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秋伊
摘 ?要:油畫起源于西方,隨著世界的全球化發展,全球文化的互相融合,油畫在中國也成為最重要的繪畫形式之一,但是中國的油畫風格和意義價值怎樣與西方油畫有所區別成為中國當今繪畫的重要問題。中國的油畫道路需要創新的意識和科學的藝術觀,更需要融入中國獨特的文化與精髓,而吳冠中先生他是致力于油畫民族化最突出的代表人之一。他不顧環境的影響與變化,不斷地追求自身的藝術理念。他的繪畫不但具有強烈的形式美感更難能可貴的是飽含著對家鄉和人民的情感。他用油畫筆在畫布上把中國的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
關鍵詞:繪畫;風格;油畫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3--01
吳冠中先生的一生經歷造就了他輝煌的藝術事業,他毅然決定放棄科學投奔到藝術的領域,轉入杭州師專學習繪畫,之后又以優異的成績留學法國,在大家都不看好中國當時繪畫前景的時候,他懷著愛國的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國,他一心想要追尋屬于中國繪畫的道路,因為他的堅持與執著使得中國的油畫擁有了中國的特色。后來這位大師走遍了大江南北,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風景作品,反映出他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之情,這是一份濃厚的愛國之情。吳冠中的繪畫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創新理念,尤其是他的繪畫風格具有以下的特點其一吳冠中先生側重與形式美及形式感的研究。其二他的繪畫始終飽含對群眾人民的情感,他始終堅持他的“風箏不斷線”的觀點,作品要與現實生活有所聯系,其三他成功的把中國傳統繪畫的意境和西方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結合起來以油畫的形式表現出東方的韻味。吳冠中繪畫風格和藝術觀念形成的原因分別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逐漸強大起來,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現代文化相遇激起了千層漣漪,使得中國新美術運動開始萌發,吳冠中和一大批留學的美術學習者開始學習西方的表現主義油畫和接觸印象主義,油畫開始進入中國。中國的啟蒙運動掀起了新美術運動。它提倡美術繪畫的現代性和創新性。20世紀中國開始出現大小的畫派,社團,畫會。林鳳眠、李金發、等人在巴黎組織成立了“海外藝術運動社”。林鳳眠是西方現代繪畫探索的先行者,他學習西方現代的審美方式又不拘束于學院派的方式,獨自在中西融合的藝術上摸索,他的思想和觀念深深的影響著吳冠中的繪畫道路。大家都說他是一位自由主義的藝術家,他的繪畫風格自由豪放還透入著一份童真和浪漫。吳冠中繼承了他的繪畫風格,特別是油畫中折射出東方的韻味和氣息,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發展,畫面中獨特的形式構圖呈現出濃郁的思想情感。
二
吳冠中認為“抽象”是指從自然物象中抽出某些形式,“無形象”則與自然物象無任何聯系,這是幾何行,純形式,一切形式及形象都是來源與生活的,所以抽象和無形象是有所區別的,抽象中的形式感是從自然生活中提取的。內容與形式兩者是密不可分的,但起決定作用的是形式,形式的結構關系由具體的人物形象和環境顯現出來,形式結構可以反應藝術家在藝術上的內在要求,而內容則是體現內在要求的平臺。很多藝術家排斥形式主義,他們倡導自然,認為自然和形式沒有關系,把他們分割開來,而吳冠中先生提倡把自然和形式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自然的景物中獲得感受,然后把有感受的景物從新組合,通過他們擺放的位置,和點,線,面的變化形成獨特的形式,他筆下的形式美是來源于自然的。
三
比起他重視的形式來說,吳冠中先生堅持認為繪畫的實質更為重要,其中的形式感最終要與人民群眾的情感聯系起來,如“無形象”這就是“斷線風箏”,作品所反應出的情感與人民的感情有所交流才是“不斷線的風箏 ”。他曾說過“從生活中來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減法、除法或別的法,抽象成了某一藝術形式,但仍必須聯系著作品與生活中的源頭。”他用盡最大限度挖掘繪畫中所看到的真實景物的形式美,以此來表達畫面中的意境,他繪畫中的形式結構總是很微妙和獨具一格。吳冠中走遍了祖國的許多地方,也留下了許多祖國的美麗景色。在他的油畫寫生風景中許多景物他只反應他們最生動的形式特征,他總是先細心的觀察與捕捉,再把它們形式組合起來,純粹表現景物的形體結構以及他們之間的色彩關系,筆觸多變,色調大膽具有穿透力,把形式感和色彩有機的結合起來,而這樣的繪畫中孕育出濃濃的韻味。他成功地在油畫的畫面中體現了中國式的意境之美和用筆韻味。
四
意境是中國繪畫藝術審美中的最高境界,他是人們在審美過程中超越物象和時空所感受到的。說到吳冠中最大的油畫語言特色就是他走油畫名族化的道路。他注重中國的傳統文化,他在油畫的創作中運用了傳統的中國韻味。他在油畫中最大的特色是有筆墨,繪畫中的灰調子就與筆墨有聯系。他對意象色彩的表現,在他的江南水鄉一系列的畫里幾乎用了純黑畫屋頂,白色畫墻壁,具有典型的中國水墨風格,也更加強化這些只有中國南方水鄉才有的風景。在油畫中解決不了的問題,用水墨的方式去處理,可能就相對地解決了。一些中國傳統水墨的畫法變換到油畫布上給人的視覺沖擊力是不可估計的。兩種雖然是不同的繪畫形式卻可以互相融會貫通,這也促進了中西方繪畫的交融。兩種繪畫方式的融合,吳冠中先生把他叫做“水陸兼程”。因為這樣獨特的理念,他的油畫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他長時間探索的油畫風景創作,有一系列江南水鄉的作品是顯現民族性油畫的代表,如《故宅》、《魯迅鄉土》等一系列作品都是描繪與表現中國江南鄉鎮的景色,黑色的瓦片和灰白的墻面是江南特有的氣息,寧靜和諧,而且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房子和旁邊小橋流水人家的形式感被強化,而一些具體的細節被虛弱,這樣畫家想要表達的意境之美和傳統之美就得以突出和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