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粵北
為備戰將于今年金秋10月在武漢市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歌劇節,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于5月下旬在琴臺大劇院全力推出了大型原創民族歌劇《八月桂花遍地開》,預演相當成功,全場觀眾用長時間的熱烈掌聲給予全體演職人員和創作團隊以巨大鼓勵。
陣容強大 隊伍整齊
目前國內大型舞臺劇,尤其是歌劇大多采取屬地出資、項目外包、強強聯手,合力打造的模式展開創作及演出。因此。近10多年來,有影響力的原創劇目不斷涌現,到處串場的歌劇大牌明星地位日益鞏固,歌劇市場也開始進入最活躍的階段?!栋嗽鹿鸹ā罚ㄒ韵潞喎Q)雖未能完全避開屬地出資、合力打造的創作演出模式,但作為有著深厚底蘊的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仍堅持以我為主、外援助陣的方式構筑起強大的創作演出陣容。
作為故事創意和原創編劇的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史研究20余年,出版小說、散文、詩集、歷史札記、書法和演講文集等30余種,但極少從事歌劇編?。黄浯碜鳌墩埮e起森林一般的手,制止!》于19了8年獲全國首屆中青年優秀新詩獎;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第一名。
另一位主創編劇周慧是湖北省藝術研究所副所長,一級編劇,長期從事戲曲腳本創作,《八月桂花》是她對于歌劇創作的第一次嘗試。湖北省歌劇舞劇院資深的音樂文學家、編劇李穗寫給女主人公桂花的核心唱詞——“生生死死做你懷里的人”,分量頗重,為整部歌劇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作為歌劇靈魂的作曲家王原平?,F任湖北省文聯副主席、音協副主席、一級作曲,代表作有獲“五個一工程獎”的《山路十八彎》、《三峽,我的家鄉》、《三峽的孩子愛三峽》等,涉足歌劇創作還是頭一遭。在這部歌劇中他主要完成了旋律部分的創作。
有著不少大型舞臺音樂創作實踐的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創作室主任朱才勇擔負了歌劇的主要配器;副院長羅曼除了出色地完成歌劇的指揮任務外,還擔任了核心場次、核心唱段的配器工作。與國外傳統不同,這種多人合作的歌劇音樂創作模式在中國、在湖北、在地方院團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顯現或隱性的)。
此次《八月桂花》的導演聘請了在戲曲領域碩果累累、被輿論稱為“舞臺導演女中三杰”之大姐的天津歌舞劇院張曼君副院長。她所導演的戲曲種類繁多,有昆曲、京劇、評劇、黃梅戲、川劇、花鼓戲、山歌劇等,其中多部劇目獲得“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以及“中國戲劇節優秀獎”等,而歌劇則是她涉足未深的學科方向。
《八月桂花》的創作以本土力量為主體,而整體呈現的主要設計者卻均為外援,他們也是與導演長期合作的班底。其中舞美設計是多次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國家精品工程優秀獎”的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修巖副教授。燈光設計由文化部優秀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燈光設計邢辛擔綱,他曾多次獲得“文華舞臺美術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服裝與形象設計由獲得過“服裝設計文華大獎”的杭州尚舞服飾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王玲擔任。
盡管湖北省歌劇舞劇院自身擁有較為強大的演員陣容,但此次女一號的A角仍然聘請了解放軍總政歌舞團著名青年聲樂表演藝術家、全國聲樂比賽大滿貫得主王慶爽擔綱女一號。其余所有男女主角、配角、群眾演員與合唱隊員均為本土力量,參演人數近百人;此外,還有一個劇院自身的、編制齊備的了。人左右的交響樂團參與演出,這種以本土力量為基礎的、強大的創作演出陣容和實力在全國也不多見。
有歌有劇 呈現完整
這部歌劇首先有一個說不清理還亂的故事。在土地革命的大背景下,財主家的養女被迫要嫁給自家大哥,而養女愛的卻是二哥:大哥和二哥既是水火不容的死敵,又是血脈相連的手足,與養女又同是超越了情同手足的兄妹,其中關系較為復雜,因此必定給觀眾留下懸念和期待,觀眾有興趣一探究竟。當然最終也可能留下失望和不滿。當前有許多還能正常上演的歌劇未必一定是“好歌好劇”,但必須“有歌有劇”。歌劇,尤其是“民族歌劇”,如果缺少三到五首動聽的小中型唱段、兩至三首擲地有聲的大型詠嘆調是沒人認可的;但歌劇中沒有令人糾結的劇情,沒有戲劇性動作推動其發展,便沒有人為之揪心,為之動情,繼而也就沒有人為之喝彩,為之花費。評價《八月桂花》,首先我要說她好就好在“有歌有劇”。無論從音樂創作、聽覺呈現,還是視覺傳達、觀眾感受來看,就總體而言,預演是相當成功的。
桂花的扮演者王慶爽以其對音樂內涵和地域風格的深刻理解,高水準完整全面地呈現出一個富于戲劇性變化的桂花,一個在地主家長大的養女變為一個革命的同情者、追隨者的成長歷程。她的嗓音甜美、自然,山歌風格的小曲駕輕就熟,音樂內涵、地域風格都表現得盡善盡美。而在大型詠嘆調的演繹中,盡管因連續多場排練而聲帶略帶疲勞的狀態也能精準地靠氣息和方法控制嗓音,借助某些戲曲和美聲綜合發音方法,游刃有余地完成了高難度唱段。
男一號唐劍嘯的扮演者王敏,作為抒情男高音的嗓音條件不錯,演唱非常輕松、漂亮。男中音易俊所扮演的唐劍豪也有不俗的表現,不僅聲樂條件較好,戲劇表演也有一定才能,將人物性格和內心的矛盾沖突表現得較為到位。女中音胡美春扮演的唐母,其演唱也可圈可點,雖然戲份不多,給人留下的印象卻較為深刻。
這部戲的導演張曼君敏感地抓住了被革命浪潮和家庭變故共同推到了風口浪尖的桂花與其兩個立場對立的哥哥之間的人性糾葛,而將農民與地主之間、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的階級矛盾和信仰沖突作適當淡化,但在打土豪、分田地斗爭中透過唐劍嘯所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對土地革命的領導作用仍做了一定筆墨的描寫:對桂花繼承革命者遺志,將唐劍嘯留下的蘇維埃政府匾牌最終樹立起來的理想和信念的升華作了一定的交代,具有可信度。導演在舞臺調度和演員布陣及形體表演方面借鑒了許多戲曲的程式化形式,以及場景虛實結合的手法,獲得了不同于西洋歌劇表演呈現的效果。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學習。
舞臺美術設計相對寫實的態度較之近年來國內一些原創歌劇并不多見,那些歌劇基本上以一個大型固定的多面體結構為基礎平臺,變換不同角度進行場景展開,容易給人以較為拘謹、不太大氣的印象。此劇的舞美設計相對較為樸素,簡潔,沒有夸張的、奪人眼目的“大制作”,恰到好處地呈現了該劇所處的歷史風貌和人文環境。燈光設計非常好。各種光源的布局與運用非常巧妙,盡可能地采取客觀照明、主動補光、效果渲染相結合的攝影棚燈光方式進行場景設計,很難看出暗光區裸露的追光,很好地烘托了各種情緒的發展和場面的轉換。
音樂動聽 色彩突出
歌劇的成敗主要在音樂,而中國歌劇的成敗主要在旋律?!栋嗽鹿鸹ā返囊魳坊{定位于民族歌劇,充分展現了鄂東及鄂東北地區的地域色彩,優美動聽,尤其是旋律部分的創作不乏神來之筆。
由于《洪湖赤衛隊》唱腔在全國范圍的流傳、普及,已經在許多熱愛民族歌劇的觀眾心中扎下了根,也成為衡量湖北省歌劇團其后創作的一把尺子。無形中增高了后來人成功的門檻?!栋嗽鹿鸹ā肥紫仍谝魳凤L格上另辟蹊徑,成功地避免了與《洪湖》正面相撞,卻與其遙相呼應,達到了另一番藝術境界與高度。全劇音樂除了《八月桂花遍地開》以外,都具有一定的原創性。即便是非常民歌化的主題歌《桂花調》也是作曲家根據自己深厚的民間音樂功底,借鑒了鄂東民歌的某些典型音調或語調創作而來的所謂“原創民歌”,委婉動聽且易于傳唱。詠嘆調《生生死死做你懷里的人》是在桂花(民族女高音)得知自己身世并受到極大震撼和打擊后唱出的一段有分量的核心唱段。唱腔旋律一改全劇基本屬于鄂東山歌風格為同屬大別山區的鄂北梆子風格,更大氣、更戲劇性、更有張力地表現了桂花在做生死抉擇前痛苦、矛盾和緊張的心理狀態,以及對作為革命者“二哥哥”的仰慕、追隨的朦朧愛意和勇氣。桂花開場不久的一首詠嘆調《雁在月中叫聲寒》風格清新、純樸,旋律線條隨性起伏,委婉、酸楚、希望又失望,五味雜陳,耐人玩味。
除了重要唱段外,正反派男主角唐劍嘯(男高音)、唐劍豪(男中音)及其母親唐母(女中音)的獨唱、重唱的歌劇感相對更強,旋律流暢,聲種特色分明,性格刻畫到位。歌劇中多處使用了不同類型的合唱,使建立在戲曲基礎之上的民族歌劇演唱形式有了更多的變化,更加接近“正歌劇”某些特點。還有幾段,如群眾小合唱“革命是個好東西”,土法師做道場時的重唱等具有插科打諢、風趣幽默的山歌劇、秧歌劇特點的唱段也非常出彩,此舉與《洪湖》的某些設計不謀而合,但風格迥異。
序幕、過場音樂以及樂隊配器均較好地配合了全劇的音樂敘事,其手法老到,音響平衡,張弛有度,給人留下了較完整的印象。
瑕不掩瑜尚待琢磨
全劇所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但有些細節還有雕琢的余地。
1.全劇音樂的歌劇性,即音樂與唱段中的戲劇性還可以進一步加強,目前看來多少有一點“山歌劇”的感覺,即由一個一個動聽的、朗朗上口的歌曲或是小曲(沒有宣敘調)構成了整個歌劇的敘事和結構。配器中的和聲與多聲部運用還不夠到位,手法稍顯簡單,不足以滿足一個歷史劇題材歌劇的戲劇性需求。
2.主題歌演唱次數太多,達十次以上,有時存在割斷劇情發展脈絡的現象。死去的桂花母親教唱“桂花調”一段,除了一廂情愿地想教會劇場觀眾演唱的目的外,看不出有其他什么意義。
3.全劇沒有一個真正感人的場面和直擊聽眾內心的唱段,包括核心唱段《生生死死做你懷里的人》。由于桂花開唱的時機不當,觀眾對她和她二哥的關系都還不掛心,因此無法被卷入其中感情的漩渦,難以引起共鳴。養女,尤其是不知自己身世的養女,與童養媳和使喚丫環不同,她與兩個哥哥的關系被認為是真正的兄妹關系,不會自然產生愛情。即便剛剛知道身世,也不會如此之快地投入其中而不可自拔。
4.故事發生的時間應該是1927年至1929年之間,此時不應到處秘密傳唱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這首歌是由民歌《八段錦》填詞而來,為了慶祝蘇維埃政權的建立,歌詞充滿慶典氣氛和喜悅之情,發生的時間應該在1930年左右。1930-1934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一片鮮紅旗幟豎起來的地方,是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的年代,這才是八月桂花遍地開的年代。
5.不能淡化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一面終場打出的紅旗決不能代替鐮刀斧頭的黨旗(也是當時的軍旗)。唐劍嘯不能孤軍奮戰,革命不能沒有信仰!
6.桂花手中一直抱著的那個核心道具——契約盒給觀眾帶來一個大大的懸念,可到了最后也沒有看到它起多大的作用。
7.桂花對唐母,也就是稱自己的養母為“太太”的稱謂不合理;對唐劍嘯一會兒二哥,一會兒二弟的稱謂非常沒有邏輯。如果稱其為二弟,則自認是決定嫁給大哥唐劍豪的大嫂,可劇情中并沒有這樣的需求。
8.大哥唐劍豪第一次出場時是國民黨縣黨部的文職官員身份,而后來卻毫無交代地變身為國民黨軍官不太合理。另外,作為一個主要對立面,唐劍豪最后竟然不聲不響地消失了,沒有下文,有悖常理。
瑕不掩瑜,只要我們勇于發現它、面對它,就可以處理它、完善它。最終,在今年桂花飄香的金秋武漢所舉辦的第二屆全國歌劇節上呈現給觀眾的就會是一臺更加接近完美、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八月桂花遍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