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是亞洲東部太平洋上最大的島嶼國家,四周環繞大洋與陸地,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美術在吸收周圍大國的藝術特色的同時也保持其自身本色。日本美術從早期繩文時代開始保持了幾千年的美術歷程,其中在各時期獨特的美術風格歷程中,最具有自身藝術價值的是日本浮世繪美術風格。日本浮世繪在當時武士貴族的沒落,市民階級力量的壯大的歷史背景下,反映當時市民階級的民俗風情,它是一本當時歷史的生活的寫照,而它的出現也影響到了其他西方國家的藝術繪畫史,許多名人畫家風格流派深受其影響,因其藝術影響也非常大。
關鍵詞:浮世繪;風格;藝術影響
中圖分類號:J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206-01
一、浮世繪的源起
(一)浮世繪風格產生的歷史背景。江戶時代始于幕府統治的1615年,止于1867年。在長達兩個半世紀的幕府統治下,對外實行“閉關鎖國”,對內實行高壓統治的政策,以維晚期沒落的封建制度,但國內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工商業日益發達,都市生活也發展起來,市民階層力量的壯大,逐漸取代武士和貴族階層,開始成為文化的主宰力量,由此江戶市民文化出現高度的繁榮,成熟的局面。浮世繪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出現興盛起來。
(二)浮世繪的含義及形式。浮世繪是以市民階層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風俗畫,所謂“浮世”是指瞬間即逝的塵世之意,是作為當時背景時代的風俗特征?!案∈览L”是以反映當時市民階層風俗、大眾生活的日本式版畫,主要題材是市井中的人物及場景,如美人、浴女、藝妓、俠士、花街柳巷及旅游風光。因此也被譽為是“江戶時代形象的百科全書”。
二、浮世繪風格的發展歷程
(一)早期浮世繪風格。寬永年間,風俗畫在選題上和創作手法上已經變得世俗化,而這一時期,中國明清時期的木版插圖畫傳入日本,受這一影響,日本木板插畫相應開始發展起來,而風俗畫開始移植到木版插畫的應用中,開始出現了日本美術史上最具有燦爛的一個風格,這就是浮世繪風格。
木版畫流行初期,技法和形式都處于初期的階段,所以還是大量采用寬永風俗畫的寫實的形式,而這一時期,被譽為浮世繪的創始人菱川師宣為浮世繪做出了許多貢獻。他的題材涉及廣泛,大多是從花街柳巷、民間藝人、歌姬舞女、奇珍異事等,積極肯定了并張揚了平民階層的生活,而浮世繪所要表現的正是市民階層的生活,所以菱川師宣也就成為浮世繪的開山祖師。
美人圖是菱川師宣繪畫最重要的一部分,描繪的女性面龐較寬,線條造型優美,服裝顏色艷麗,神情溫和,代表作有《伽羅枕》、《和國百女》等。他對浮世繪的重要貢獻主要是:1.擺脫了最初版畫的單色水墨印刷的制約,使畫面更具有生機,擴大了版畫的表現范圍。2.在大和繪的基礎上,吸取了大和繪中線條流暢柔和的線描運用到木版畫中,增加了繪畫的藝術性,改變了以往線條僵硬的感覺。3.轉變了以往以文字為主,繪畫為輔的插圖形式,版面設計以木板繪畫來說明文字,生動展現當時市民階層的生活,也就是浮世繪市民化。
(二)繁榮發展的浮世繪風格。浮世繪的鼎盛時期出現在1765年,這一時期的鈴木春信的“錦繪”開創了浮世繪的黃金發展時期,成為浮世繪的歷史轉折點,錦繪在原來多彩的原色基礎上加入中間色,是色彩更加鮮明豐富多彩,就像當時的織錦一樣,因此稱作“錦繪”,他的柔和的線條,鮮明的色彩,主題是從現實風俗畫中加入文學古典的境界,背景喜用墨渲染,更加深了夢幻的氣氛,樹立了繪畫新畫風和表現技法。因此他的繪畫也被美術史家認為是浮世繪時期的分水嶺。主要代表作品主要有《浮世繪美人寄花》、《雪男女共傘》等。
喜多川歌麿發展了春信的繪畫風格,色彩鮮明,并開創了新的繪畫樣式“大美人頭”,他的繪畫多用暖色作為背景色,結構簡單,畫面多是美人上半身,構圖新穎。代表作主要有《姿見七人化妝》、《婦人相學十體》等。
(三)晚期浮世繪風格。天寶年間,幕府為了維護統治,進行了“天寶改革”,整頓社會風氣,嚴格統治庶民的生活,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的浮世繪的發展,題材也受到了限制。
這一時期出現了不同與前期浮世繪風格的新的繪畫方式,這就是浮世繪風景版畫,題材多為風景畫,從美人圖錦繪中擺脫出來,其中取得成功的畫家是葛飾北齋。他繼承傳統俯瞰法,收納中國版畫的線條效果,以及融匯西方樸素寫實合理的方法,使風景版畫開始出現西化的趨勢。
歌川廣重也是這一時期知名的畫家,他的畫相對于葛飾北齋來說具有些許世俗性。他的風景畫通過月夜、清晨、雪空、晚霞等四季和朝夕變化,通過自然地變化,利用西方寫實的手法展現出來,更貼近市民日常生活,與葛飾北齋獨特繪畫視角、理性的思維、狂怪的寫作形式對比,更溫和,更寫實的具有日本特色,能夠勾起人們的鄉愁之感。代表作主要有《雨中大橋》、《江戶近郊八景》,他的畫是晚期浮世繪變形的繪畫形式一個轉變。
三、浮世繪設計風格的藝術影響
現在人總是很難理解一個循規蹈矩的民族卻創造出了與之不符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在當時的日本,幕府統治的政府一直在鎮壓這種藝術,因為當時的浮世繪大多涉及春宮密事,所以被禁止,但是浮世繪它所創造的藝術價值是不凡的,它表明了繪畫作為商品在題材和功能發面發生了變化,浮世繪作為繪畫商品化的產物,也是日本大眾繪畫藝術的開端,它的多種繪畫形式,擴大了繪畫的種類,提高了繪畫的技巧與方法,也是當時日本市民階層生活的反映,它關心民眾的渴求,是藝術作為服務大眾最好的表現形式。
四、結束語
日本浮世繪是17世紀出現在市民階層的版畫繪畫藝術形式,它采用中國印刷術所創造的版畫,它是當時社會風俗的寫照,也表明市民階層開始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武士與貴族階層的沒落,它的繪畫技法線條流暢簡潔,色彩鮮艷明亮,構圖獨特巧妙推動了日本繪畫藝術的發展。雖然世人日本浮世繪褒貶不一,但其積極的一面是不可忽略的,其影響范圍波及其他各國,推動了當時繪畫藝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葉渭渠.日本繪畫[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6:137-174.
[2]劉曉路.日本美術史話[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125-139.
[3]米歇爾.康佩.奧利雷.非西方藝術[M].廣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97-199
作者簡介:趙瑩,女,漢族,河南南陽人,研究生,湖南工業大學,研究方向:環境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