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經濟學(第四版)》李悅等編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51
作者簡介
李悅,經濟學家,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業經濟研究與開發促進會高級顧問,中國生產力學會和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內容簡介
本書反映了作者和眾多同行學者在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繁榮的基礎上對產業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概括和總結,集作者從事經濟學教學與研究幾十年的成果之大成,借鑒并吸收了國內外同行專家、學者發表的具有學術前沿性水平的科研成果,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度,闡述和論證了黨的十八大所概括的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等又好又快發展的重大問題,堪稱一部有中國特色的產業經濟學教材。書中還特別收錄了部分公開發表的有關國家產業發展的方針和戰略部署等。其主要特色可以概括為:堅持兩種精神、兩個突破和四個突出。
1兩種精神。一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二是以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新增加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互聯網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意產業、海洋產業和現代交通運輸業等章;刪掉了不屬于本學科研究對象的企業轉軌與建制和市場機制與宏觀調控兩章,以及內容老化的鄉鎮企業、重點產業和老工業基地等內容。
2兩個突破。一是突破了國外產業經濟學只包括產業結構、產業組織和產業政策“三論”的理論框架,構建了包括發展理論、產業規律、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業經濟學體系。二是突破了國內已有的產業經濟學教材體系和內容不確定性較大以及與相關學科核心內容重復較多的局面。
3四個突出。一是突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本書比較系統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三論”,即馬克思主義經濟發展理論、產業結構理論和產業組織理論。二是突出“寬口徑、厚基礎”的研究生培養原則。三是突出產業經濟學核心內容,用絕大部分篇幅論述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核心理論。四是突出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本書由導論和四篇構成,四篇包含55章,每章成為一個專題。導論包括指導思想、兩類經濟學與“一化兩關鍵”、學科定位與理論框架、產業發展與最終目的。第一篇理論篇,主要討論和闡明經濟發展理論與發展方式,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新型工業化道路,第三次工業革命,互聯網產業等16個理論專題。第二篇規律篇,主要討論和闡明產業形成與分類、產業經濟發展主要規律、民用產業與國防產業、工與農和城與鄉、城鄉良性互動戰略等10個專題。第三篇結構篇,主要討論和闡明結構理論與趨勢,結構分析方法,產業結構新趨勢與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標準與方法論,消費與投資等23個專題。第四篇組織篇,主要討論和闡明產業組織理論與趨勢、集中與集中度、專業化與協作、企業規模與企業規模結構、經濟聯合與企業集團等6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