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賢 種樹彬 葉艷芬 李堃晹 周婉云
·論著·
曲安奈德局部封閉聯合胸腺肽治療斑禿43例的效果分析
李慶賢 種樹彬 葉艷芬 李堃晹 周婉云
目的 探討曲安奈德局部封閉聯合胸腺肽治療斑禿的臨床效果。方法 86例斑禿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43例。對照組采用曲安奈德局部封閉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胸腺肽治療,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起效時間、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治療起效時間為(12.1±2.4)d, 對照組治療起效時間為(15.4±2.6)d, 研究組治療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7.67%明顯高于對照組76.74%,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6.98%, 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65%, 兩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曲安奈德局部封閉聯合胸腺肽治療斑禿可提高療效, 具有較高安全性和臨床治療效果,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曲安奈德;胸腺肽;斑禿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86例斑禿患者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43例。研究組中男32例, 女11例, 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5.2±7.6)歲, 病程1~28個月, 平均病程(13.2±5.1)個月;對照組中男33例, 女10例, 年齡30~64歲, 平均年齡(45.1±6.8)歲, 病程1~26個月, 平均病程(13.6±4.4)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組標準 ①根據病史、臨床表現, 結合輔助檢查明確診斷為斑禿;②1個月內未接受過系統或局部糖皮質激素治療;③能遵醫囑進行服藥、治療及隨訪。
1.3 排除標準 ①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有使用禁忌證的患者;②注射部位有皮膚感染的患者;③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及低鉀血癥的患者;④孕婦及哺乳期患者;⑤全禿或普禿的患者。
1.4 方法 對照組采用曲安奈德局部封閉注射, 給予曲安奈德注射液(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H31021291, 規格1 ml:40 mg), 根據患者皮損大小取適量劑量加入同等劑量2%利多卡因注射液(天津藥業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H41023667, 規格20 ml:0.4 g)皮下注射。選擇脫發部位消毒后進行注射, 注射入皮下溶液形成0.2~0.4 cm皮丘, 各皮丘間間隔約5 cm, 1次/15 d。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合給予胸腺肽腸溶片(西安迪賽生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 國藥準字H19991176, 規格:15 mg× 12片), 15 mg/次, 3次/d, 口服治療。兩組患者連續治療3個月后比較療效和不良反應。
1.5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患者頭皮刺痛、紅斑、皮膚局部萎縮、腹脹、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總發生率(%)=不良反應發生總例數/總例數×100%。
1.6 療效評定[2]治療3個月后根據患者新發長出情況進行評定, 治愈:新發全部長出, 毛發粗、黑、濃密, 色澤同正常頭發, 拉發實驗陰性;顯效:新發生長>50%, 較多粗毛, 拉發實驗陰性;有效:新發長出10%~50%, 生長緩慢、含有部分毳毛, 拉發實驗可呈陽性;無效:新發生長<10%,拉發實驗陽性。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7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實施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起效時間比較 研究組治療起效時間為(12.1±2.4)d, 對照組治療起效時間為(15.4±2.6)d, 研究組治療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1157, P=0.0000<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7.67%明顯高于對照組76.74%, 兩組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6.98%, 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4.65%,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斑禿好發于中老年患者, 男性多于女性, 呈突發性局限性脫發, 研究指出, 部分斑禿患者在發病前常有精神創傷、精神刺激史, 且發病后無明顯癥狀, 多在無意間發現明顯脫發現象[3]。斑禿脫發起初脫發呈圓形或橢圓形區域內開始脫發, 脫發后局部頭皮正常、光滑, 無炎癥、瘢痕、鱗屑等表現,臨床診斷較為容易[4]。斑禿發病機制尚未研究清楚, 大量研究認為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因素、遺傳有相關性[5]。有學者研究斑禿患者體內免疫水平, 發現T細胞、淋巴細胞及細胞因子在斑禿患者中呈活躍狀態, 分析T細胞、淋巴細胞及細胞因子與斑禿形成有重要作用[6]。大量研究認為斑禿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T淋巴細胞介導CD8+T在斑禿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加之患者精神壓力大、合并遺傳因素, 極易形成斑禿。
曲安奈德注射液為長效皮質類固醇類激素, 具有抗過敏、抗炎、抗免疫等作用, 注射于局部后具有藥效顯著、持久功效, 可抑制巨噬細胞對抗原作吞噬、處理, 從而通過T細胞抑制阻礙細胞分化和抗體產生[7]。另研究指出, 曲安奈德還能抑制B細胞轉換為漿細胞, 對體液免疫進行干擾, 阻礙巨噬細胞和白細胞向血管外移行, 從而減輕血管敏感性、炎癥反應, 促進血管收縮, 減輕局部體液外滲和充血[8]。曲安奈德注射液在斑禿局部使用可持續發揮藥效, 調節局部免疫、炎癥反應, 促進毛發生長[9]。但全身炎癥、免疫通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并不能發揮作用, 胸腺肽為多肽激素, 可替代胸腺功能, 具有雙向調節作用[10]。本次研究, 研究組治療起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通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調節局部免疫反應和炎癥反應后, 再口服胸腺肽腸溶片調節全身免疫反應, 治療斑禿可起到快速起效目的。研究指出, 胸腺肽可誘導T淋巴細胞轉變為有免疫功能T細胞, 作用于免疫系統從而達到調節免疫作用[11,12]。本次研究研究組通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并聯合胸腺肽治療斑禿, 相比對照組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明顯提高治療效果, 說明通過局部和全身免疫調節、炎癥調節等方式可增強治療效果。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可引起局部刺痛、皮膚萎縮、紅斑等不良反應, 而胸腺肽口服可引起腹脹、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 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良反應發生,但發生率較低, 通過積極對癥控制癥狀后均明顯好轉, 未發生因不良反應停藥現象, 且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聯合口服胸腺肽治療斑禿具有較高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 曲安奈德局部注射聯合胸腺肽治療斑禿通過局部和全身調節免疫作用可增強治療效果, 且具有較高用藥安全性,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 梁國雄, 余嘉明, 王俊秀, 等.復方甘草酸苷聯合曲安奈德皮損內注射和液氮冷凍治療斑禿的療效.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14):2429-2431.
[2] 廖薇, 邢飛, 李云鵬, 等.薄芝片聯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療輕度斑禿.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3, 12(4):247-248.
[3] 庾榮萍, 李麗君, 汪俊芳, 等.曲安奈德聯合高能紫外線治療斑禿的療效觀察及護理干預.中國美容醫學, 2013, 22(4):470-471.
[4] 周靜, 楊勤萍, 徐峰, 等.復方甘草酸苷治療斑禿107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08, 22(7):446-447.
[5] 姜戰平.復方醋酸曲安奈德溶液聯合5%米諾地爾溶液外用治療斑禿48例療效觀察.海峽藥學, 2013, 25(3):172-173.
[6] 李水鳳, 張小婷, 戚世玲, 等.塵螨過敏可能是斑禿患者早發和重型的危險因素之一.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 47(1):48-50.
[7] 張小婷, 李水鳳, 趙瑩, 等.斑禿皮損內朗格漢斯細胞及CD8+T細胞的數量及分布分析.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 47(1): 33-37.
[8] 楊顏龍, 姜功平, 張禁, 等.復方甘草酸苷聯合復方辣椒酊及地塞米松搽劑治療斑禿43例療效觀察.臨床皮膚科雜志, 2011, 40(2):115-116.
[9] 柳小婧, 徐峰, 韓毓梅, 等.斑禿患者外周血Th17細胞的檢測.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4, 47(11):808-809.
[10] 陳旭娥, 周雅, 李紅梅, 等.復方甘草酸苷對斑禿患者Th1/Th2型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2, 26(1):93-94.
[11] 趙瑩, 蔡澤明, 鞏毓剛, 等.斑禿皮損的皮膚鏡影像及其與臨床病理的關系.中華皮膚科雜志, 2011, 44(1):30-34.
[12] 林峰, 呂葉, 劉濤, 等.胸腺肽α1對晚期食管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醫師進修雜志, 2014, 37(7):69-71.
Effect analysis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partial closure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43 alopecia areata cases
LI Qing-xian, ZHONG Shu-bin, YE Yan-fen, et al.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Guangdong Foshan City Nanha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Foshan 5282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partial closure combined with thymosin in the treatment of alopecia areata.Methods A total of 86 alopecia areat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partial closure for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thymosin for treatment.Onset time, curative effec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Onset time was (12.1±2.4) d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t was (15.4±2.6) 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shorter onset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7.67% than 76.74%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6.98%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t was 4.65% in the control group.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partial closure combined with thymosin can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alopecia areata.This method contains high safety and clinical effec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hymosin; Alopecia areata斑禿是由免疫、精神、遺傳等多種因素引起驟然性脫發,給患者精神、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 常發生于身體有毛發的部位, 發病部位局部皮膚正常, 患者無自覺癥狀, 皮損表現為圓形或卵圓形非瘢痕性脫發, 在斑禿邊緣常可見“感嘆號”樣毛發。該病目前治療方法很多, 但療效不確切, 為探究曲安奈德局部封閉注射聯合胸腺肽治療斑禿的臨床效果, 作者進行本次研究, 具體報告如下。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01
2015-04-14]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皮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