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
【關鍵詞】 職業院校;機電設備;理實一體;教學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7—0072—01
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的課程教材具有項目課程的顯著特征,它以工作任務為課堂設置與內容選擇的參照點,以項目為單位組織內容并以項目活動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教材中項目的教學內容由基本理論、故障分析與維護兩部分構成。在教學過程中,應遵循教學做一體化教育理念,針對理論與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深化教學改革與探索,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
一、 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理實一體”教學的探索
1. 理論課課堂教學方法、模式的改革探索。調查發現,學生感覺學習無趣,部分學生被動地聽老師講課,出現了曠課、上課睡覺的現象;部分教師上課內容以講解書本知識為主,“紙上談兵”的現象較為普遍。聚焦課堂教學不容樂觀的現狀,將故障分析及維護一章內容的講臺由教室移至實訓室,面對實物,理論結合實際進行講授,讓學生由聽變為聽、看結合,將聽覺、視覺聯系起來,看得見、聽得懂,不明白的可以現場面對實物詢問。這樣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習興趣大增,有活力、有價值、有收獲的課堂效果是師生的共同期待,也是高職教學追求的理想境界。
2. 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探索。要遵循“教學做一體化”的教育理念,將邏輯嚴密的靜態理論知識結構,按照理論與實踐于一體的工作過程,重新構建工作過程的動態邏輯體系,進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實現學中做、做中學,這樣才符合高職學生形象思維的優勢,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態度,將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工作目標落到實處。
二、 機電設備維修專業“理實一體”教學的實踐
機電與拖動課程一體化教學,遵循高職教育的認知規律,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工作任務為起點,以工作過程為基礎,科學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導—學—教—做—評”五個環節,將課程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做中教、做中學、學中做,突出職業教育特色,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獲得所需的崗位能力,在運用中掌握技術、技能,進而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1. 導: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的作用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有所樂。在機電設備維修實訓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實訓操作的工作流程、操作方法、所用材料、質量標準及檢測方法等情景,同企業生產現場一樣,是在“真刀真槍”地操作,讓學生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給“客戶”維修機電設備,學有所用,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欲。
2. 學:自學質疑,學中解疑。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設疑,充分討論交流學習。課堂上,教師通過提問了解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針對存在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精講,學中解疑;實訓教學過程中,安排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提出問題,互相解疑;小組間也可以相互設疑,互相解疑,教師邊巡視邊引導討論,控制好課堂氣氛。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互相幫助,取長補短、激發學生的團隊精神,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的學習樂在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 教:示范操作,講解釋疑。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學生自學質疑中提出的相關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一分析,既符合知識本身的系統,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講解要做到引導得法,點撥有方,抓住實質和關鍵,重點講透、疑點講清,精講釋疑。講到“點”,講到“位”,點到為止,給學生留有思考余地。
4. 做:實踐操作,形成能力。“做”是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為了調動學生做項目的積極性,學院每年都舉行技能大賽,競賽的內容源于職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考核參賽選手完成的實際過程及結果。通過技能大賽,既能考察選手操作技能,完成產品的質量,又能考察其執行工業流程、操作方法和安全生產規范、分工協作、交流溝通等表現,凸顯了職業教育貼近生產一線的本質要求,進一步強化了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5. 評:評價反饋,總結提高。構建以能力為本位、評價主體和評價方式多樣化的評價體系,既要評價學生完成的結果,還要注重實操過程中學生執行工藝流程、操作方法、質量意識、安全生產、協作配合、勞動紀律、學習態度等多方面的評價。通過評價、總結、反饋環節,肯定成績,發現不足;查找原因,總結提高;建立自信,激發潛力。激勵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崗位能力及綜合素質。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