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娟
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效果分析
劉惠娟
目的 研究和觀察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滿意度及并發癥的干預價值。方法 126例行前列腺電切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3例,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觀察組則結合臨床護理路徑, 將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及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 觀察組的住院治療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在行前列腺電切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使用臨床護理路徑, 能夠促進患者早日恢復, 提高治療的效果,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前列腺電切術;滿意度;并發癥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的常見病之一, 在老年人群中多發。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 我國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率在近幾年也出現了逐年增長的趨勢。有研究發現該病在鄉村發病率明顯低于城鎮[1]。就目前而言, 前列腺增生的發病機制還尚未清楚, 但有效的治療方式就是前列腺電切術。臨床護理路徑于1980年在美國提出, 指的是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疾病和具體情況, 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計劃, 并對其進行嚴格執行, 從而保證護理的整體性, 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護理模式[2]。對于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來說, 有效的護理也是治療當中的重要環節。本研究對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實施了臨床護理路徑,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9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確診的前列腺患者共126例, 年齡55~79歲, 平均年齡(65.8± 7.3)歲。臨床表現均存在尿頻、尿急、尿不盡、尿失禁、夜尿增多甚至血尿等癥狀。126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63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前列腺電切術。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 對患者術后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 遵醫囑按時讓患者服藥, 保證病房的安靜和環境的舒適, 并囑患者注意飲食的清淡和營養的均衡。
觀察組患者結合臨床護理路徑, 成立臨床路徑護理小組,小組成員包括業務院長、主管醫生、護士長以及責任小組成員等, 通過翻閱和查找相關文獻, 針對前列腺增生的發病特點和患者手術前后的特征與表現, 并結合醫院的相關情況進行臨床路徑護理表的制訂, 包括了臨床醫生路徑表、臨床護理人員路徑表以及患者路徑表。其中臨床醫生路徑表的內容包含了醫療診斷、手術前的相關檢查、手術后的處理、手術后的用藥種類以及出院后的隨訪情況等;臨床護理人員路徑表的內容包含了護理診斷、病情評估、護理計劃、各項檢查和用藥、患者的精神和心理狀態、患者的飲食和睡眠狀態等;患者路徑表的內容包含了患者每天進行的診查和治療項目、護理項目、注意事項等。在臨床路徑護理表制訂完成后, 由護理人員每日嚴格按照表格中的內容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觀察和記錄, 并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和護理措施。在做好護理記錄之后, 同時征求患者及其家屬的意見, 并對路徑表當中的內容進行討論和修改。
1.3 評價指標 將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觀察和對比。患者滿意度調查表由本院自制, 85分及以上為滿意, 70~85分為較滿意, 7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住院治療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60例, 較滿意2例, 不滿意1例, 滿意度98.4%;對照組滿意23例, 較滿意25例, 不滿意15例,滿意度76.2%,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并發癥和滿意度對比[ x-±s, n(%)]
護理是提高治療質量、改善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 護理程序是臨床通過科學認定以及針對性解決治療中各類問題的護理方法[3]。而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通過有效的途徑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讓他們能夠進行自我護理和檢測, 從而變被動為主動, 這樣不但有效地減少了資源的使用和浪費,而且能夠促進疾病的盡早康復。可以說, 臨床護理路徑的出現和實施能夠促進并完善整體護理路徑的發展, 而且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實用性[4]。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接受的是臨床護理路徑, 研究結果表明, 觀察組的住院治療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臨床護理路徑是綜合并深化了整體護理的一種護理工作模式,能夠針對特定患者制訂護理目標的計劃表, 將何時進行檢查、何時進行治療、何時進行護理、康復程度以及出院時間等進行詳細地說明、描述和記錄[5]。在臨床護理路徑當中, 溝通理論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護理的品質。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的目的、內容和程序,對患者的健康恢復狀況進行評估, 并實施系統性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和家屬能夠充分了解治療和護理的預期目標, 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 掌握護理計劃, 并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護理過程當中。
有研究表明,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能夠對醫療資源進行合理優化, 縮短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 還能夠降低患者的治療費用, 減輕患者的負擔, 提高了床位的周轉率, 減輕了醫療耗資[6]。在本次研究中作者發現, 表格化的護理文書能夠簡化復雜的護理記錄, 不但使護理內容的記錄更加全面, 而且使護理的重點更加突出, 病情的記錄也更加的準確和科學,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主觀因素對文件質量的影響, 使醫患糾紛有效降低, 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更重要的是, 臨床護理路徑能夠充分滿足患者的知情權, 提高了患者治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讓患者更有歸屬感, 從而有效緩解了患者焦慮和恐懼的心理, 減輕了手術后的疼痛。
綜上所述, 在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的護理過程中使用臨床護理路徑, 能夠促進患者早日恢復, 提高治療的效果,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朱玉姣.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膀胱痙攣疼痛的影響.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14):105-106.
[2] 趙小英.臨床護理路徑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中的應用.當代護士(學術版), 2011, 12(6):35-37.
[3] 莫明就.臨床護理路徑在前列腺電切術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研究.右江醫學, 2013, 41(1):67-69.
[4] 聶菲, 鄒連章.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的影響研究.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14, 20(2):72-73.
[5] 鄧美娥, 王慶林, 胡建方, 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病人中的應用.現代醫院, 2013, 13(4):84-86.
[6] 陳小琴.臨床護理路徑對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術后膀胱痙攣疼痛的影響分析.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6):176, 17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3.163
2015-03-30]
511500 清遠市人民醫院肝膽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