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華 李忠彩
黃體酮陰道凝膠聯合吲哚美辛片治療先兆早產的效果分析
譚麗華 李忠彩
目的 探討黃體酮陰道凝膠聯合吲哚美辛片治療先兆早產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診斷為先兆早產的單胎初產孕婦,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對照組采用吲哚美辛片治療, 觀察組使用吲哚美辛片和黃體酮陰道凝膠治療。記錄延長妊娠時間、≥32周分娩率、新生兒窒息發生情況及新生兒體重。結果 觀察組延長妊娠時間、≥32周分娩率、新生兒體重療效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吲哚美辛使用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結論 黃體酮陰道凝膠聯合吲哚美辛片治療先兆早產可延長孕周, 改善新生兒預后, 防止吲哚美辛片多次使用導致胎兒動脈導管早閉的胎兒畸形。
黃體酮陰道凝膠;吲哚美辛片;先兆早產
早產指妊娠28~37周分娩者[1]。此時娩出的新生兒稱為早產兒。早產兒各器官發育尚不夠健全, 出生孕周越小,體重越輕, 其預后越差。國內早產占分娩總數的5%~15%。出生1歲以內死亡的嬰兒約2/3為早產兒。雖然我們國家新生兒科發展迅速, 但對于26~32周早產的新生兒仍存在很多并發癥, 所以降低早產發生率是改善新生兒生存質量的關鍵[2]。目前應用于臨床的保胎藥物很多, 美國婦產科協會出臺了新的指南, 提出用于保胎的臨床一線用藥是吲哚美辛和孕激素[3,4]。而硫酸鎂和鹽酸利托君作為保胎的二線用藥。且新的指南指出保胎藥重在預防早產, 特別是對于宮頸管縮短的早產孕婦。目前國內在保胎用藥上比較泛濫。黃體酮陰道緩釋凝膠近年廣泛應用于輔助生育技術胚胎移植后的黃體支持, 本研究是使用吲哚美辛片和加用黃體酮陰道緩釋凝膠治療先兆早產與單純應用吲哚美辛片的效果分析, 探討這兩種治療方法療效比較,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濰坊市婦幼保健院診斷為先兆早產的單胎初產孕婦100例, 所選病例在臨床特點大致相似, 主要臨床表現:出現不規律宮縮, 多數患者表現為有少量的陰道流血, 且伴有宮頸管長度進行性縮短。100例早產患者年齡21~40歲, 孕周20~32周, 入院時陰道超聲檢查宮頸長度<25 mm, 把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觀察組使用吲哚美辛片和黃體酮陰道凝膠, 對照組只應用吲哚美辛片治療。兩組患者年齡、發病孕周、起病時間、宮頸長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應用吲哚美辛片25 mg, 每2小時1次, 連續用藥3 d。觀察組在應用吲哚美辛的同時, 每天用黃體酮陰道凝膠1粒陰道放藥, 直至32周。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孕周在31周內), 預計在1周內分娩的孕婦均給予地塞米松促肺成熟。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孕周≥32周、延長妊娠時間、新生兒體重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窒息發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吲哚美辛用藥的使用周期比較 對照組中有8例在48 h內出現難免早產, 直至分娩。觀察組中有4例在48 h內出現難免早產, 直至分娩;在治療早產過程中, 治療有效和治愈的患者中, 觀察組中吲哚美辛用藥周期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x-±s]
表2 兩組患者吲哚美辛用藥的使用周期頻率比較( x-±s)
難免早產是臨床上常見圍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國內早產分娩占分娩總數的4.95%~14.90%。新生兒早產可以導致新生兒發生許多新生兒疾病, 如呼吸窘迫綜合征、腦癱、視網膜剝離等病癥[5], 新生兒出生后, 如果發生嚴重的后遺癥不僅給新生兒本身帶來身體和心理上傷害, 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經濟和精神負擔。因此, 在臨床上醫生應該盡力降低新生兒早產率, 盡量延長孕周在預防早產兒出生起主要作用。
為胎兒各個系統發育成熟, 特別是肺發育成熟, 盡力為促進胎肺成熟治療和宮內轉運贏得時機。吲哚美辛片(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產科用于保胎的一線用藥, 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主要用于32周以前的先兆早產及流產。高濃度的孕酮可促進子宮肌蛋白的合成, 使子宮肌細胞肥大, 對子宮肌層起明顯的鎮靜作用, 國外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孕酮可以預防早產的發生。現有研究亦表明, 黃體酮陰道凝膠可以有效地降低有多次早產史孕婦的早產風險, 對于存在先兆流產的孕婦, 特別伴有宮頸管長度較短的孕婦, 陰道放置黃體酮陰道凝膠也能夠明顯降低早產的發生率。黃體酮陰道凝膠在國際上是唯一在輔助生育上, 應用廣泛的天然緩釋黃體酮陰道凝膠, 其化學分子結構與人體自身分泌的孕激素完全相同, 非常安全有效。國內現在臨床上口服黃體酮片劑在治療先兆流產療效明顯, 且臨床效果較好(特別在孕酮水平較低的孕婦)。但對于天然黃體酮制劑, 如黃體酮陰道凝膠陰道用藥治療先兆早產的病例國內報道比較少[6-10]。
本研究表明使用陰道黃體酮制劑在治療先兆早產病例中療效明顯。同時, 黃體酮陰道凝膠組使用吲哚美辛膠囊明顯減少, 可明顯減少吲哚美辛的使用頻率。從以上的研究可見,在單胎妊娠中產前使用黃體酮陰道凝膠都能降低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發生率。對于在臨床上只是有宮頸管縮短或既往有早產史, 但無早產臨床癥狀的患者, 也可單純預防性的陰道放置黃體酮陰道凝膠。
總之, 臨床上存在早產的孕婦在使用吲哚美辛治療可以考慮同時應用黃體酮陰道凝膠, 既可明顯減少宮縮頻率, 延長孕周, 又可減少吲哚美辛使用頻率, 減少患者對吲哚美辛引起動脈導管早閉的擔憂, 循證醫學證明吲哚美辛在孕32周以前應用安全有效。
[1] 樂杰.婦產科學.第7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87.
[2] 胡婭莉, 周乙華, 楊慧霞.重視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的防治.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0, 45(1):5.
[3] Barden TP, Peter JB, Merkatz IR.Ritodrine hudrochloride: a beta mimetic agent for use in Preterm labor .I Pharrmacology, clinical history , adnimistration, side effects, and safety.Obstet Gynecol, 1980, 56(1):1-6.
[4] Yajun Y, Nakayama T.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ritodrine hydrochlor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term labour: a systematic review.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 2006, 15(11):813-822.
[5] DeFranco EA, O'Brien JM, Adair CD, et al.Vaginal progesterone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 in risk for early preterm birth and improved neonatal outcome in women with a short cervix: a secondary analysis from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 trial.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07, 30(5):697-705.
[6] Hassan SS, Romero R, Vidyadhari D, et al.Vaginalprogesterone reduces the rate of preterm birth in women with a sonographic short cervix: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1, 38(1):18-31.
[7] Cetingoz E , Cam C , Sakall? M, et al.Progesterone effects on preterm birth in high-risk pregnancies: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Arch Gynecol Obstet, 2011, 283(3):423-429.
[8] 楊慧霞.胎肺成熟機制及促肺成熟的治療.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3, 19(2):72-73.
[9] Meis PJ , Klebanoff M, Thom E, et al.Prevention of recurrent preterm delivery by 17 alpha-hydroxy progesterone caproate.NEngl J Med, 2003, 58(11): 704-706.
[10] da Fonseca EB, Bittar RE, Carvalho MH, et al.Prophylacticadministration of progesterone by vaginal suppository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 in women at increased risk: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study.Am J Obstet Gynecol, 2003, 188(2):419-4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091
2015-04-09]
261000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