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元
(1.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2.南昌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西 南昌 330063)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圖書館聯盟建設及其共享機制的研究主要基于兩個層面:第一從組織層面探討聯盟中數字信息共享的條件、機制;第二從聯盟成員層面研究數字信息共享的條件。文獻[1-7]運用博弈理論等對數字信息資源共享機制進行研究,但研究范圍僅僅限制在傳統的“智豬模型”“斗雞模型”“囚徒模型”,本文則依據文獻[5]的思路,試圖運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尋求聯盟中數字信息資源共享成本與收益的平衡點,并對圖書館聯盟的數字信息資源共享提供相應策略。
圖書館聯盟中的組織選擇數字資源共享與否的過程是一個多階段的動態博弈過程。聯盟各方在博弈過程中,都清楚其他組織的所屬類型、層次、策略信息。因此,圖書館聯盟的資源共享過程是一個完全信息動態博弈過程。
圖書館聯盟中各組織本身擁有的數字資源具有基礎價值和專有價值。通過數字資源共享會得到兩種收益:協同增效價值和倍增效應價值。協同增效價值是指圖書館聯盟中各組織共享的數字資源存在互補性、差異性,組織雙方依靠彼此互補性、差異化的數字資源創造出來的收益。倍增效應價值指圖書館聯盟中各組織通過互補性差異化的共享數字資源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它取決于信息資源的互補性、組織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及倍增知識的能力。在獲得以上收益的同時,聯盟中的組織也要承擔數字資源共享產生的成本,主要體現為能力差異成本和數字資源轉移成本。文獻[10]指出圖書館建立共享聯盟的前提和基礎是他們的數字資源和核心能力是異質的,存在互補性;互補性越高,圖書館間數字資源共享聯盟的收益就可能越大,風險就可能越小。
為了簡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兩個組織間進行數字資源共享的過程,多個組織之間的數字資源共享可以依此類推。提出如下假設:(1)博弈過程中只有兩個組織;(2)聯盟中各組織都有對數字資源自建的能力;(3)各方所需數字資源信息都可以通過圖書館聯盟共享得到。博弈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組織A面臨兩難選擇:自建或共享數字資源;第二階段,B根據A的選擇做出決策。如果A自建,則B根據自身需求情況做出自建或不自建的選擇;如果A愿意進行資源共享,則B根據A提出的資源共享代價選擇接受加盟共享還是自建;第三階段,A根據B的選擇,再做出進一步選擇自建或不自建資源庫。博弈過程中雙方均面臨相同的收益及損失:(1)共享數字資源時共享成本可能比共享收益大;(2)自建數字資源庫時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喪失。
假定A、B的數字資源共享的收益為u,A通過自建數字資源獲得的收益為u1,B通過自建數字資源獲得的收益為u2;A的自建數字資源成本為α,B的自建數字資源成本為β;A的資源共享成本為δ,B的資源共享成本為ε;A放棄建設數字資源庫損失的機會收益為κ,B放棄建設數字資源庫損失的機會收益為u;A的收益分配比例為?,B的收益分配比例為 1-?;則有u1-α為A的自建凈收益,u2-β為B的自建凈收益;?u-δ為A的共享凈收益,(1-?)u-ε為B的共享凈收益;、“-κ”為A放棄建設數字資源的機會損失,“-u”為B放棄建設數字資源的機會損失。博弈雙方的支付矩陣如表1所示。

表1博弈雙方的支付矩陣
由于數字資源共享所獲得的收益u、u1、u2與 A、B自建數據庫成本α、β和A、B放棄建設數字資源庫機會成本κ、u關系不確定,所以求解過程變得非常困難。這里通過變量大小關系的變化,逆向歸納,推出納什均衡,進而剔除包含不可置信威脅策略的納什均衡,求得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解。具體情況如下:(1)若A選擇自建數據庫,B選擇資源共享,則二者的效用函數為(u1-α,-u),由于B得不到最大收益,所以不會選擇這一策略,達不到均衡;(2)若B選擇自建數據庫,A選擇資源共享,則二者的效用函數為(-κ,u2-β),由于A達不到最大收益,所以不會選擇這一策略,達不到均衡;(3)若A選擇資源共享,并提出以φ比例獲取知識共享收益,且B同意共享,則兩者的效用函數為(φu-δ,(1-φ)u-ε),且有u1-α〈φu-δ和u2-β〈(1-φ)u-ε同時成立,根據區間上下限大小的討論,得出φ的取值范圍,如表2所示;(4)若A選擇自建數據庫,B 也選擇自建數據庫,則二者的效用函數為(u1-α,u2-β),這時要求有 u1-α〉φu-δ 和 u2-β〉(1-φ)u-ε同時成立,根據區間上下限大小的討論,得出φ的取值范圍,如表3所示。

表2雙方同時共享數字資源存在納什均衡時φ的取值表

表3 雙方同時自建數據資源存在納什均衡時φ的取值表
綜合以上四種情況,得到四組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解,如表4所示。
在圖書館聯盟資源共享博弈過程中,綜合考慮博弈雙方收益及成本,分析數字資源共享收益u,A的共享成本δ及B的共享成本ε的變化對φ的取值區間大小可知:只有博弈雙方同時選擇共享數字資源、
各自建設數字資源庫達到平衡解。即當φ的取值范圍在區間時,博弈雙方結成共享聯盟、選擇數字資源共享的可能性較大;當φ的取值范圍在區間時,博弈雙方結成共享同盟的條件相對苛刻,雙方選擇自建數據資源庫的可能性較大。

表4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解匯總表
(1)提高圖書館聯盟各方在人力、物力和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即使δ和ε的值盡可能地大,自建數字資源庫的成本越大也就意味著機會損失κ和μ越大,這是一種非常有效地向對方表明合作意愿的信號。無形中抬高了退出共享聯盟的壁壘,使其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數字資源共享聯盟。
(2)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資源共享應該在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的基礎上,保證合作雙方收益的對稱性以實現“雙贏”,即使φ的取值滿足博弈雙方共享均衡解的取值范圍內。在利益分配方面,根據各方在資源共享活動中的資源投入、資源共享程度、勞動付出等確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既要避免利益的單方偏袒,又要體現公平,以維持聯盟長期的穩定。
(3)保證各方的共享收益ui都足夠大并長期穩定。即當博弈雙方的預期共享收益小于初始投入成本時,圖書館將不可能結盟進行數字資源的共享,這種情況尤其容易發生在聯盟構建初期。預期收益過小或者投入成本過大,都會導致難以形成資源共享聯盟。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教育主管部門或相關行政機構對共享聯盟進行有效的經濟激勵,才能促成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聯盟的建立。
本文運用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方法,分析了圖書館聯盟中參與各方的數字資源共享過程并構建其博弈模型。分析并求解出博弈模型在自建、共享情況下的均衡解,同時,本文提出了增加投入導致自建成本增大、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主管部門政策激勵這三個策略來提升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聯盟的構建。同時圖書館聯盟的數字資源共享構建和需要合作動機、監督機制、共享收益分配機制、政策保障機制等來進行協調和控制,這些問題都有待于后續研究。
[1]余以勝,姚軍.博弈視角下的區域公共信息資源共享與配置探析[J].情報資料工作,2011(6):50-54.
[2]周旖.智豬博弈與信息資源共享中的大小館合作[J].圖書情報工作,2006(3):131-134.
[3]孫瑞英.基于博弈分析的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協作機制研究[J].情報雜志,2009(3):179-183.
[4]馬小琪,馬海群.館際資源共享的演化博弈分析及其治理機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3):410-414.
[5]劉巖芳.過仕明.基于演化博弈的高校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13):14-17.
[6]陳亮.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的博弈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4(6):614-617.
[7]吳金鵬.基于博弈論的高校數字圖書館發展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5):14-18.
[8]陸瑾.基于演化博弈論的知識聯盟動態復雜性分析[J].財經科學,2006(3):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