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濤(招遠市人事考試中心,山東 招遠 265400)
芻議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
劉濤
(招遠市人事考試中心,山東 招遠 265400)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模式由計劃全面向市場推進,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但作為上層建筑的管理服務機構----事業單位系統變革卻相對滯后,事業單位在由行政管理向人事管理上推進不徹底,而從人事管理向人力資源管理轉變上則更為滯后。激勵機制作為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環節,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激勵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事業單位全面深化改革問題進入了頂層設計全面推進階段。目前我國將事業單位分成三類,第一類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第二類主要依靠專業技術和知識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第三類主要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服務等職責。全國現有110多萬個事業單位,3100多萬在編人員,其中80%以上是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一般來說,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包括管理政策以及相關的管理活動,活動主要涉及到事業單位內部人員的選拔、職位的調整、績效的考核以及工資待遇、激勵等。而激勵機制和激勵效果在以往事業單位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中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事業單位加快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步伐,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和服務效能,就必須重點建設本單位激勵機制。
事業單位是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扮演重要角色的社會服務組織,基層群眾小到針頭線腦,大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醫療教育等都離不開事業單位,其社會職能毋庸贅言。事業單位的公益服務性及一定的非營利性,決定其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和行政機關、企業團體有一定區別。針對這種特性,在事業單位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建設和提升服務效能時,必須建立和完善適合自身發展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更要制定并完善適合自己單位服務性質的激勵機制。
1.1激勵機制是完善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建設的必然要求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越來越完善、市場靈活度越來越高的大環境下,事業單位如果不抓緊推進自身人力資源管理建設,將會導致自身落后于市場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現階段,依據財政撥付情況可將事業單位大體分為三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以我市自來水公司為例,由于國家自來水事業的特殊性,考慮到和國際、國內先進城市水務事業接軌,我市自來水水務服務工作市場化程度較高,其財政撥付也相應成為自收自支。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情況下,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必然要跟上市場化進度,激勵機制就必須成為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建設工作水平的排頭兵。
1.2激勵機制是提升事業單位服務效能的必然要求
事業單位興盛與否和本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中的激勵機制是否落實有必然聯系。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事業單位開始獨立承擔起自負盈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需要其自身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產生更大社會效益。而基于事業單位社會服務屬性,事業單位服務效能越好,群眾越滿意,事業單位也就越有生命力。事業單位要提升服務效能,一是加快自身體制機制建設,二是找準趕超目標,準確方向定位。以自來水公司水務服務效能建設為例,其提升服務水平的關鍵就在于其激勵機制建設目標要瞄準當地國家電網公司和燃氣供應公司,找差距,彌不足。
1.3激勵機制是促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人發展的必然要求
事業單位工作重點在社會服務,核心在人力資源建設,關鍵點在人才隊伍建設。人才資源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事業單位發展的最重要推進力量。通過建立激勵機制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始終保持生機勃勃的奮斗力,而激勵機制的完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斷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提高。
(1)部分事業單位管理者沒有意識到激勵機制的重要性。
激勵機制作為一種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已經為企業管理者所認可和接受,但由于事業單位受計劃經濟和行政管理模式影響較深,部分事業單位管理者對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尤其是激勵機制不夠重視,甚至極少數事業單位領導對待激勵體制存在消極抵制心理。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領導存在老好人心理,事業單位在激勵機制下有人先進就有人落后,領導求穩怕亂,不敢在本單位搞競爭;其次是少數領導怕激勵機制影響到自己的權威,完善的獎懲制度會制約自己的行政管理。
(2)事業單位激勵機制的推行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合理的、行之有效的制度體系。
在個別單位,還沒有形成規范的激勵機制,或者激勵機制的制定脫胎于行政管理,沒有經過充分的民主參與,往往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內心并不認可。極少數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采用不正當手段為自己謀求激勵利益,也會對激勵機制應有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造成消極影響。
(1)必須提高事業單位管理者對激勵機制的重視程度。要從思想上對事業單位管理者進行宣傳教育,促使其放棄行政管理思維,抓緊適應人力資源管理思維。要引導他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審時度勢,積極進取,把建立健全一套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作為加強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措施和長久之策。
(2)事業單位建立激勵機制必須堅持民主評議,必須夯實民主基礎。事業單位管理者在制定激勵機制時要集思廣益,自下而上;制定出的激勵機制要有充分的民主基礎,全體事業單位員工要高度認可;政策要權責明晰,賞罰分明,公開公平,一視同仁,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完善。
(3)執行激勵機制必須切實促進事業單位人的發展,要充分考慮事業單位員工的根本利益,把事業單位人才建設和人才發展作為事業單位的重點來抓,以推進人力資源發展和提升服務效能為根本目的。
隨著激勵機制理論研究的不斷完善和實踐的檢驗和升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將迅速向現代化、信息化、科學化、人本化方向發展,進一步推動事業單位在管理社會事務、提供公益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1]范怡婷.淺析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2(02).
[2]陳瑩.激勵機制在人才管理中的運用研究[J].企業導報,2009(09).
[3]邱奉春.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