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婷?。◤幕协h境監理二所,廣東 從化 510900)
創新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初探
何婷婷
(從化市環境監理二所,廣東從化510900)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受重視,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數據資料基礎,具有十分關鍵的地位。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面臨“年久失修”的困境,如何創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是本文探討的問題。
環境檢測;質量管理體系;創新
近年來,環境問題已越來越走入尋常百姓家,霧霾這種環境污染讓中國“非城霧擾”,越來越多“霧都”的出現給國人敲響了警鐘,讓國人更加重視生態環境保護,而如何去保護,這也給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提出新的要求[1-2]。下面從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現狀入手,淺析如何創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全文分兩大模塊,意在理清存在的問題,帶著問題找到創新之道。
1.1“先發展后治理”導致的根基不牢
我國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自20世紀90年代才得以建立,到2006年才得以成為明文規定,這表明環境問題在近半個世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在半個世紀的發展中,中國把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導致經濟建設凌駕于一切,GDP飛速增加,而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直到環境問題嚴峻到影響人民百姓的普通生活、阻礙經濟增長的時候,國家才開始頒布相關法規條例,這就是1991年《環境監測質量保證管理規定(暫行)》出臺的環境背景,而長達15年后,此文件才“名正言順”,2006年新《規定》面世,環境問題走入行政階層[3]。從縱向時間軸上看,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還處于起始摸索階段,各方面的經驗嚴重不足,再加上各個層面的人員不具備較高的環保意識,從而造成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不能發揮應有的管理效力,不能起到積累有效環境數據、監督環境保護工作的作用。
1.2“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導致管理混亂
由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在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并未在民眾中站穩腳跟,廣大的民眾階層并沒有堅定的環境保護意識,于是在實際的環保執行工作中,很多文件精神不能落到實處。這表現在,地方有關部門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束之高閣,沒有真正將政策落實,監督工作更是“走流程”,甚至出現數據的胡亂填寫,數據的嚴重失實,讓環境監測“名存實亡”,喪失存在價值。同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工作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個別人員工作態度敷衍,不進行實地考察驗收和數據核對工作,導致獲取的數據喪失意義。地方相關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的不負責,也致使環境監測技術落后,資金上投入不足,很多重要工作環節無法得以實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在“走入民間”途中出現種種“怪象”,本文僅列舉一二,意在表現根本問題,以為環境監測找出一條新的出路。
2.1做好“思想工作”
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只關心經濟收益,也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為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群眾基礎提供前提。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缺乏群眾支持是一個嚴峻的問題,從思想上來動員群眾,為環境監測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能讓環境監測工作事半功倍,當人人都具有環境保護的世界觀,就能迅速推動中國的環境保護進程。而如何做好環境監測的“思想工作”,需要政府工作會議時刻將環保“掛在嘴邊”。先培養帶頭人,再向人民群眾宣傳教育。把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容充實化、精神落實化,樹立正確的環保觀念,用正確的思想來指導行動,才能保障行動的方向。
2.2強化法律武器
環境監測工作要想從一種國家行為落實到群眾行為,必須要從
法律層面上來約束和保障。這是針對我國環境監測現狀提出的解決思路,1991年和2006年頒布的政府文件僅僅是一種行政行為,不具有法律強行實施的效力,所以就會出現在環保意識不足的情況下,又沒有法律文件約束,從而造成環境監測相關工作人員消極怠工,無法對監測數據負責,所以,強化法律對環境監測工作的約束力,是創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一個重要途徑。
強化法律武器必須以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機構為載體,首先,組織和建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機構和部門,由此機構負責條例和規定的擬定和實施。重新定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從想法到落地實施每一步都能保障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讓專門機構負責環境監測的法律化實施,能從制度、人員、執行等等方面充分保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整體質量,讓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真正成為一個高效運轉的體系。
2.3充實人才隊伍
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隊伍的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再健全的制度和政策如果沒有良將來執行和實施都會淪為一紙空談,壯大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隊伍,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優化刻不容緩。
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專業培養和素質提升,應納入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部門的管理文件中,讓培訓和教育工作成為一項定期舉行的活動,在工作隊伍中形成學習向上的氛圍。對于培訓內容,也應當結合工作人員的實際進行調整和充實,加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間的交流學習和角色轉換,以先進帶動后進,提高整體工作隊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管理能力和專業能力上不斷探索和提升。
2.4增加技術投入
環境監測工作是一項精密工作,對技術的依賴性相當大,而提高和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必須要十分重視技術創新和技術投入。針對現有的技術水平,除了人員配置上引進高技術人才,還需更新先進設備儀器。比如引進具有數據收集、數據傳輸并能數據分析功能的傳感設備,在測驗方法上,不僅僅依托先進儀器,應采取全方位的監測,包括監測對象的范圍和監測時間的把握,從而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環境問題關系國家興衰成敗,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作為環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來創新體制、完善實施是每一個環保工作者必須深思的問題。環保工作任重而道遠,雖然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歷時淺短,但是國家的重視和投入讓其越來越煥發生機,這也讓每一位中國人能預見祖國美麗蔚藍的天空。本文僅從現狀問題入手,提出筆者個人思考后的薄見,希望能給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帶來啟發。
[1]袁海勤.關于建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模式的思考[J].環境科技,2011,24(01):71-73.
[2]李墨愛,李帥.探討如何創新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J].地球,2014(07):258-258.
[3]衛新亞.關于完善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思考[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3(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