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華
摘要:《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喬治·艾略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湯姆與麥琪兩兄妹成長中經(jīng)歷的煩惱和困境,表達了作家對愛與寬恕的美好品質(zhì)的贊揚。
關鍵詞:《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兄妹;成長;愛與寬恕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4-071-02
喬治·艾略特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繼承了現(xiàn)實主義的文學傳統(tǒng),又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小說心理分析的先河。《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作家的代表作,也是作她最富自傳性的作品。小說描寫了英國鄉(xiāng)村圣奧格鎮(zhèn)一個普通的磨坊主人一家的故事,主線是磨坊主人塔里弗先生的兒子湯姆和女兒麥琪的成長經(jīng)歷,通過兩兄妹的成長困境和矛盾,到最后面對死亡時的和解,展現(xiàn)了他們深厚的兄妹情誼,同時表達了艾略特對人類充滿愛與寬恕的美好品質(zhì)的贊揚。
一、童年時代的甜蜜和憂愁
麥琪是個純真、熱情、果敢的女孩,她愛好讀書和幻想,喜歡沉浸在自己的精神天地里。在這個被塔里弗先生稱為“莫名其妙的世界”上,她在愛的簇擁下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她愛她的雙親,也愛哥哥湯姆。小時候,聽到塔里弗先生跟別人提起湯姆的名字,她就像小動物一樣立刻警覺起來,眼睛閃爍著光芒,殷切地注意他們的談話。在磨坊閑逛的時候,除了喜歡跟磨坊里的老師傅“炫耀”她的學問,她最喜歡把話題引向她的哥哥,她自豪地說:“等他長大了,我要去給他當管家,我們要永遠住一塊兒。”湯姆回家,她比任何人都高興,可是不幸發(fā)生了,麥琪因為忽略照顧湯姆的兔子,被正直的湯姆嚴厲地“懲罰”了。湯姆真狠心啊,“要是湯姆不喜歡他,別的事情對她有什么用呢”,她太悲傷了,因為她是如此地愛著他。然而對愛的渴望足以壓倒一切幼時的悲哀,這種渴望戰(zhàn)勝了同樣強烈的自尊心,她哭著抱住湯姆:“求求你饒了我吧,我以后永遠改好了,你喜歡我吧,求求你!”長大以后的我們?yōu)榱俗饑缹W會了克制自己的感情,為了不受挫敗學會了保持疏遠;然而,年幼的麥琪和湯姆卻還是不諳世故的小孩,他們很快原諒了彼此,又像兩匹相親相愛的小馬。
其實,湯姆也很愛他的妹妹麥琪,只不過天生公正的性格決定了他要像個男子漢一樣,他有骨氣,同情且保護弱小。他打算永遠照顧麥琪,要她做他的女管家,這點他們倒是很有默契,只是麥琪做錯了事他一樣要責罰她 他會處罰任何一個該受處罰的人。可是,這對于多愁善感、哥哥至上的麥琪是不公平的。湯姆對麥琪的愛的表達有時候過于嚴厲,他不能體會妹妹的煩惱,更無法理解她對愛與認可的渴望,甚至還嘲笑她的幼稚。湯姆自年少時就具有作為男性的自滿心理,對女性心存執(zhí)拗的偏見,也包括對他的妹妹麥琪。這對麥琪幼小的心靈來說是難以忍受的心痛,然而也是口常的經(jīng)驗了——為了愛,她愿意忍受一切。很多的童年時光都是在夾雜著快樂與悲傷中度過,早年的愛的經(jīng)歷成為了他們記憶的一部分,在以后漫長的歲月中,幼時純真熱烈的愛支撐他們熬過艱難苦澀的生活。
二、青年時代的矛盾和困境
湯姆和麥琪純真無慮的少年時代隨著父親官司的失敗而告終,黃金大門永遠的關閉了。再沒有一起河邊散步、釣魚,分享松餅那樣的快樂;再沒有每一次鬧別扭又和好那樣的滿足。家族變故給家里的打擊是致命的,父親重病,而母親又是一個懦弱的女人,沒有能力支撐整個家庭,十六歲的湯姆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擔。所以他們的青年時代足和悲哀同時開始的,他們攜于踏上荊棘叢生的曠野,走向悲慘的新生活。他們終究是未成年的孩子,卻對這樣一個人生的緊要關頭知道得太早了,他們不得不而對家族破產(chǎn)和父親病重的殘酷現(xiàn)實,他們不再有時問和力氣像兒時那樣無憂無慮地念書、玩耍。
湯姆一夜之間長大,接替父親處理家里的事情。他是一個勇敢、正義的男孩子,懷著堅強的意志和強烈的希望,想要自力更生來安排一切。忙于工作的湯姆忽略了麥琪的感受,并把委屈發(fā)泄到麥琪的頭上,教訓了關心他的妹妹。這時,麥琪的心中既怨恨又憤怒,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對她很兇,沒有縱容也沒有寵愛,外界和內(nèi)心開始產(chǎn)生強烈的痛苦的沖突。麥琪和哥哥湯姆漸漸疏遠起來,從前的親密情誼沒有消失,卻被麥琪小心收藏起來了。湯姆為了事業(yè)奔波勞累,沒有生活的興趣可言,他變得越來越沉默;麥琪收起她的熱情,小心翼翼守護著她的父母,她變得越來越憂郁。她需要一個解釋,讓她理解壓在她幼小心靈的重擔并接受這樣艱難的生活。然而頭腦簡單的湯姆不會有心思理會麥琪這些悲哀的情緒,他天生就不是那樣的人,不會察言觀色、小心呵護女性的每一個微小的愿望,盡管他也具有男孩的溫柔氣質(zhì)。兄妹倆的思想和感情更加疏遠,湯姆在心理上壓制著她,至少敏感的麥琪這樣覺著,她對湯姆的憤怒和憎恨就更加劇烈,因為湯姆是這個世界上她最愛的人。偶然問麥琪在一本基督教義中領會到只有約制和克服自己漫無節(jié)制的愛,才能得到永恒的寧靜。可是她的性格決定了她在克己的道路上仍然不自覺地表現(xiàn)出緊張和激動.仍會和湯姆因為很小的事情起沖突。他阻止麥琪去做針線活貼補家用,這個善良的男孩子懷著溫柔、勇敢的感情不愿讓自己的妹妹拋頭露面,可是麥琪卻完全誤解他的好意了,他們的誤會越來越深。在孤獨的漫漫長夜里,麥琪常想,她一直都這樣愛湯姆,可是湯姆為什么這么狠心呢。盡管克己的力量讓她慢慢馴服起來,臉上顯露出溫柔、安詳?shù)墓饷ⅲ睦锏男」磉€是會常常跑出來,那些被壓抑的熱情,對湯姆的怨恨和對艱難生活的恐懼讓她感到異常的孤獨。
與菲利普的重逢讓枯燥的麥琪對美好的事物的喜歡復蘇了,菲利普是她推心置腹的朋友,卻也是她父親仇人的兒子,因為菲利普的父親讓塔里弗一家破了產(chǎn),丟掉了磨坊。在與菲利普的相處中,她重新體會到了幼時對音樂、知識和自由的熱愛,菲利普比湯姆更能理解麥琪的思想。可是這份難得的友誼卻被湯姆硬生生的阻斷了。湯姆厭惡麥琪與仇人兒子的感情,他認為這給全家?guī)韾u辱和痛苦,麥琪同樣憎惡湯姆對菲利普的侮辱,可是她不得不屈服于哥哥,盡管她的內(nèi)心一直反抗。她意識到生命很漫長,寧靜不會輕易得到,她還會遭遇更多的挫折和斗爭。
后來,麥琪的愛情不期而至,愛人斯蒂芬卻是表妹的未婚夫。他們一起彈奏、歌唱、欣賞音樂,他們完全為對方吸引、折服,深深地愛上了彼此。與斯蒂芬的私奔是她從摯愛的親情游離到炙熱的愛情,在途中她意識到有一種感情比愛情所滿足的渴望更為重要,那就是“對早年自我約束和奮斗的回憶,以及她對愛和同情所擔負的責任的回憶”。她想要回到母親和哥哥的身邊,最終她摒棄了的愛情。可是,這時兄妹倆的矛盾到了不可調(diào)和的程度,因為對湯姆來說最不幸的事不是死亡,而是丟臉。湯姆冷酷地把麥琪趕出磨坊,他格外厭惡她,盡管兒時他們曾緊緊勾住小手的相親相愛過,后來又因共同的責任和患難親近過,可是他固執(zhí)的成見使他不能原諒她。
三、最后的和解
被鎮(zhèn)上人排斥和隔離,被哥哥厭惡和怨恨,麥琪一個人的日子很艱苦,內(nèi)心也很痛苦。然而她知道,她必須等待、祈求和忍耐,那拋棄她的光明還會來臨。在她決定背上命運的十字架時,洪水比光明早一刻降臨。她想到了磨坊、母親還有湯姆,她又產(chǎn)生了強烈的希望,——她有可能和親愛的哥哥重歸于好,“她隱約感到這一點,因為她對哥哥的愛又強烈地涌現(xiàn)起來了,這種愛把后來得一切冷酷、殘忍的侮辱和誤解的印象都消除了,遺下的只是深刻的、根深蒂固的、不可動搖的早年在一起的記憶”。湯姆蒙隴地感到一種力量涌上他的心頭,他淚眼模糊,激動的無法言語,只有孩子氣的一句“麥格西”,他們內(nèi)心充滿了和痛苦混在一起的神秘奇妙的幸福。就是這一句“麥格西”消解了所有的誤會和沖突,讓他們再次擁抱愛的甜蜜。他們緊緊相擁著在洪水中沉下去了,“在最后的剎那,他們又重溫兒時親密地拉著小手在田野里漫游的口子”。在危難中,他們和解,在死亡下,他們永不分離。
湯姆和麥琪兩兄妹成長的歡樂和煩惱、矛盾和困境時刻牽引著讀者的心,我們在他們兒時純真、親密的時光里感受甜蜜,在青年的艱苦和奮斗中感受苦澀和委屈,又為他們最后的死亡而惋惜也為最后的和解而感動。對湯姆和麥琪來說,死亡不是終結,而是一種心靈的歸屬,他們把對彼此發(fā)于自然的深深的親情之愛埋葬在墳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