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艷
摘 要:食品安全是現在社會的熱點問題,而食品檢驗作為食品質量安全控制的主要方法,其準確性、可靠性也隨之成為關注焦點。食品檢驗多一分準確,食品安全就多一分保障。為提高食品檢驗的準確性,食品檢驗工作人員需要了解食品檢驗準確性的影響因素,并根據經驗積累,總結分析如何控制檢驗準確性的影響因素,以此提高檢驗準確性,更好的實現食品檢驗職能,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確保食品安全。因此,筆者將食品檢驗的影響因素劃分為五大方面,并對如何進行五大影響因素實現控制管理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食品檢驗;準確性;控制因素;分析
食品檢驗是一個由多環節多步驟組成的一個實驗過程。由于多環節多步驟的性質,使得在食品檢驗操作過程中有眾多的檢驗影響因素,影響因素的控制情況直接決定這食品檢驗的準確性。所以為了提升食品檢驗的準確性,需要理論結合實際,在實踐中不斷的積累,總結食品檢驗準確性的影響因素的突出特點,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據影響因素的性質,制定措施,來降低或杜絕影響因素對食品檢驗準確性的影響,使影響因素的影響程度在食品檢驗試驗的可接受范圍內。提供食品檢驗的準確性,為食品安全做出貢獻。
1 食品檢驗樣品的抽取及制備的控制因素分析
食品檢驗前首先需要進行樣品的制備,樣品制備是否滿足檢驗要求,決定著食品檢驗的準確與否。為確保食品檢驗的樣品具有代表性,能夠代表某一批次或是某一固定數量的母本的食品質量情況,樣品需按隨機采樣的原則實施采樣。食品檢驗樣品的抽樣必須是隨機的,不可以指定或是故意挑選的,否則可視為是無效樣品。同時還需注意的是,食品檢驗樣品取樣過程的嚴謹性。取樣時必須先做好取樣工具、取樣環境等的確認。取樣工具必須是清潔無雜質的,取樣環境需是潔凈的,避免在取樣過程中將無關物質帶入到食品或是樣品中去,造成對樣品的實際生物及理化指標的破壞,從而降低食品檢驗的準確程度。
液體食品的檢驗尤其需要關注樣品的混勻程度,是否整個被取樣本是一個均勻的狀態。液體樣本必須保持均勻性,才能保證取樣的代表性,從而提高食品檢驗的準確性。所以在進行液體油類、液體調味品等的取樣時,要先做混勻處理,再行取樣。相對液體樣品而言,固體食品在取樣前則需做粉碎處理,將食品徹底粉碎,并搖晃使之均勻,最后在從中取得樣品,作為檢驗的樣品。對于液體和固體食品的取樣需要按照上述的方法操作方可保證樣品的代表性,提升食品檢驗的準確性。
2 食品檢驗儀器和試劑的控制因素分析
食品檢驗儀器和檢驗試劑是食品檢驗的關鍵要素。要想食品檢驗的準確性得以保證,就需要確保食品檢驗儀器和檢驗試劑的精準性,其精準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控制:
第一,食品檢查儀器精準度管控。根據儀器性質,制定儀器檢定計劃,或每周后每月等固定時間間隔頻次內,按計劃實施檢定。按計劃進行可以避免有遺漏的設備未檢定,實施檢定可以確保設備的準確性。對蒸餾裝置的氣密性定期檢查就是例子之一。第二,食品檢驗中所用到的檢驗試劑會直接參與食品檢驗的反應中,因此檢驗試劑的有效性對于檢測試驗至關重要,需確保其在有效期內使用等。
總而言之,無論是檢驗設備還是檢驗試劑,在食品檢驗過程中都是重要的組成。因此,對一個食品檢驗來說,選擇適宜的檢驗試劑,使用安全有效的試驗設備是食品檢驗成功的基礎。所以,在對食品進行檢驗時,需要確保控制以上兩個影響因素的正向作用,即要科學的校正食品檢驗儀器,合理的選配試劑,避免因此降低食品檢驗準確度或是更嚴重的導致整個食品檢驗無效。
3 食品檢驗方法的控制因素分析
對于一種食品中的某一個檢驗項目來說,其食品檢驗方法可能兩個或是多個。選擇哪種檢驗方法進行食品檢驗對于檢驗的準確性也有著比較大的影響,采取合理的食品檢驗方法是食品檢驗準確性的保障。大量的食品檢驗例子表明了,如果采取的食品檢驗工作方法錯誤,可能會導致食品檢驗工作功虧一簣,或是檢驗出的數據不具有指導意義。在這種情況下,食品檢驗方法的選擇需要按照相關標準規定執行,需要確保所選擇的食品檢驗方法可以有效的展現出食物樣本的特性,并根據實際的情況,對數據進行嚴密的分析,保證食品檢驗工作的準確性。
4 食品檢驗人員的控制因素分析
食品檢驗工作人員是否專業也是食品檢驗準確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在整個食品檢驗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靈魂性的、核心性的,是食品檢驗成敗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影響因素。所以,為控制食品檢驗人員對食品檢驗工作的正向影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組織檢驗人員進行學習,實施培訓,以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能水平。(2)制定標準,并要求人員按照標準嚴格操作執行,做好監督檢查與考核工作,促進檢驗工作標準化。(3)建立有效的溝通或方式或教育宣傳渠道,提高食品檢驗專業人員的責任心,讓他們在內心認同或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在較高的熱情下才能做出更好的工作業績。以上三項措施共同實施,必將促進食品檢驗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提升,提高食品檢驗的準確度。
5 實驗室環境的控制因素分析
以上已經從取樣制備、設備、試劑及人員進行了敘述分析,在食品檢驗中的第五大因素就是環境因素。食品檢驗各環節均進行有效控制,方可確保食品檢驗的高的準確度。下面從環境因素談談食品檢驗的控制。在食品檢驗過程中,如遇到一些問題,就需要逐項排查與分析,這時候,環境因素就是需考慮內容之一。實驗室是否滿足試驗要求是考慮的重點。所以在實驗室的建立過程之中,需要進行充分的法規及標準了解,確保所建立的實驗室能滿足預期食品檢驗試驗工作的實際需求。此項內容需要使用單位的支持,尤其是需要得到高層領導或是實驗室負責人的高度認同與密切關注,才能使食品檢驗過程中的環境因素可控,為食品檢驗準確性做好硬件支持,才能為食品檢驗行業健康穩步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6 結束語
依照全文論述,食品檢驗的五大關鍵要素是樣品的制備、檢驗儀器和試劑的確定、檢驗專業操作人員、檢驗實驗室的環境。根據五大因素的性質,結合食品檢驗實際情況,不得不說的是,在進行食品檢驗時,需要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作業要求以及實際經驗對五大因素實施管控,促使各因素均在控制范圍內,按照預期的目標運行,增加食品檢驗準確性。使食品檢驗在食品安全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為廣大人民群眾要求食品安全的愿望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崇民,馬永嬌.SGS:為全球化的食品安全問題提供全方位服務—訪SGS集團全球食品業務副總裁Rob Parrish[J].食品安全導刊,2009(9).
[2]張紅文,李曉錄.淺議應怎樣確保食品質量檢驗的準確性[J].科技資訊,2012(24).
[3]楊銀書,李強.多聚酶鏈反應技術(PCR)及其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肉品衛生,2013(4).
[4]林國斌,倪蕾,于凌志.氣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環已基氨基磺酸鈉方法改進[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