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松
摘要:在化工企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化工生產的環境風險問題逐漸被人們重視,本文基于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價值,建立了相應的評估體系,并提出了實施建議。
關鍵詞:化工企業;環境風險;評估體系;風險源
文章編號:1004-7026(2015)04-0117-02中國圖書分類號:TQ086 X820.4文獻標志碼:A
1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價值
環境風險是通過環境介質進行傳播的對人類生存環境產生破壞作用與不利后果的事件發生概率,化工企業由于涉及眾多的危險化學品、化工工藝,存在著較大的環境風險,從風險控制的角度來看,規范化工企業中的生產行為可以降低環境風險概率,我們這里探討的環境風險評估即是利用化工企業生產所依賴的基礎學科知識(例如生態學、生態毒理學、環境學等等)與數學計算方法來鑒別化工企業生產運轉過程或區域開發行為中的環境風險類別、初始條件以及可能產生的后果與影響程度,其綜合評估的價值體現為識別價值、應急價值、倫理價值三個重要層面。
第一識別價值,化工企業的環境風險評估是對環境風險的預先識別,例如對企業主要物料進行物質風險識別,包括有毒物質、易爆物質與易燃物質等,在此基礎上檢測各生產裝置的反應過程,即生產設施識別,例如反應裝置、管道裝置、輸送裝置等等,最后確定企業的環境風險范圍與類型,一個簡單的儲存設備泄漏可能會促使有害氣體擴散,遇到明火是否會發生爆炸等次生災難,火災過后的消防廢水污染等等。通過物質、設備類型與范圍等識別來預估環境風險的等級。
第二應急價值,在化工企業生產中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尤為重要,而應急響應與能力保障的前提即是環境風險評估,環境風險評估可促使企業提前做好對重大危險源與最大可信事故的準備工作,例如根據環境風險評估報告,事先設置液位、壓力、溫度、自動調節與信號報警裝置等等,最大限度地控制突發事件的惡化程度,減輕事故影響。同時,化工企業生產依靠環境風險評估中的事故影響分析來展開工作,例如評估結果表明氨氣泄漏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向大氣擴散,其擴散條件是氨氣濃度峰值達到某個數值,那么在一定時間內的應急措施之一便是使氨氣累積的濃度處于某個數值之下。
第三倫理價值,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不僅可以通過推理、計算與模型等科學依據來反映生產過程的客觀現實,還能建立相關的風險標準和技術規范,大大地減少企業運行的不確定性,從而起到保護員工、生態環境以及公共財產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化工企業職業道德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倫理體現。
2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體系
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體系包括目標層、項目層以及因素層面三部分,其中目標層是指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對象,一般是風險源評估、人員安全評估、管理評估以及環境評估;項目層是對目標層(評估對象)評估的事項拓展,例如風險源評估包括企業化學品儲存量、種類、毒性危害、易燃易爆以及腐蝕性等儲運項目評估;危險物質產品、生產設備裝置、工藝過程等生產項目評估;監控系統與工藝參數安全等輔助型工程系統項目評估等等。人員安全評估包括人員操作環境與安全意識評估兩部分,當前較多化工企業比較注重人員的操作安全評估,忽略對人員安全意識的評估項目,這是環境風險評估系統的大忌。管理評估則應囊括環境影響評估、環保規定與認證的執行評估、應急預案評估以及次生性污染防護評估等等;環境評估則主要表現在環境敏感性與自然災害判斷兩個方面。
除此之外,因素層是對項目層的重要補充因素,往往是特別強調的評估對象,也是化工企業生產容易遺漏的評估對象,例如風險源中儲運系統評估往往對罐區或庫區所在的場所缺乏嚴格評估,人們平時看到的化工企業粉塵爆炸主要不是化學品自身的爆炸事件,而是罐區或庫區場所的廢棄反應,這就提醒了我們儲罐油料、運輸及進料方式乃至化學品轉移的場地因素都是環境風險評估的重要對象,“它們可能會成為連鎖效應的起始點或繼發性事故的單元之一”,因此生產運行項目評估中也不能忘記生產過程的廢棄物、停車裝置,人員項目評估中暴露在企業生產環境外的人群比例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應加入對管理系統評估的環保投資比例考察,一般人認為環境風險評估重在評估風險,但應注意到化工企業環境成本的控制同樣包含在內,可以說沒有環境成本控制就沒有環境風險評估,所有的風險評估項目都要進入企業的成本核算中去,不與環境成本控制相結合的風險評估無法被實踐。
3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實踐
根據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風險評估體系,其實踐途徑可劃分為風險源評估、人員安全評估、管理評估以及環境評估四部分:
首先是風險源評估,風險源評估的重點在于功能單元,化工企業的危險物質都處于生產裝置、設施容器等功能單位之中,它決定了每一個功能單位都要有安全邊界,風險源評估的基本規則即是“判定哪些危險性物質的數量超過了其安全單位中能夠容納的數量”,因此在化工企業風險源評估中,我們不僅要分別評定哪些化學物質具有危險性,還要分類注明物質名稱、理化性質、毒理指標以及危害臨界量,確保這些化學物質與它們各自的生產裝置、儲運形式、工程系統相互匹配,同時還要對可能發生的化學事故進行分類。例如化學物質類別界定為液化石油氣、原油、液化氣,物質形態便是氣體、固體,可能造成事故的來源則是儲存、搬運、碰撞或機械故障,每一種事故可能性用百分比來表明概率。
其次是人員安全評估,人員評估的重要目的是保護員工人身安全,例如化工企業的安全動火技術操作便是一項技術性與風險難度兼具的特殊作業,一旦操作不慎容易引發火災或爆炸,對此化工企業員工動火作業的風險性評估首先表現在對“禁火區”界定,評估員工所處場所是否屬于易燃易爆場所,列為“禁火區”的場所不得進行任何動火作業;反之評估適宜員工安全作業的環境,界定固定動火區位置,例如作業場所要求處于上風向、員工作業位置離易燃易爆裝置的距離不得少于30m,固定動火區域與其他部分之間要有實體防火墻以及幫助員工安全撤離的通道,當災難發生時,員工可解除地區應設有消防器材等等。
再次是管理評估,即企業現有風險的防范管理評估,例如危險化學品泄漏管理的達標評估,一般化工企業的危險化學品都放置在儲罐區或地下儲罐區,那么防滲管理評估便很重要了,例如每一個儲罐之間的間隔距離要求在安全范圍內,罐區四周也必須具有防火堤,最好每隔十五米就有一個報警探頭,相關的管道設置要求安裝電動控制閥與提供雙回路供電,以上每一項都占有一定管理評估系數,最后按照系數值的百分比確認是否符合安全管理標準。另外,管理評估屬于階段性評估,是對化工企業短期內安全管理的評價,例如倉庫的塑料桶包裝容器并不是每一天都是完整的,因此管理評估要和安全檢查一樣,做到定期評估。
最后是環境評估,環境評估對應的是生態環境保護,主要體現在化工企業生產的環境敏感性層面。例如污染防治設施的危險性評估,如果不能確保化工廢棄、廢水的治理措施順利運行,那么生產就不能進行,這對于化工企業的末端處理系統提出了重大的考驗,環境評估的重點在末端處理系統的效率,確保車間、工段的清污分流、濃污分流的完全度。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南堡開發區唐山三孚硅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毛小苓.國內外環境風險評價研究進展[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3(2).
[2]周志斌.化工行業的環境風險評價[J].環境科學導刊,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