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述瓊
摘 要:《中國合伙人》主要通過對三個草根級男主人公坎坷創業的成功經歷來喚起觀眾對夢想的堅持。陳可辛通過對小人物奮斗史的敘述將美國夢與中國夢進行對比,詮釋了中國人美國夢的破滅和中國夢最終得以實現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中國合伙人;中國夢;時代變革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8--01
青春的奮斗常常被人們懷念,以前的過往和經歷的回憶,常常在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美好的奮斗畫面,《中國合伙人》就將這些原本在腦海中停留的畫面物化,用影像的方式轉化成神奇的視覺效果呈現給觀眾。
一、草根階級的中國夢
《中國合伙人》三主人公之一的成東青就是一個典型的草根追夢代表。他出身于農村,但是具有先進的思想和追夢的活力,為了求得一次考試當眾下跪。他就是有一種越王勾踐的錚錚骨氣,能夠忍受所有的考驗甚至是胯下之辱。對于草根出身的身份處理,陳可辛展現了一個敏感性極強的導演的敏銳體現,他加深了成東青過于懦弱的性格,從側面可以真切的看出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作為草根階級的奮斗生活就是這樣的隱忍,“窩氣”,他們的奮斗歷程不僅僅只是他們所接觸的狹小的環境造成的,而是當時的大社會環境下進行的。在追夢的過程中,他們努力的跟隨時代的發展方向走,同時,也是由于時代的大變遷而鑄造了他們最終圓夢的結局。
跟隨著時代的大變革,以及對夢想的改變,草根階級的含義也在不斷的發生著改變。主人公之一的孟曉駿與成東青具有不同的出身背景,他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算不上是草根的級別。但是,當他懷著強烈的改變世界的夢想來到美國尋夢的時候,便成為了美國的草根級人物。跟國內的生活不同,他在美國沒有寬敞舒適的大房子,只能做些雜工維持生計。這樣的翻天覆地的身份的變化,可以看出其實無論是什么樣的身份和地位,在追尋理想的道路上都要經歷草根生活的挫折。所以,陳可辛的電影從草根的角度詮釋追夢的歷程,表達出對草根的認可。
二、中國夢改變了合伙人
對于想要在美國實現大夢想的孟曉駿來說,他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首先,他依然抱有實現偉大理想的童真的幻想,想迫切的達到自己的目標來向外人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他確實做到了在美國的時候工作極其努力。但是,殘酷的一面就是,當他對于自己有一天卻來到餐館靠做服務員的工作支撐生活的時候,這種強大的心理落差讓他開始逐漸的否定自己的能力。人在極致孤單寂寞的時候,就會思念自己的親人朋友,也體現在了成東青的身上,他開始想念中國,想念他的那些哥們。
孟曉駿作為一個落魄海歸,在經歷過失敗后,并沒有就此平靜下去,最終三人的合作詮釋了《中國合伙人》這一電影主題。曾經的好哥們,在經歷挫折的洗禮后,走上了共同創業的合伙人之路,由此,他們之間又多加了一個關聯鏈條就是經濟。這種角色的轉換更多的是由他們的心態決定的。在此之中,成東青是反對新希望國際化的,他本身肩負著對集團員工和學員負責的責任。而孟曉駿卻一直贊同上市,因為他受美國的思想影響根深蒂固,有著強烈的美國夢的發展方向。當一切的爭執變成動力以后,三個人的夢想也都被重新的定義。成東青由一個草根追夢者變成了一位資深的留學教父,孟曉駿一直幻想著期待著的美國夢破滅了,但作為股東代表,他希望在中國實現心目中的美國夢。一直是風流倜儻沉溺于夢里的文藝青年王陽,也從夢中清醒過來,不再沉頓,重新開始追求正常人的生活。相對來說,王陽的變化較為平緩,因為他是最清醒的認識自己的發展道路,在生活的方向,他從來都是在不同的階段有自己的目標打算,不會跟風隨大流。
夢的具體內容?夢如何改變合伙人?改變的意義何在?(有敘述,缺分析論證)
三、《中國合伙人》——集體的記憶
作為一位優秀的導演,陳可辛常常把清新與回憶呈現給觀眾,從大多數電影作品的取材可以看出他喜歡運用這種方法去揭示一種環境,這是他的慣性風格,他對這種清新的電影風格情有獨鐘。在對陳可辛的采訪中,他曾說,《中國合伙人》里面包含了他所喜歡的東西,時間的跨度里面有,人物的成長里面也有。所以,可以看出,這部影片也是陳可辛導演青春奮斗歷程的一個烙印。影片塑造了一道獨特的懷念景觀的方式,一是時光飛逝,歲月一去不復返;另一個就是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高科技的容量也在飛速的侵襲著當下工作中的人們。懷舊可以讓人們暫時的平靜下來,重溫一遍屬于自己心中的那片凈土。所以,《中國合伙人》用懷舊的方式去尋找精神的故園,詮釋著美好的流金歲月。(三個合伙人的記憶怎么就成了集體記憶?本段缺乏必要的分析論證,因此個人的記憶不能直接與集體記憶劃等號,缺乏論證)
結語:
總體來說,《中國合伙人》作為一部商業大片,以中國夢模式與陳可辛導演的文藝范結合起來打造了一個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成果。尋著《中國合伙人》的步伐,我們可以看到陳可辛導演一直關注的焦點,在清新懷舊的感情氛圍中他讓角色與觀眾進行情感的交流,因此他的電影總能夠感染一些人的心靈。
參考文獻:
[1]馬卓爾.陳可辛電影空間敘事研究[D].蘭州大學,2014.
[2]王露曼.陳可辛電影視聽語言初探——以《中國合伙人》為例[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9).
[3]凌燕.現實比電影更精彩——《中國合伙人》的意義生產邏輯[J].電影新作,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