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輝 李潤奇 李洋
摘 要:高校文化在影響青年大學生思想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共同發展。文章首先說明高校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然后分析了在思想政治視角下高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思想政治視角下加強高校文化建設的措施建議。
關鍵詞:思想政治視角;高校文化建設;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5--01
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中的一種,是思想政治對當代大學生影響的一種體現,它關系著青年大學生人文精神的養成,是塑造大學生思想品質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要建設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就應該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對其的影響,解決現在校園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思想政治是高校文化建設的導向,高校文化建設是思想政治的載體,這是它們兩者最直接的關系,要施行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校園文化,高校文化建設也同樣要依賴思想政治。由于高校較其他社會組織存在學習性較強的特點,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容易進行的多,主要是因為大學生可塑性強,校園學習組織也相對容易,這是弘揚思想政治教育一個有利條件,為達到教育當代青年大學生做一個重思想,有內涵,有修養的目的,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一定要牢牢把握兩者之間的連帶關系并很好運用到實踐中去,實現校園人文建設。
二、思想政治視角下高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衍生出了很多新的現代文化,又由于現代網絡的普及,對傳統校園文化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其中很多都和在思想政治視角下建設校園文化背道而馳。
1、校訓趨于一般化
現在很多高校的校訓基本都是諸如求實創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等,縱觀我國的高校校訓,基本都是圍繞這些制定的校訓,很少有創新。校訓是一個校園文化的綜合體現,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終方向和目標,校訓建設缺乏必然導致校園文化建設的缺乏。
2、輕視人文教育
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高校在培養青年大學生的過程逐漸輕視了人文教育,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青年學生的知識教育,而忽視了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這也是導致近幾年高校頻發刑事案件的原因。
3、缺乏榜樣精神
高校校園雖然是一個半社會的狀態,但其本質還是校園,高校文化對每個青年大學生的影響都是不可忽視和不可估量的,一個好的校園文化塑造出來的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人文情懷,現在的大學生卻普遍缺乏校園榜樣,從上到下來看,校領導基本屬于公務纏身,很難有機會和學生正面接觸,對學生造成的影響也就幾乎沒有。學生接觸最多的還是教師、導員以及宿管人員等等,但是由于現在教學任務繁重,師生關系也是僅保持在課堂,而且現在的很多教師在為學生樹立榜樣方面做的也是非常不樂觀,學生時期正是一個人可塑性時期,如果這個時候沒有一個好的榜樣,自然會產生消極影響。
三、思想政治視角下加強高校文化建設的措施
1、建設獨特的校訓
校訓作為一個校園文化的綜合體現,是引導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標桿,要建設校園文化就要制定好這個標桿。每個高校都有它獨特的高校背景、發展歷程、教育目標和發展方向,在制定校訓的時候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把校訓作為建設校園文化的總任務總目標,而不是一句空口之談,并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很好的將校訓滲透進去,讓學生在無形當中把校訓作為學習的目標。
2、重視人文教育
高校教育學生的目的不僅是教書還包括育人,雖然現在很多高校都達到了教書的目的,卻忽視了育人這個方面,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帶來的問題,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的時候一定要重視人文教育。高校可以結合學校本身的優勢,發展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人文精神的建設,比如發揚紅色精神,我國的革命圣地分布廣泛,高??梢酝ㄟ^發展紅色旅游,開展革命精神活動感染大學生,激發他們熱愛祖國的情結,建設民族自豪感以及使命感。
3、樹立榜樣模范
榜樣一直以來都被作為是人們進步的動力,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有進步的目標。為了做到這一點,高校也要注重師資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建設,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也可以利用大學生課余時間充足的特點,組織思想政治主題教育活動,并在開展的時候注意形式的新意,做能夠吸引大學生,還要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比如:可以邀請學生參加學習的黨代會進行國情校情教育。
結束語
校園文化的建設是一個高校在不斷發展中逐漸形成的,思想政治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校園建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文章通過探討它們兩者的關系,研究了現在校園文化建設存在校訓趨于一般化、輕視人文教育和缺乏榜樣精神的問題,針對這些提出應該建設獨特的校訓、重視人文教育和樹立榜樣模范的合理措施建議。
參考文獻:
[1]劉懷玉.和諧文化建設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揚州大學學報,2012(02).
[2]潘榮錕,黃麗慧.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芻議[J].當代教育論壇,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