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美萍
探討基層醫院糖尿病??谱o理小組的建立及實踐效果
盧美萍
目的 討論與分析糖尿病專科護理小組建立的臨床意義與實際效果。方法 100例糖尿病患者, 通過門診咨詢、會診護理、安全督導查房以及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糖尿病知識培訓, 對最終結果進行總結和評估。結果 患者治療結果高于預期, 護理人員糖尿病專業知識與相關技能明顯提高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糖尿病專科護理小組的建立不僅能夠幫助護理人員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 對于患者的治療效果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糖尿??;??谱o理小組;臨床效果
糖尿病是臨床上一種非常常見的代謝類疾病, 近幾年隨著人民生活方式的轉變, 患病人數呈直線上升, 已經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 關于糖尿病的診治自然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诖? 本院將以糖尿病??谱o理小組為研究對象, 探討其臨床意義和實際效果, 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①出院后到護理咨詢門診進行就診2次或2次以上的患者40例, 其中男24例, 女16例, 患者年齡25~76歲, 平均年齡44.5歲, 其中2型糖尿病32例,妊娠糖尿病8例;②出院后到護理咨詢門診進行就診2次或2次以上的患者30例, 其中男23例, 女12例, 患者年齡36~74歲, 平均年齡46.8歲, 2型糖尿病25例, 1型糖尿5例;③對住院診斷的患者進行隨機抽查30例, 并對患者進行??谱o理查房, 其中男17例, 女13例, 患者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41.5歲, 其中妊娠糖尿病4例, 2型糖尿病24例, 1型糖尿病2例;④研究開始前, 隨機抽查新近畢業的護理人員30名。
1.2 方法
1.2.1 門診咨詢 為患者直接提供關于糖尿病防治的相關知識并在現場進行血糖自我監測、飲食控制和具體藥物治療的方法。另外, 專門建立一個資料檔案, 對前來就診患者的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實際身體狀況、糖代謝檢查結果、癥狀和實際咨詢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 并要求在就診實際開始2周以后進行復查, 然后進行1次/月復查。通過詢問方式對患者的遵醫行為進行掌握, 并定期進行隨訪。
1.2.2 護理會診 小組接到各學科的會診單后, 到會診科室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 除了對患者進行相關的指導教育以外, 還要結合患者的基本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并將方案向科室反饋?;颊咴诔鲈?周以后必須在糖尿病護理咨詢門診就診, 定期進行1次/月, 采用評估和詢問的方法, 對提出的問題和相關措施進行仔細的記錄, 通過詢問方式對患者出院后遵醫行為的情況進行了解, 并定期進行隨訪。
1.2.3 ??撇榉?小組成員到各學科以后, 首先根據實際情況設置調查評估表, 掌握患者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以及護理安全質量管理措施的落實情況, 并將從中獲得的信息和建議進行及時的反饋。
1.2.4 知識技能培訓 以護理人員糖尿病相關知識及技能的掌握情況為基礎, 有針對性的制定培訓的內容, 結合本院的研究來看, 內容主要有:① 糖尿病的科學概念及病因機制;②如何正確指導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的自我監測;③對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義;④關于低血糖的預防和正確處理;⑤科學的營養搭配和運動;⑥如何預防酮癥酸中毒,以及應對措施;⑦應急條件下如何對血糖進行鑒別;⑧關于糖尿病足的正確護理;⑨如何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
1.3 護理人員培訓情況評價標準 采用調查問卷評價護理人員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培訓結果, 調查問卷分為10個問題, 每個問題滿分為10分, 最低分為0分, 因此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分數均為0~100分, 其中, >90分為優, 80~90分為良, 60~70分為一般, 60分以下為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本組患者到糖尿病專科護理門診進行就診過后, 患者的飲食習慣、血糖控制情況、服藥依從性以及對糖尿病的認識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與就診前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實施糖尿病??谱o理會診的患者, 會診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實施??谱o理查房,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知識和護理安全, 查房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專業知識與智能的掌握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4。
表1 30例患者治療前后依從性比較(n, %)
表2 40例患者護理會診前后遵醫行為比較( n, %)
表3 30例糖尿病專科護理查房比較( n, %)
表4 30名護理人員培訓前后比較( n, %)
與其他疾病相比, 糖尿病的治療過程非常之長, 也就是說對于患者的自我約束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也有可能成為影響治療結果的潛在危險因素, 與國外相比, 我國的社區護理尚未健全, 因此, 對患者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導是很有臨床意義的。其次, 對護理人員展開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首先是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糖尿病患者數量能夠得到更加科學的護理, 再者, 為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能夠更快的發展及緩解優質護理人員稀缺的局面, 在基層醫院建立疾病??谱o理小組是有一定促進作用的。
[收稿日期:2015-02-12]
[1] 賴美錚, 彭穗娟, 李美華, 等.綜合醫院糖尿病聯絡護士小組的建立與運行.臨床醫學工程, 2011, 1(3):1605-1606.
[2] 白昆霞, 潘桂瓊, 譚麗君, 等.糖尿病護理小組開展??谱o理服務實踐與效果.現代醫院, 2013, 4(12):94-97.
[3] 劉雪彥.糖尿病聯絡護士??谱o理管理行為量表的研制及應用.暨南大學, 2013.
[4] 吳清香, 李秋明, 郭輝, 等.醫院感染控制??谱o理小組的建立與實踐.護理學報, 2013, 2(9):21-23.
[5] 徐勤容, 陳育群, 吳麗琴.規范化管理糖尿病護理小組提高專科護理質量的體會.護士進修雜志, 2014, 1(19):127-12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162
528462 廣東省中山市神灣醫院內科住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