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依珊
摘 要 本文以社會教育定義和公共圖書館社會職能為出發(fā)點,結合筆者所在地區(qū)的公共圖書館實際情況對公共圖書館如何發(fā)揮好社會教育職能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 社會教育 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85
Expansion of Public Library Community Education Functions
LV Yishan
(Eighth Divis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Shihezi City Librar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the defini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public library as a starting point,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area public libraries actual situation on how to play a good public library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education.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social education; service
社會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社會教育是指一切社會生活影響于個人身心發(fā)展的教育,是有益于人身心發(fā)展的各種社會活動;而狹義的則指學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設施對青少年、兒童和成人進行的各種教育活動。社會教育日益發(fā)展,盡管在整個教育體系中還處于輔助和補償?shù)匚唬絹碓斤@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教育的服務對象也從為少數(shù)人服務逐漸擴大到為全體公眾服務。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說過“教育不在學校,學校之外還有許多機關,第一是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陣地,教育職能地位顯得更加突出。
1 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重要性
學習型社會要求學習行為的社會化和普遍化,它要求學習行為的持續(xù)性和長久性,個人、企業(yè)、國家都需要不斷的學習來適應激烈的競爭。在學習型社會里,公共圖書館是全體公民接受教育的理想殿堂,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終身培訓的最理想場所。
1.1 思想教育方面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qū)重要的文化基礎設施,是文獻信息資源的集散地、是傳播文獻信息資源的樞紐。它擁有豐富館藏資源,可以向讀者提供文獻信息服務,把精神轉化成物質;也可以通過對館藏的遴選、加工、集萃,向讀者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圖書館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是要引導和幫助讀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斗的思想政治方向。
1.2 文化素質教育方面
文化素質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教育從單純專業(yè)知識技能向多領域、多學科擴大。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學習的目的不再局限于應付職業(yè)的要求,而是轉為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公共圖書館在文化素質教育服務中,充分利用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場地、設備,努力配合學校、家庭進行社會教育。受教育者可以根據自身年齡、職業(yè)、興趣愛好的需要,在公共圖書館有選擇的建立學習計劃,通過長期的、自由選擇,利用公共資源進行自學,構造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擴大知識面。
1.3 群眾文化生活方面
社會發(fā)展不僅增加了人們的休閑時間,還增加了人們了解社會、學習知識的需求,健康的文化娛樂是人類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也是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重要方面。人們可以通過外借圖書方式品味知識精華,也可以采取到館瀏覽的方式了解信息,還可以通過參與知識展覽、技能講座、或者參與讀者互動方式了解更多知識。在活動中豐富文化生活,達到陶冶情操、提高身心素質的目的。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發(fā)現(xiàn)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生活中心之一,在傳播文化、活躍群眾業(yè)余文化生活方面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2 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拓展
2.1 調整藏書結構打造品牌文獻
圖書館開展工作最重要的基礎就是文獻資源,它是圖書館施展各種社會功能,比如社會教育和培養(yǎng)人才所必備的基本條件,所以公共圖書館的藏書形式和內容范圍都應該向社會公布和宣傳。方式方法上不必局限某一專業(yè)特性,而應該大量補充哲學、文學、藝術等基礎素質教育方面的文獻入藏量,針對國內國外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史書、名著、精品文獻,有計劃的增加副本量,提高公共圖書館藏書品味。隨著教育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發(fā)展,公共圖書館還可以有選擇性的購買一些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網絡視頻資源,通過電子資源彌補紙質文獻資源不足,滿足新興閱讀學習群體的需要。為社會公眾素質全面的發(fā)展提供綜合性的教育條件,使藏書結構與社會教育目的相適應。
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都有其獨有的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蘊,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利用本地區(qū)資源優(yōu)勢,建立地方文獻。以筆者所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為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作為兵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兵團“屯墾戍邊”史上一座新興城市,它是由軍人選址、軍人設計、軍人建設、軍人管理的新興移民城市,有著“共和國軍墾第一城”的美譽。屯墾戍邊的特殊歷史,形成了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屯墾文化,軍墾文獻記錄了半個多世紀以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肩負屯墾戍邊的使命,與新疆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守衛(wèi)祖國的邊疆,在天山南北亙古荒原、浩瀚沙漠上,披荊斬棘,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其獨特的價值為其它文獻無可替代,是一筆極為豐厚的文化遺產。石河子市圖書館結合本地區(qū)發(fā)展的特點和讀者需要,建立特色軍墾文獻庫,軍墾精神是這個城市的靈魂,故此,以反映和體現(xiàn)軍墾精神為宗旨的軍墾文化,便成了這個城市著力弘揚的主旋律。建立軍墾文獻庫一方面充分展示本館獨有的館藏資源,爭取館藏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另一方面還可以主動為政府部門提供科學準確的信息、為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研究,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購書經費。endprint
2.2 大力發(fā)展社區(qū)圖書館、流動圖書館
社區(qū)圖書館在社會教育、提高居民素質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社區(qū)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的延伸。石河子墾區(qū)(兵團八師、石河子市)地處天山北麓中段,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緣,面積7529平方千米,自治區(qū)縣級直轄市——石河子市位于墾區(qū)中部,面積456平方千米,人口63.52萬,有5個街道、2個鎮(zhèn),共有58個社區(qū)。石河子市圖書館位于市中心,建筑面積有限,遠遠不能夠滿足全部區(qū)域人群的閱讀需要。而社區(qū)圖書館分散在各個街道市民活動密集區(qū),讀者對象更廣泛、更直接、更貼近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不僅可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學習、生產的需要,還能滿足居民休閑娛樂的需要,不僅能隨時為居民提供各類信息及咨詢服務,還可以讓居民及時了解時事、政策,它以其便利、快捷的借閱優(yōu)勢和地域親和力更容易為廣大公眾喜愛。居民可以從社區(qū)圖書館中獲得便捷的知識文化信息,達到開闊視野,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是“居民身邊的圖書館”。石河子市圖書館就計劃建立總分館制,通過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管理,達到通借通還、方便大眾的目的。
流動圖書館,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為館外的讀者送書上門或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qū)設圖書流動站,為當?shù)刈x者提供圖書借閱服務。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宴陽初先生曾將巡回文庫作為平民教育的常用方式在定縣開展,幫助當?shù)孛癖娮R字、學習。由此可以看出,流動圖書館服務不只是一種圖書館延伸服務,也是普及民眾教育的有效方式。它的靈活性、方便性和主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圖書館覆蓋率不高的不足。石河子市圖書館就計劃購進一輛流動服務車,定期將流動服務車開進邊遠地區(qū)、繁華鬧市、軍營、學校,將到館服務與上門服務相結合,把辦證、借閱等服務送進基層,吸引更多的基層讀者了解、走進流動圖書館,學會利用流動圖書館的資源,進行社會教育。
2.3 開展多種形式的讀者活動
自2011年財政部與文化部共同宣布,全國所有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xiàn)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石河子市圖書館作為兵團目前為止唯一一家公共圖書館以讀者為依托,廣泛借助報紙、電視、網站、微博、微信等進行宣傳,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開放信息,舉辦各類社會教育活動:如圖片展、讀者分享園地、新書推薦;聘請專家、講師進行知識講座、技能培訓;先后成功舉辦了網絡書香過大年、新春燈謎會、讀書講故事比賽、國際旅游節(jié)軍墾文獻展等大型活動。石河子市圖書館還根據不同群眾的特點和需求,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活動:
2.3.1 青少年社會教育方面
青少年讀者群正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期,是最容易受到影響、引導的群體。公共圖書館做為主流文化的宣傳陣地,承擔著青少年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精神文明教育、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加強青少年閱讀引導,就是要化被動為主動,通過與教育部門、學校、社團聯(lián)手,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心理變化特點購買一些書籍,圖書館管理員做好閱讀分類指導工作,組織年齡相仿的青少年讀者參加閱讀學習交流會,通過將課堂搬進圖書館的教學方式,分享閱讀收獲,幫助他們樹立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石河子市圖書館近幾年結合本地區(qū)青少年讀者的閱讀習慣還組織展覽了適合青少年的讀者活動:“小小志愿者招募”,拉近了小讀者與圖書館的距離,了解了小讀者的需求,讓他們學會了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在實踐中感受到了一份責任感。舉行共享工程“優(yōu)秀老故事片影展”,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愛國主義思想、熱愛共產黨和熱愛祖國、熱愛兵團、熱愛人民、熱愛軍墾事業(yè)的信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學會利用圖書館進行自我學習、教育。
2.3.2 成人社會教育方面
成人社會教育是一種以“自學為主,短期集中學習為輔”的教育形式,大多為社會在職人員,由于工、學、家矛盾突出,因而很少有機會走進公共圖書館。但從自己從事的專業(yè)或者打算要做的事業(yè)為出發(fā)點,希望通過學習和各種渠道掌握專業(yè)知識的,可借助圖書館提高文化素質和職業(yè)技能。石河子市圖書館立足要獨立掌握知識技能的讀者群體,根據全國大趨勢的特定規(guī)律,可以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充分利用圖書館特性,成就成人教育,為他們周到服務。如:在文獻資源建設上做好成人學員調查,了解和掌握文獻需求,在圖書采購上向成人教育做適當傾斜。在文獻借閱上根據成人教育的學習特點,實施靈活借閱方式。在考試前夕適當延長開館時間,在借閱數(shù)量和期限上適當放寬,開通電話、網上預借服務、成人學員的遠程在線服務,通過網絡資源下載、在線講座等學習方式獲取所需的信息,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幫助成人開拓視野、增長知識、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2.3.3 老年讀者社會教育方面
石河子60歲以上的老人已近12萬人,占石河子總人口的19%,雖然他們因為身體原因行動不便,但老年讀者對知識的渴求卻不曾減少,據調查石河子市圖書館有固定的老年讀者群體,他們喜歡閱讀時事政治、軍事、文藝等方面的報刊,還喜歡了解簡單的電腦操作,石河子市圖書(下轉第185頁)(上接第179頁)館針對老年讀者社會教育方面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優(yōu)待老年讀者制度。主動購置手寫板、老花鏡,在電子閱覽室開設了老年讀者上網專區(qū),營造寬敞明亮的閱讀學習環(huán)境;定期舉行老年電腦知識興趣班,教他們了解上網、發(fā)郵件的流程。選擇老年讀者關系的知識信息匯編成冊發(fā)放給來館老年讀者,方便他們進行學習,使圖書館真正成為老年人的精神家園。
伴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發(fā)展,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如何深入發(fā)掘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功能,有待于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索和拓展。
參考文獻
[1] 張彤.淺議公共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的拓展[J].洛陽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5).
[2] 馮建軍.圖書館在社會公眾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經濟師,2007(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