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婷婷,李春林(西北工業大學,西安 710072)
當代大學生主體性思想教育新模式研究
馬婷婷,李春林
(西北工業大學,西安 710072)
本文通過研究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注重貫徹以人為本理念,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提出了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走細節化的道路,同時善于把握教育的有利契機并發揮好現代科技的優勢,以適應好大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趨勢和特點,進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學生;主體性;思想教育;模式
偉人馬克思先生曾經有過這樣的理論:人類社會一切大規模的社會勞動,不管何時都是需要指揮的,這種指揮就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他們執行生產的總體運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以及其其主體的作用是人們研究思想政治的必修課題。國家、組織記憶機構我們們一般統稱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大教育主體。本文所研究是就是自我教育主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巨大作用以及新的教育模式。
教育對象在教育的作用上來講,沒有主體地位的說法,它是以客體的形式存在的,因為教育與一般的人類實踐活動是完全不同的,他的作用對象是有思想、有能動性的人。具體而言,思想教育與教育對象之間存在著知識傳傳輸與轉化的過程,這個過程也可稱為內化過程,無論在受教育者對知識的接受過程還是內化過程來看,都賦予了受教育者主體性。
人的心理傾向形成一般都經歷“接受-認同-內化”的過程。教育的內化過程就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此時的受教育者已經不是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體,而成為自我反思、自我內化、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本質在于客體的主體化。只有當思想政治教育所傳輸的思想成為受教育者的自身思想,受教育者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從事實踐活動,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才能被認為是實現了且達到了價值最大化。
(1)市場經濟的基礎是市場個體具有獨立人格,追求利益是市場經濟的最大特點,但同時等價交換也是市場經濟的最根本原則,市場經濟就是通過合法競爭手段,大道利益最大化的已經經濟體質。市場經濟的特性就決定大學生必須能夠掌握適應市場經濟特點的獨立性。在現今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情感、以及行為都受著社會影響,并發生劇烈變化,這種變化更加的偏重于個性化。所以,大學生注重自身的主體性自我教育是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
(2)大學生的主體性應體現在:“中心地位性”,為社會培養所需的高級專業人才是高校的辦校的中心理念,所以學校開展各項工作都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學習自主性”,現代大學生具有獨立性,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思維方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應利用多媒體和網絡等開放性手段和條件鼓勵學生開展自主探究式學習,引導學生體驗并自由的探討問題,不斷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主體能動性”,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探討和校園文化生活中都能表現出目的計劃性、主動創新性、自覺選擇性。
(3)大學生主體性自我教育,顧名思義,大學生在生活中自我啟發,自我構建學習體系,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設計一系列自我教育的方式,在多方面來提高自己的認知、踐行水平,也是體現老師導向價值的方式。在當代大學的發展趨勢與社會的需要來看,培養大學生的主體性自我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1)要更加關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細節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好比吃鹽,每天都需要但不能一次吃太多,要分解到每一天,也不能直接吃鹽,要讓他們在吃菜時慢慢消化吸收。因此,在高校管理者和全體教師中應對此有充分的認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首位與思想政治教育細節化;二是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態度與教育細節化實踐;三是專門性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群眾性教育者。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學校的老師首先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教書育人不只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任務,而是所有教職工的首要責任。細節化要求我們必須要求我們堅持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觀念,把從業者推廣到全體教師,形成群眾性育人潮流。細節化要求不唱高調不搞空對空,把大道理、身邊事、人情化融為一體。
(2)要善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契機。當代大學生對于社會焦點問題,對于關系國家發展的重大節日等特別關注。伴隨著一個個焦點的形成,一個個重大節日到來,大學生中總會掀起關于熱點問題的討論。由此,在新的時代對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運用這些熱點、焦點問題開展教育,引導大學生在探討與追問中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視野。
(3)要積極采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積極順應大學生主體性發展的趨勢和特點,以學生為本,從封閉走向開放,從灌輸走向參與,采用學生喜歡的討論、對話、咨詢等多種新型的思想教育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確定實效。把大學生作為自主并且獨立的個體是推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必須將培養他們的主體性貫穿于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之中。從而達到引導他們的思想政治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果更加的突出。
綜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緊緊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戰略主題,切實掌握大學生成長規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規律,堅持知識、能力培育與價值觀教育相結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能力。
[1]馮春芳.自我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J].前沿,2004(03).
[2]李福華.高等學校學生主體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
馬婷婷(1986-),女,河南許昌人,講師,現任西北工業大學動力與能源學院輔導員,長期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
(本文是西北工業大學2013年政策研究基金“多元協同視角下大學生成才的教育路徑與對策研究”(項目號:ZYY201316)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