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歷史上有不少綽號被周而復始地使用,譬如“關鍵先生”。諸多“關鍵先生”中,又絕對少不了我們本篇主人公的名字——波士頓8連冠王朝重臣,雙手10個手指全戴滿總冠軍戒指的傳奇人物,薩姆·瓊斯。
在那個凱爾特人絕對統治聯盟的年代,瓊斯是球隊不可或缺的一環。他精妙的打板投籃,令人猝不及防的快速移動,還有關鍵時刻冷酷的表演,幫助綠衫軍在11年間總共贏得了10個總冠軍。
作為他最大的球迷,或許“紅衣主教”奧爾巴赫對于瓊斯的評價會讓人們模糊的印象變得清晰起來。“薩姆的速度、手感、反應以及打球態度,都是他作為一個特別球員所具備的素質。除此之外,薩姆還有一項更重要的能力有別于其他球員,那就是奉獻精神。不論你要求他做什么,都會毫不猶豫地執行,而且還永遠為比賽準備著最佳狀態,沒有人比他更加努力了。”
故事從1957年開始,那一年幾乎沒有大學生讓奧爾巴赫感到興奮。但是選秀大會即將到來之際,他又必須做出一個決定,于是決定信賴一位看過瓊斯比賽的大學教練(通常奧爾巴赫就只相信自己親自觀察過兩次以上的球員,這次例外了)。每一個人都對此感到無比驚訝,因為來自北卡羅萊納中心大學叫薩姆·瓊斯的家伙,“誰認識他?”甚至就連瓊斯本人,他也被突如其來的幸福震驚到崩潰了。“雖然這支球隊的榮耀使我感到驕傲,可說真的,在被選中的那一刻我又真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已經結束了,我真希望是別的球隊選中自己,因為我從沒想過能夠擠掉這支冠軍團隊先發陣容中的任何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事實上,就在凱爾特人選中瓊斯的同時,一所高中也邀請他去做教練。出于對在綠衫軍前景的不安,瓊斯決定向那所高中提出每月增加500美元薪酬的要求,如果被接受,他就放棄去NBA。謝天謝地,那所學校拒絕了瓊斯的要求,他得以去波士頓面對苛刻的奧爾巴赫,以及,與曾經擊敗了整個聯盟的兩名后衛庫西、沙曼進行競爭。
奧爾巴赫回憶說,當他看到瓊斯在來回沖刺了幾個回合后呼吸依然均勻,開始確信這個年輕人會有成功的機會。“他來到球隊的時候,隊里還有三個類似的孩子。不同之處在于,其他人只想著投籃,而幾天之后,薩姆開始能送出一些美妙助攻并且封蓋那些只想著投籃的人。”
菜鳥賽季,瓊斯的表現難言出色,在場均10.6分鐘的出場時間里只有4.6分進賬。對此,“紅衣主教”當然心中有數。第二年,當出場時間翻倍后,他的得分也水漲船高,上升到了場均10.7。盡管一直都是作為沙曼的替補,不過瓊斯卻非常謙虛,只是努力提高著自己的球技,理所當然地奧爾巴赫也將他當作了沙曼的接班人來著力培養。
1961-62賽季開始前,沙曼退役,瓊斯終于得以進入首發陣容。也就是在這一年,他還首次入選了全明星陣容,“關鍵先生”的美譽亦開始鵲起,其中東區決賽第七場面對費城勇士的“那一投”便是開端。
時間撥回到53年前那場比賽——107平,常規時間還剩2秒,瓊斯在張伯倫銅墻鐵壁般的防守下跳投成功,幫助球隊贏得了勝利!賽后,張伯倫盛贊瓊斯為“凱爾特人陣中最好的球員”。而隨后在總決賽與湖人的第七場大戰中,瓊斯又再度包辦加時賽全隊所有得分的一半,可以說是為綠衫軍贏得連續第四個冠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瓊斯在比賽中的招牌絕技是打板投籃,球場每一個角落,他都可以使用這項絕技——瞄準籃板上的方框,直到它成為一種本能。在瓊斯職業生涯晚期,絕大多數球員都已經摒棄了這種投籃方式,可他還依然堅持用這種古老的得分方式打擊每一個對手。
此外,瓊斯還有一個特殊能力便是無球跑位。拉塞爾搶前場籃板,然后轉身,傳給無人防守的瓊斯,后者再打板跳投命中,這一切幾乎已經成為了那支凱爾特人每場比賽必有的節目。“當有人投籃時,通常防守方都會轉頭去看籃板落向何方,這個時候也就是擺脫防守的最佳時機,你絕不能一直站著不動。”瓊斯說,“當我看到有隊友搶下前場籃板時,已經處在最好的位置,也就贏得了足夠的出手時間。”
正是因為有瓊斯,凱爾特人走在11年10冠的偉大道路上時才多了一份保障。1969年是瓊斯職業生涯最后一個賽季,總決賽面對老對手湖人,第四場,比賽還剩7秒結束,凱爾特人落后1分,他們叫了暫停……
當時兼任教練的拉塞爾布置瓊斯來完成最后一擊,“球出手的一瞬間我就知道有了。”拉塞爾說。
沒錯!空心入網,凱爾特人贏得了比賽,大比分變為2比3只落后一場,同時更贏回了無比重要的信心。
拉塞爾后來告訴瓊斯,他差點就布置其他人來完成最后一投,只因為不想看到老隊友帶著錯失如此關鍵投籃的遺憾退役。可同時他也很清楚,在如此重壓下,沒有人能比瓊斯更有把握了。
瓊斯退役時,他一共保持著11項凱爾特人的隊史紀錄,其中就包括單場得分最多(51,后來被伯德所破)。對一個當年幾乎成為普通高中籃球教練的球員來說,職業生涯能來s到這樣的高度,他早年真是想都沒有想過。
最后,對瓊斯偉大的最有力評論怕是還要出自奧爾巴赫之口。在波士頓花園球館舉行的一次特別典禮上,紅頭說道:“我要感謝薩姆,因為沒有他,就沒有我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