常好的做法,一些私有基金會以及其他私有組織都與學校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開展,同時制定了許多標準。前一段時間,有一項“綠色絲帶”學校項目已經啟動,許多私立學校聯合起來,加強綠色建筑和綠色項目的發展,幫助人們提高環境意識。我所居住的州非常強調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現在已經建立起了許多“綠色絲帶”學校。
我曾和4個學區的校長進行交流,其中有2位是“綠色絲帶”學校校長。我想跟大家分享幾點想法。
第一,其中一位校長說其所做的工作的目的并不是取得更好的測試結果,而是要去培養偉大的人物。我想這位校長的意思是要有熱情和激情才能夠真正對環境產生關注??沙掷m發展教育可以成為一個更大項目的組成部分,這個項目就是基于價值觀建立起來的教學項目,而不僅僅是去考查考試成績??赡茉诳沙掷m發展教育和評估成果之間沒有一個明確的因果關系,但是我們仍然在進行評估,希望可以給學生創造因地制宜的學習環境。
第二,我們要融入到整個教育體系當中。我們有一個國家層面的高教機構負責可持續發展教育,機構中有來自高校的800名成員,是他們真正領導我們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相關工作。我們這里所說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并不是去教授可持續發展課程,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的的教育。
第三,應該關注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我們培養學生形成批判性思維方式,并參與到各種活動當中。大多數時候,我們并沒有測試他們是否真的實現了知識轉移,因此我覺得作為教師可以作出的貢獻就是要去探索,在教學過程中實現知識轉移。另外,我們還要重新規劃我們的教育策略,這是我們應該給予關注的。
第四,可持續發展教育相關的項目可以作為學校和社區之間的一座橋梁,如果我們希望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夠使學校和社區建立聯系,我們應當有專門的人員,如當地的行政人員擔任協調員,這樣才能使這些項目更有實踐意義。
第五,可持續發展教育可以促進創新,但是教師自己并不知道應該如何創新,我們要積極推動教師去創新。在美國,所有學校都在談論機會差異,這是一個不公正的問題。因為不公正會導致機會上的不平等。因此,我們要給學生們提供平等的機會來接受教育,這不僅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問題,還要能夠克服諸如社會流動等方面的困難,從而獲得更平等的教育資源。如果我們不能為他們提供這種教育資源,根本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編輯 潘雅 校對 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