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現·創新·責任”為主題的第35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于3月27日至29日在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學舉行。
參加本次創新大賽初賽的學生達30余萬人,共有1859項優秀學生競賽作品參加市級初評,197個學生項目和18個教師項目進入終評答辯,10項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及84幅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參加終評展示。決賽期間,競賽類項目按照13個學科進行公開展示和答辯,共評選出中學生科技成果項目一等獎97項、二等獎190項、三等獎258項,優秀科技輔導員7名,十佳科技輔導員10名。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沈國舫院士、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戴均良、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徐延豪等向獲獎選手頒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賽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來自13個國家和香港、澳門、臺灣3個地區的23支代表隊共93名外賓、34個境外項目與北京市青少年參賽選手同臺競技。境外項目評選出一等獎10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9項。同時,依據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要求,本屆大賽增加對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考查環節,新增“科技創意”評審內容,為青少年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和科學思維能力提供了平臺。大賽首次設置了創客體驗空間,不僅展示創客富有創意的作品,還讓青少年現場親身體驗創客們的創作過程。
此外,大賽還將同期舉辦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十二五”回顧展,展示北京青少年各類科技活動的成果以及近五年來首都科技教育的改革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