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網絡參考源;信息檢索;資源建設;整合開發
摘要:文章通過引入在線信息源,探討了網絡參考源的特征和類型,展開了對網絡參考源在用戶需求方面整合與開發的探索,討論了參考咨詢服務的新視角——信息源及其在網絡信息資源中的整合開發模式,以求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獲取全面有效的信息。
中圖分類號:G252.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5)04-0086-02
收稿日期:2015-01-13
作者簡介:李連喜(1958—),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副研究館員。1網絡參考信息源的兩種類型
究其依托的載體分布來看, 新型的網絡參考源可分為有傳統工具書依托和沒有傳統工具書依托的兩種類型。前者又可分為由傳統印刷工具書轉化的數據庫服務(又稱“工具庫”)和傳統工具書數字化的網絡服務(見表1)。
表1傳統工具書依托的網絡參考源
工具書名稱提供商或網址提供方式全國報刊索引數據庫(1857—)上海文達公司工具庫人民日報索引(1946-1995)人民日報工具庫復印報刊資料索引總匯數據庫(1978—)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資料中心工具庫社會學文摘(1963—)CSA工具庫美國政府報告(1964—)CSA工具庫不列顛百科全書http://www.eb.com數字化美國百科全書http://www.ea.grolier.com數字化世界圖書百科全書http://www.worldbookonline.com數字化哥倫比亞世界引語http://www.bartleby.com/66/數字化牛津英語大詞典http://www.oed.com數字化由數據庫供給商開發出來的無對應傳統工具書的新型網絡參考源沒有與網絡版并行的印刷版,且大多數通過訂購獲得。這種類型的網絡參考源越來越多, 其豐富的內容、實時更新的動態和共享的網絡資源等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
2網絡參考信息源的特征
2.1檢索功能強大
眾所周知,網絡參考信息源的載體是服務器的磁盤,其數字化信息存儲介質功能是傳統的印刷型紙質載體完全不可比擬的。其分布也呈全球化的狀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服務器上都有它們的存儲軌跡。由于網絡的非組織性特點,任何國家、地區、組織和個人都能利用網絡發布自己的多源信息。在網絡信息傳遞快捷、用戶眾多的優勢的驅使下,其都已經陸續建立了自己的網站來收集或發布信息,網絡參考信息源呈現出數量驚人、增長迅猛的態勢。由此可知,網絡參考源儲量大、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決定了其在檢索途徑、檢索速度和檢索質量上具有傳統參考源無法比擬的優點[1](見表2)。
表2網絡信息源與傳統信息源及其檢索比較
類型網絡信息源傳統信息源檢索途徑數據庫提供多項檢索點,還可以借助聯機情報檢索系統檢索館外數據庫。只限于本館工具書。檢索速度高效、快捷;響應時間短,效率高且省力。效率低,煩瑣且費時費力。檢索質量查全率高,查準率低。查全率低,查準率高。2.2服務多元化
網絡參考信息源涵蓋了不同的專業、行業、地域、語言等各個方面,內容無比豐富。作為多媒體信息,網絡參考信息源的信息形態在傳統的符號、圖形、表格、文字、數字等形式的基礎上添加了動畫、聲音、圖像等形態,堪稱圖文并茂、生動直觀,是全方位多媒體信息的大集合。相比傳統印刷性文獻,其對用戶的感官吸引力毋庸置疑。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其服務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服務手段的多樣化和服務方式的多樣化兩方面(見表3)。表3傳統信息源和網絡信息源的服務手段及方式的差異[2]
類型網絡參考源傳統參考源服務手段以電子或網絡出版物為參考源,采用機檢方式,通過網絡技術、系統軟件全天候提供服務,使咨詢人員從大量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以印刷型工具書為參考源,面對面的口頭解答為主,采用手工檢索。時間消耗大。服務方式以用戶為中心,通過網絡、電子郵件和聊天軟件為用戶提供全面、快捷的服務。用戶也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瀏覽和檢索所需要的信息源。以圖書館為軸心,以提供文獻服務為主,讀者須親自到館以面對面方式接受咨詢服務,基本是一對一的服務。2.3較強的時效性
網絡參考信息源擺脫了傳統出版概念的約束,其幾乎在互聯網上完成了生產加工、存儲利用的全過程,略去了傳統的裝訂制版、發行投遞等諸多環節,因此創造性地改變了文獻信息的制造、傳播和獲取的途徑。每時每刻,大多數網站及其數據庫都在更新自己的內容,很多搜索引擎,如谷歌、百度等,更是盡力在獲取信息的第一時間內更新,這也是互聯網成為信息交流的主要媒體的原因。在不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的情況下,研究者之間可以自由、即時地交流,可以在網絡上發布最新的科研成果或學術新聞,這便是網絡參考信息源的強時效性優勢所在。
2.4復雜性
在有著以上諸多優點的同時,網絡參考信息源也有其復雜性的缺點,這體現在信息雜亂無序,地址、鏈接和內容時常變動,新信息的覆蓋導致內容不能長時間保存,許多重要的信息面臨著消失的風險等方面。而網頁更新或內容刪減更增加了網絡參考信息源的復雜性。
李連喜:參考咨詢服務中的網絡參考源開發管理李連喜:參考咨詢服務中的網絡參考源開發管理3網絡參考源的整合
3.1以網絡參考源特點為導向的信息源建設
網絡信息源的特點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數量巨大和時效性強等,因此在進行參考源建設時,一方面要根據其特點進行信息資源建設,另一方面要在內容上兼備適用性和特色性、準確性與客觀性。
3.1.1網絡參考源的適用性和特色性。我們通常根據圖書館的性質功能和館藏等級來選擇收集的網絡參考源,在基礎級館藏與研究級館藏之間確定網絡參考源的范圍,為圖書館的數字參考咨詢提供服務。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的數字參考咨詢必須根據特定用戶及其需求來收集網絡參考源,還要關注用戶檢索界面的易用性。參考信息源的適用性和特色型體現在根據用戶的需求來確定信息源所覆蓋的主題范圍[3],以盡可能快的速度讓用戶與參考館員找到各自主題咨詢的答案。
3.1.2網絡參考源的準確性和客觀性。準確性和客觀性是指所信息內容能否與主題相契合,網絡參考源所提供的時間是否是第一時間,是幾次文獻(一次或二次或三次),記載的內容是否準確完備,結構是否清晰得當等。網站的內容表述方式和選擇標準應盡可能地客觀公正,不使用帶有傾向性和偏見的信息,避免成為某些商業網站(主要用來推銷其商品和服務)的工具[4]。另外, 在甄選參考信息源的過程中,圖書館應該做到兼收內容或觀點互補的參考文獻類型。
3.2多元化的整合方式
網絡環境下實現圖書館信息資源整合開發的任務艱巨而復雜,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是立法、規劃、政策、人才、資金、技術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信息源的類型劃分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將信息產品的內容與功能了解得更清楚,是為了用戶能夠充分地共享信息資源。信息資源本質上是交叉依存的,只有對其進行整合開發才能實現跨庫檢索。信息源的多元化和復雜性也決定了整合模式的多元化[5]。
3.2.1類型整合開發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縱向整合,是根據網絡信息源的不同類型進行的整合開發,包括書目信息源的組織開發,索引和文摘信息源組織開發以及在線數據庫信息源組織開發等。按書目對網絡信息源進行整合開發是依靠原始信息資源里的書目信息為用戶提供導航的。全國目前大多數圖書館都建立了自己的館藏書目數據庫,未來有必要通過整合信息資源來建立地區、省市至全國的數據庫。
3.2.2系列整合開發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橫向整合,按照不同的視角去整合開發,通常根據網絡信息資源的內外特征來實現,如責任者、標題、書(刊)號、關鍵詞等。這些信息資源的內外特征形成了整合開發的應用點和多元視角,將信息源轉變為與系列相配套的研究產物。橫向整合還包括針對某一用戶有計劃、有目的、不間斷的信息服務(如定題、跟蹤),并結合用戶反饋推進整合開發。
3.2.3合作整合開發模式。為了解決數量巨大的信息資源的梳理、整合問題,所有圖書館都必然要走一條合作整合之路,取長補短、分工協作,滿足用戶不同層次的需求。這已經成為國內、外圖書館、院校、科研機構之間實現縱深發展的必然選擇——通體合作[6]。只有加強溝通,重視用戶,才能實現信息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參考文獻:
[1]梁平.網絡參考信息源特點與類型研究[J].現代情報,2005(8):47-50.
[2]林曦,張燕.傳統參考咨詢與網絡參考咨詢的比較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3(6):42-45.
[3]蘇瑞竹,歐陽劍.論網絡信息資源的自組織與再組織[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4]王仁玲,張齊增,孫孝詩.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整合開發[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5]黃蓮芝.參考咨詢與傳統參考咨詢比較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40.
[6]姜曉.構建西部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模式的設想[J].圖書情報工作,2005(3):76-79.
(編校: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