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丹
(朝陽市第二醫院,遼寧朝陽122000)
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和抑郁狀態的影響
張 丹
(朝陽市第二醫院,遼寧朝陽122000)
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7例,基礎護理組患者護理模式為常規基礎護理,全面優質組患者護理模式為全面優質護理。分別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估,并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情況。結果:全面優質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顯著優于基礎護理組患者,全面優質組護理滿意評價顯著比基礎護理組患者高(P<0.05)。結論:全面優質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有改善作用,可提升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臨床上應用意義重大,有助于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值得推廣。
護理干預;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
作為乳腺癌常見心理反應,焦慮抑郁情緒在臨床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不同文化程度﹑社會經濟情況和家庭背景等均可影響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程度,因此,在住院期間根據患者情況實施全面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基于此,我們就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7例,所有患者簽署了知情同意書?;A護理組年齡35~69歲,平均(46.45±5.34)歲。體重41~76 kg,平均(51.67±10.34)kg;全面優質組年齡35~70歲,平均(45.45±5.56)歲。體重40~77kg,平均(51.12±10.52)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基礎護理組患者護理模式為常規基礎護理。全面優質組患者護理模式為全面優質護理。(1)環境護理。病房溫度可調節為18~22 ℃,濕度50%~60%,定時通風,每天通風2次,每次15~30 min。病房的光線宜柔和。必要時給予空調調節,確?;颊吒械绞孢m和放松。(2)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乳腺癌疾病知識宣教,途徑多樣,可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小冊子﹑講座和多媒體形式進行宣教,讓患者明確乳腺癌發生原理﹑治療方法和預后,并組織病友間互相交流和支持,給予平等個體支持和幫助,通過提供治療成功案例,鼓勵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并可通過提供熱線咨詢,使得患者可及時獲取疾病相關信息。(3)家庭支持。做好家庭支持和家屬解釋工作,說明乳腺癌患者需要家屬的精神支持,盡量在患者前表現出樂觀情緒,尤其是丈夫,需加強對妻子的關愛,避免表現出對形體變化的嫌棄,通過家庭支持,緩解患者應激水平,提高機體抵抗力。(4)放松訓練。首先放松腳趾,然后為腳尖﹑腳跟,其次是小腿和大腿肌肉,然后過渡到腰部和臀部,再過渡到上身,依次放松雙肩﹑下頜﹑牙齒和舌頭,然后是雙眼和額頭,逐漸放松,可同時播放瑜伽輕音樂等,促進患者整個身心的放松。也可通過指導患者腹式呼吸﹑冥想等放松身心。(5)音樂療法。音樂可通過對腦干網狀結構功能的調動,發揮神經結構和軀體調節作用,起到降血壓﹑調節心率和鎮靜﹑緩解緊張感的作用,可根據患者喜好選擇輕松歡快或安靜優雅的音樂播放。(6)對癥干預。應焦慮﹑抑郁情緒可對患者睡眠和休息產生影響,因此在術前可通過應用小劑量鎮痛藥物,改善患者心理狀態,術中配合麻醉藥物,術前和放化療后加強疼痛干預,減輕其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治療信心。(7)心理護理??筛鶕橄侔┗颊呶幕胶托睦硖攸c,鼓勵患者表達內心想法和感受,對其訴說耐心傾聽,并在掌握患者基本心理狀態后實施個體化心理疏導,說明手術治療是乳腺癌的有效方法,術后遠期生存率高,只要配合治療和護理,可顯著提升生命質量。并說明形體缺陷可在術后病情穩定后通過義乳佩戴和整形等進行彌補,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自信心增加。
1.3 觀察指標
分別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分。HAMA分<6分為無焦慮;>7分為可能有焦慮;>14分肯定焦慮;>29分嚴重焦慮。HAMD>24分,嚴重抑郁;>17分,輕中度抑郁;<7分,無抑郁癥狀[2]。
滿意度以我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在患者出院前進行統計,分為3個級別,分別是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統計前兩者的總比率作為滿意度的數據。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2.1 焦慮抑郁情緒的對比
全面優質組患者干預后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均顯著優于基礎護理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比較
2.2 乳腺癌患者滿意度對比
全面優質組護理滿意評價顯著比基礎護理組患者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情況比較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表明[3],目前乳腺癌在各種癌癥中所占比例高達20%,已經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乳腺癌是女性常見惡性腫瘤,多發于40~60歲女性中,以更年期﹑絕經期前后尤為多見。乳腺癌患者在住院期間基于病情和形體變化等多因素的擔憂,容易伴隨各種焦慮﹑抑郁情緒,負性情緒長期存在可對患者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產生負面調節作用,導致其免疫功能降低,腫瘤惡化速度加快,也可引發血流動力學等一系列變化,不利于病情康復[4]。
本研究中基礎護理組患者護理模式為常規基礎護理,全面優質組患者護理模式為全面優質護理。其中,全面優質護理主要通過環境的布置和營造,為患者提供舒適的住院治療環境,并注意溫濕度調節﹑保持空氣清新和光線柔和,確保患者感到放松;通過心理護理,及時對患者不良情緒進行疏導,使患者加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并減輕對體型變化的擔憂。通過家庭支持,使家屬主動關心患者感受,并給予精神支持,細心照護,避免在患者面前表露消極和厭惡情緒,有助于幫助患者走出困境,重新尋找生命的價值。另外,通過家庭支持,可保護患者身心,提高抗癌能力。通過健康宣教,患者可加強對乳腺癌的認識,減少恐慌感,并主動配合治療,隨時得到信息支持,較少疑慮。通過放松訓練﹑音樂療法等,均可有效舒緩其不良情緒。通過對癥干預,可有效減輕疼痛對患者情緒產生的應激作用[5]。
干預后,全面優質護理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有改善作用,可提升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在臨床上應用意義重大,有助于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值得推廣。
[1] 黑樂樂.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5,25(3):434-434.
[2] 李萍.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焦慮抑郁心理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2):128-129.
[3] 丁亞田.探討對乳腺癌患者抑郁狀態的護理干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45):208-209.
[4] 李慧.延續護理在乳腺癌新輔助化療患者術前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4,21(8):237-238.
[5] 周碧.心理護理干預對手術室患者圍術期焦慮﹑抑郁狀態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2,24(26):5813.
R473.73
B
1002-2376(2015)12-0188-02
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