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容 甘秀華 盧惠瓊
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
李偉容 甘秀華 盧惠瓊
目的 探討婦科手術切口感染存在的相關因素, 制訂相應的措施預防。方法 100例進行婦科手術的患者, 選取婦科手術后發生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為研究組, 未發生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為對照組, 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 分析婦科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 并探尋相應的預防措施。結果 通過觀察分析, 年齡、體質量指數、合并基礎疾病、實施急診手術、住院及手術時間等為影響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 其中研究組的平均年齡(42.5±1.23)歲、體重指數(23.89± 3.10)kg/m2, 合并基礎疾病占56%, 住院時間(16.34±3.22)d, 備皮至手術時間(19.18±3.76)h, 夏季手術占48%, 實施急診手術占34%, 手術時間(2.78±2.02)h都高于對照組的平均年齡(41.8±1.34)歲、體重指數(21.53±2.67)kg/m2, 合并基礎疾病占22%, 住院時間(11.54±3.11)d, 備皮至手術時間(17.43±2.45)h, 夏季手術占28%, 實施急診手術占12%, 手術時間(1.23±1.17)h等。經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影響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 應及時有效地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從而減少婦科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
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相關因素;預防
切口感染作為臨床上婦科常見的手術并發癥, 會導致患者切口愈合的延遲, 重者會導致盆腹腔感染、敗血癥等, 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女性身體素質及生理結構的特殊性, 其術后引發切口感染的表現各異, 因此影響手術切口感染發生、發展的相關因素也有很多方面[1]。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進行婦科手術的10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 探討影響婦科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 并尋求相應的預防措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收治的進行婦科手術的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其中50例患者發生切口感染, 年齡20~75歲, 平均年齡(42.5±1.23)歲, 設為研究組:未出現切口感染患者50例,年齡22~73歲, 平均年齡(41.8±1.34)歲設為對照組。手術類型有異位妊娠病灶切除術、卵巢囊腫剔除術, 子宮全切除術等開腹手術。兩組患者的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切口感染標準 診斷標準符合2004年國家衛生部(現衛計委)醫政司擬訂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 表現為:手術切口出現疼痛加重及減輕后繼續加重, 且疼痛持續時間長,手術切口局部出現腫脹、發紅及發熱、并有觸痛感, 手術切口處組織出現膿性液體, 并伴有體溫升高、脈搏加速、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等全身癥狀, 排除切口脂肪液化[2]。
1.3 方法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指數、急診手術、合并基礎疾病、手術季節、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備皮至手術時間等影響因素的差異性, 并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分析發現, 研究組患者平均年齡(42.5±1.23)歲,體質量指數(23.89±3.10)kg/m2、17例實施急診手術占34%, 28例合并基礎疾病占56%, 24例夏季手術占48%, 手術時間(2.78±2.02)h, 住院時間(16.34±3.22)d, 備皮至手術時間(19.18±3.76)h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41.8± 1.34)歲、體質量指數(21.53±2.67)kg/m2, 6例實施急診手術占12%, 11例合并基礎疾病占22%, 14例夏季手術占28%, 手術時間(1.23±1.17)h, 住院時間(11.54±3.11)d, 備皮至手術時間(17.43±2.45)h,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切口感染因素比較( x-±s, n)
3.1 影響婦科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相關因素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水平以及對醫院感染和手術室的嚴格監控管理, 加上抗生素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 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也在大幅度的降低, 但仍然有很多因素影響手術后的切口愈合,多種因素復雜多變、相互影響, 導致部分患者切口感染的發生[3]。有文獻指出手術切口感染在各國醫院的發生率仍達到3%~17%, 而在我國醫院的平均感染率高達9.7%[4]。
臨床發現有很多因素導致切口感染的發生, ①年齡大:患者年齡的增長, 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低下, 加上一些基礎疾病的存在, 使切口感染發生的幾率增加。②體質量指數高:由于肥胖者的脂肪組織影響手術的暴露, 從而導致手術時間的延長, 而且肥胖者脂肪組織的血供比肌層少, 容易發生感染[5]。③實施急診手術, 備皮至手術時間過長, 造成細菌大量繁殖, 從而增加了切口感染的機會。④基礎疾病的合并:基礎疾病的合并導致機體防御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6]。⑤夏季手術:由于夏季氣溫高、患者的汗液分泌量增多, 再加上病房的通風不良等, 造成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導致夏季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增加[7]。⑥手術時間過長:手術時間延長1 h其切口感染率可增加達1倍[8], 手術時間過長, 患者出血量多, 麻醉時間過長, 創面暴露的時間延長, 創面干燥,造成細菌繁殖增多, 導致局部抵抗力的下降。⑦住院時間的延長:住院時間延長導致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增加,其原因在于術后患者身體虛弱, 醫院內人口流動性大, 加上病房的緊張, 人群的繁雜, 病房容易受到空氣污染, 護理人員的工作不到位等因素也會造成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加大[9]。本研究中, 經比較, 研究組以上因素的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導致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大大增加。
3.2 婦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預防措施 婦科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情況難以避免, 因此術前應根據患者存在的具體情況,正確評估手術切口發生感染的風險情況, 針對上述感染因素采取及時有效預防措施, 具體如下: ①高度關注老年患者的身體情況, 術前積極治療存在的各種基礎疾病, 并做好術前評估, 改善患者的全身情況, 加強營養。②為體質量指數偏高的患者打結時, 動作輕柔避免切割到脂肪組織, 導致形成死腔;可能發生脂肪液化時, 將橡皮片放置于皮下, 以引流壞死物和液化物, 48 h后將引流片拔除[10]。③盡可能的避免急診手術, 在全面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況下, 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手術, 盡量避免進行急診手術。④積極治療各種基礎疾病, 注意營養的均衡, 糾正其貧血、低蛋白血癥等營養不良狀況, 提高機體的免疫力。⑤夏季更應注意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保持敷料的干燥, 加強分泌物多以及容易感染的切口的換藥次數。⑥加強手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 更好的配合手術, 保證手術過程的順利進行, 保質保量的完成整個手術, 縮短手術時間。⑦術前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備皮, 充分保證手術區的皮膚清潔, 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針對婦科手術切口感染存在的相關因素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措施, 可減少婦科手術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 從而恢復患者的健康。
[收稿日期:2015-02-15]
[1] 李雅琴, 張景美.婦科手術后醫院感染原因分析及相應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1, 21(14):2931-2932.
[2] 常俊生.普通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臨床分析.中外醫療, 2009, 19(14):43.
[3] 雷澤華, 張道寶, 愈慎林.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其預防.現代預防醫學, 2010, 37(4):789-791.
[4] 葉聽, 鄭喜慧, 葛晨蕾.婦產科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吉林醫學, 2009, 30(18):2119-2120.
[5] 張亞軍, 孫慶芬, 顧彩霞, 等.某院婦科手術部位感染目標性監測及干預.中國感染控制雜志, 2013, 12(3):205-206.
[6] 李六億, 劉玉村.醫院感染管理學.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2010:110-111.
[7] 柳耀萍, 劉芳芳, 王金鎖, 等.婦科手術切口感染因素淺析.基層醫學論壇, 2011, 15(2):72-73.
[8] 岳香.婦科術后腹壁切口感染臨床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09, 4(25):183-184.
[9] 蘇秀霞, 關蘭榮, 李芳芳.加強感染管理預防手術切口感染的做法與體會.臨床合理用藥, 2013, 6(7):79-80.
[10] 楊旭平, 翟君敏.手術切口感染的誘因及對策.中國社區醫師, 2013, 15(1):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66
516100 博羅縣人民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