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連喜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快車道,但是也加劇了對各種資源的破壞力度,森林資源是其中的一種。對森林資源的破壞,一方面造成了水土的嚴重流失,另一方面打破了自然環境的發展規律,使得生態環境出現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可持續發展觀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為我國的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導作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夠很好的改善我國出現的環境問題。文章首先闡述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然后提出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構想,最后對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做出了介紹。希望通過文章的分析能夠對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提供幫助。
關鍵詞:林業;可持續發展;構想;措施
引言
人類想要在地球上愉快的生活下去是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的,必須要保證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就現階段的發展而言,我國各項事業的建設中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從一定程度上說只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落實到位,人們才能擁有和諧的生態環境。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林業資源面積受到了威脅,有不斷縮小的趨勢,這不利于可持續發展,所以是需要引起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將主要對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建設進行分析。
1 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防風固沙、蓄養水土、調節氣候是林業的主要功能,由此也能看出是保證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能夠保障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實現資源的持續利用和開發的重要方面。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對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來人們能夠明顯感覺到生活的環境受到了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資源枯竭等情況層出不窮,之所以產生這種狀況與工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其應該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生產生活。面對這樣的壓力,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2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構想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方面都要在考慮的范圍內,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不僅要滿足現代人生存的需求,還要最大限度的考慮后人的發展,更應該保護自然生態環境。關于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構想莫衷一是,這些構想為保護林業資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1)人和自然應做到和諧相處。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為構建和諧環境提供了巨大的支撐力量。人們在建設和發展美麗家園的前提是充分遵守自然的發展規律,科學合理的開發和利用資源,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2)應加大保護生物資源的力度,禁止濫殺濫捕動物。要做到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證生態平衡,動物是維持生態平衡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林業發展的產業機構和類型。開發生物資源的過程中,不可對某一種特定的生物資源進行過度開發,以便造成生物物種滅亡的悲劇,最終導致林業的不平衡發展。(3)應不斷擴大林業資源的面積,恢復土地的綠植覆蓋率。近年來林業資源在人類濫砍濫伐的活動中已經出現了嚴重縮減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千方百計的擴大林業的面積,恢復植被的原始生長形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我國的林業資源本就不豐富,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無疑就是雪上加霜,使得林業面積成逐年下降的趨勢。另外,不斷縮減的林業資源也造成了生態環境的不平衡,加劇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氣候失調的情況,所以就我國現階段而言,必須要擴大林業資源的面積,加速林業資源的培育,方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良策。
3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
3.1 加快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和培養
人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環境,我們發展經濟要以生態環境的建設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絕對不能重復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生態環境的建設主要體現在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又要以林業環境的建設和保護為主。政府部門應制定有關保護林業資源的政策法規,加大林業資源保護的宣傳力度,使人們認識到其重要性,并積極參與其中,加強現有植被的保護力度,封山育林,擴大林業資源的覆蓋面積,大力開展植樹種草等活動。人們應該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轉變高消費、高耗能的生活方式,以低碳、節能的生活方式為風尚,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減少林業資源的浪費和林業資源的需求。另外為了改善我國現階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種瀕臨滅絕等問題,在農業種植上應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注重那些沒有進行開采的林業資源的保護,對濫砍濫發的現象必須加大懲處的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林業資源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3.2 實現林業持續發展的區域化
受到自身的限制,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建設是就特定區域而言。林業的整體可持續發展要以各個區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區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好才能帶動整體林業的可持續發展。(1)政府應細致的劃分區域林業的范圍,將管理和監督的職責充分落實到個人,實現對區域林業整體的有效管理。(2)各個管理部門要以政府的政策法規為依據,不斷加大管理的力度,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始終是工作的核心,還要與其他相關行業進行有效的聯系,達到共同促進,共同發展,這些都是為區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另外,還要加大打擊濫砍濫伐和濫殺濫捕等破壞林業平衡發展行為的力度,從根本上避免區域林業資源的再次破壞。
3.3 注重公民素質的提升和人口數量的控制
人始終是發展的最終原動力,人們的強大力量是不可忽視的,充分調動人們參與林業資源的保護和建設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是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為此,應不斷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和人口控制,這樣才能給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方的緊密配合,既需要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還需要從根本上減少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量。一個人素質的提高其人生觀也會大不同,對林業資源對于人類生活環境的重要意義也能充分的理解,就會從內心中形成保護資源的行為意識,改變傳統高污染、高耗資的生活方式,進而形成低碳環保的良好生活作風,帶動身邊的人去參加低碳環保的生活方式,這樣不僅減少了資源浪費,還有利于自然環境的改善,促進了林業資源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另外,對人口數量進行一定的控制可以減少人類對資源的需求,減少資源的開采,給林業資源的不斷壯大和發展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并且從根本上解決林業過度開采的問題。
4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還有其實現的緊迫性。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要以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切實的負起責任,加大林業資源的保護力度,調動起各方力量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積極的打開方便之門,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使人們能夠生活的更加舒適、美好。
參考文獻
[1]羅倬.淺談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措施[J].吉林農業,2012.
[2]姚良宏.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途徑與措施[J].綠色科技,2011.
[3]黃選瑞,張玉珍,周懷鈞,等.對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基本認識[J].林業科學,2000.
[4]郭志偉,代力民.林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現狀和展望世界[J].林業研究,2003.
[5]李春初,文香雄,李星明.加速生態建設推進林業可持續發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