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紅晶
摘 要 教師的語言表達將會直接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并可能會給幼兒今后的語言表達帶來深遠的影響。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幼兒教師教學語言表達中存在的語言模糊不清、語速失調、語言重復啰嗦及普通話發音不標準等問題,深入剖析了幼兒教師教學語言表達失當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表現力的具體建議,即培養專業情感、提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中音教學以及堅持參加教學觀摩活動等。
關鍵詞 幼兒教師 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2.030
The Problems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Countermeasures
PANG Hong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uihua University, 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
Abstract Teachers' language will directly affect children's learning, and language may give the chil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future. Aiming language preschool teaching language in the presence of the current vague, speed disorders, language repeated long-winded and not standar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other issues, in-depth analysis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ing language to express the reasons for misconduct, and proposed to improve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expressive language specific recommendation that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emotion,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teachers' Putonghua, teaching and adhere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tenor observe activities.
Key words children's teachers; language expression ability; children
語言表達能力是指在表達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的過程中運用字、詞、句、段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具體指用詞準確,語意清楚,合乎語法規范,能把客觀概念表述得清晰、準確、連貫,沒有語病。①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教師必備的專業素養之一,當然本文所指的語言表達能力主要是指幼兒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即口頭語言表達能力。事實上,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期啟蒙者,其語言表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幼兒的學習效果。因此,幼兒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
1 提升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興趣是一種伴隨著主觀意識而引起的從事學習積極傾向和感情狀態,往往通過對學習對象以某種積極的心理特征誘發出來,而在幼兒的智力和興趣尚未初步形成的階段,教師在引導過程中如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必然離不開語言的勸慰和開導,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直接影響著幼兒學習興趣的形成,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激發幼兒學習的首要推動力。
1.2 ?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
由于幼兒教育的教授對象均為智力和語言能力尚在發展中的幼兒,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具備更具親和力的語言表達技巧,才能滿足幼兒的學習要求。事實上,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教師富有感染力、啟發性、趣味性的教學語言在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同時,更有利于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只有幼兒真正感興趣,或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鼓舞才能產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欲望,進而自然提升其學習效果。
1.3 ?有利于融洽師幼關系,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
融洽的師幼關系是建立在教師與幼兒充分交流的基礎之上的,只有教師的語言表達清晰、準確,具有一定的親和力、趣味性和啟發性,才能使幼兒在心理上消除對教師的陌生感和畏懼心理,表現為主動向教師靠攏,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并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將直接牽涉到融洽師幼關系的建立和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幼兒的成長和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2 幼兒教師語言表達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教學語言模糊不清
幼兒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學語言模糊不清是導致幼兒學習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為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越模糊,其所教授的對象即幼兒聽得也就越模糊,繼而導致幼兒無法理解教師的授課內容。②目前我國各個地方的幼兒教師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都經常會出現句尾字音弱化的現象,雖然其弱化的音量并沒有過小,但也會導致幼兒聽不清的狀況發生。還有一部分幼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聲音比較厚重渾濁,致使幼兒聽不清教師講授的內容,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學習效果。
2.2 教師語速失調
教師語速失調也是目前幼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幼兒教師經常會因其自身語速原因,在進行授課時改變其授課過程中語言表達的語速。幼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口語語速過快,會使幼兒無法跟上教師的講解過程,而語速過慢,又會導致幼兒在課堂上出現溜號等現象。
2.3 教師語言重復啰嗦
幼兒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出現語言重復和啰嗦的現象也比較多。因為幼兒教師通常害怕幼兒無法跟上自己的授課進度,故將同一教學內容重復講解。而有的幼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過于慌亂,經常會出現與上下句子無法銜接的口語表達,致使兒童無法理解,導致幼兒教師進行多次重復講解。③
2.4 教師普通話發音不準
教師采用普通話進行授課是幼兒教學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且我國大部分幼兒園對幼兒教師采用普通話教學均有相關的要求,但因受地方語言、詞匯組合以及口語語調等原因的影響,致使部分幼兒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仍然無法達到普通話的發音標準。若教師與幼兒所用方言不同,則會出現幼兒教師無法清晰表達教學內容的情況,進而影響到幼兒的學習效果,甚至會影響到處于發音期的幼兒的正確發音。
3 幼兒教師語言表達失當的原因
3.1 對教學語言的理解偏差
目前,我國部分幼兒教師對教學語言的理解存在偏差,授課教師通常簡單地認為其在授課過程中的語言表達只要像電視動畫片中的主持人一樣生動、夸張,便會吸引幼兒的關注,而這也正是幼兒教師對其教學語言的理解存在誤差的原因所在。幼兒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表述應該立足于兒童的興趣、經驗、需要,運用兒童能夠理解的、感興趣的、并富于啟發性質的語言自然表達出來,并非是通過表演方式或其它夸張的肢體語言進行表達。
3.2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升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與兩方面原因有關,其一為先天條件,其二為后天的環境的影響及訓練。首先由于個人先天條件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部分教師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其次是后天的環境影響及訓練的差異導致部分幼兒教師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較弱,亟待提高。
3.3 教學語言缺乏專業情感
幼兒教師的職業素養首先體現在對教授對象的專業情感上,若教師不能正視自己的職業,缺乏專業情感,則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兒教學之中,在教學語言的表達中難免會缺乏情感,不能有效傳遞教師對幼兒的愛,更不能激發其對于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進而影響幼兒教育教學的質量。
4 提高幼兒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建議
4.1 培養專業情感
幼兒教師首先需具備基本的專業情感,即教師要充滿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熱愛以及對幼兒的熱愛,方能夠表達出極具感染力的教學語言。若教師缺乏專業情感,則無論教學的設計如何豐富、有趣都會缺少相應的真誠,而事實上失去愛的語言的表達也會變得生硬晦澀。因此,需要培養幼兒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情感,使其在教學過程中對幼兒表現出足夠的熱情,當然是通過賦予情感的教學語言表現出來,進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提升幼兒的學習效果。
4.2 提高幼兒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采用普通話授課是幼兒園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幼兒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注意提升個人的普通話水平,并以《國家普通話測試標準》的具體規范嚴格要求自己。④幼兒教師在日常授課的過程中,應使其口語表達盡量富有抑揚頓挫的節奏感,保持音階圓潤自然,語速平緩適中,為幼兒樹立說普通話的榜樣。與此同時,幼兒教師還應在語言表達時注意表述的流暢、準確程度。
4.3 中音教學,運用擬人化的語言
采用中音教學的方式對于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是至關重要的。事實上,幼兒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中音教學,會使幼兒感覺到與教師處于平等的地位,而且中音教學使幼兒聽得清,感覺不刺耳,在客觀上還會增強幼兒聽課的意愿。⑤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進行擬人化的口語表達,此種做法可以提高幼兒教師的親和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
4.4 ?積極參與教學觀摩活動
幼兒園堅持開展教學觀摩活動是提高幼兒教師教學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措施。教師之間應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為目標,堅持互相觀摩課堂教學。事實上,在幼兒教師互相聽課的過程中,教師之間能夠互相了解自身教學語言表達的不足,取長補短,以提高教師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而開啟幼兒智慧的大門。
5 結論
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表達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的學習效果。然而,當前幼兒教師的教學語言表達存在諸多問題,如語言模糊不清、語速失調、語言重復啰嗦和普通話發音不標準等。為了提高幼兒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該著力于培養幼兒教師的專業情感,提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采用中音教學,運用擬人化的語言等,相關的應對策略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注釋
① 徐萍.論幼兒教師口語表現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1(12):106-107.
② 仲偉秀.幼兒英語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1.4(28):101-102-79.
③ 陳小英.幼兒教師教學語言的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
④ 周安民.幼兒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⑤ 苗盛華.幼兒園數學集體教學活動中的教學語言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