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影 張月梅
摘 要 微格教學是師范院校訓練師范生教學技能的一種有效方法。筆者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建議:增加教育投資,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強師范生對微格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加強和規范微格教案的編寫;加強師范生的角色扮演意識;重視微格教學指導教師的培訓。
關鍵詞 高師院校 微格教學 師范生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4.008
Problems and Solution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croteaching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ing, ZHANG Yuemei
(Chemistry and Bioscience School of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Abstract Microteach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skills of pedagogic student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oblems which are identified through som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 a) Increasing the education investment, take full advantage of various equipment resources; b) Mastering and improving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c) Enhancing and standardizing the compiles and writing of microteaching lesson plans; d) Group members of the pedagogic students have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role-playing; e) Strengthening the training in the supervisor of microteaching.
Key words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icroteaching; pedagogic student; solutions
196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為了培養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首先提出了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微格教學提出以后,很快推廣到全國各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引入了微格教學,首先在北京教育學院展開研究與實踐。①北京教育學院微格教學課題組認為,微格教學是一個有控制的實踐系統,它使師范生和在職教師有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或在有控制的條件下學習,它是建立在教育理論、視聽技術基礎上的,系統訓練教師教學技能的方法。②微格教學具有微型性、易控性、矯正性、研討性和高效性的特征,③在培養師范生的基本教學技能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長期的微格教學指導中,筆者就微格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亟待改進。
1 微格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微格教室偏少且設備老化
國內多數師范院校的微格教學建立于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末,有的可能更晚。這些微格教學的硬件設備雖然隨著時間的發展不斷進行著更新,但多數院校微格教室的數量并沒有發生顯著變化,而各院校的師范生招生人數相較于上世紀末期則大幅增加。如西部一省屬師范學院,2014年的師范生招生人數是2005年的兩倍以上,微格教室的數量依然為四個,然而各師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中關于微格訓練課程的安排均在大三上學期,一個學期的訓練人數在600人左右,即使所有的微格教室滿負荷運轉也難以滿足。微格教室的設備更新較慢,設備陳舊,甚至在微格訓練過程中出現設備故障無法使用的情況。
1.2 對微格教學認識不足
在師范生的教學技能訓練體系中,首先是打好微格教學理論基礎,其后進行微格教案的設計和教學技能的訓練。由于時間的限制,每個學生在單次的微格教學訓練中往往重點訓練一到兩個教學技能,講授一小部分知識,④以突出技能訓練的針對性,也有利于指導教師給予有的放矢性的指導和點評。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微格教學指導經驗及其他師范院校同仁的交流,發現師范生在微格教案的設計中普遍存在教案內容貪大求全現象,往往把正常教學需要40分鐘完成的教學內容設計成10~15分鐘的微格教案,不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充分結合起來進行講解,囫圇吞棗,為訓練而訓練,教學技能得不到有效提升。
1.3 訓練機會較少
對于多數省屬師范院校,微格教師多由教務處或教學設備管理中心等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并按照不同院系的專業需要進行安排。然而,由于師范類專業的微格教學的課程安排幾乎都在同一個學期,需要訓練的班級和人數均較多,加之微格教室數相對較少,使得每個師范生在校期間的訓練機會僅有4~5次。因此,設定的教學訓練技能難以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難以保證每個單一教學技能達到訓練目的,更談不上進行有效的綜合教學技能訓練。
1.4 教學技能訓練目標不明確
微格教學是系統訓練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方法。指導教師會根據訓練大綱設定每一次訓練的技能目標,并引導學生從教案編寫到講授的全程開展技能訓練。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多數學生在微格訓練中的技能目標不明確,比如教案中明確指出某一個知識點或某個教學訓練環節采用導入技能,但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并未體現出該技能,甚至使用的是其他技能。筆者在日常訓練中遇到最多的就是提問技能訓練,學生在訓練中要么不提問,要么自問自答,最終使得提問技能訓練流于形式,也收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1.5 微格教案設計不規范
在微格教學中,教案的編寫是師范生的一項重要工作,它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技能、教學手段,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把知識正確傳授給聽課者(學生和指導教師)的準備過程。微格教學教案的產生是建立在微格教學設計基礎之上的,以“設計”作指導,具體編寫微格教學的計劃。微格教學教案不同于一般的課程教案,它突出對教學目標、教學技能、學生行為的先兆性估計以及時間的分配。在以往的微格訓練指導中,筆者發現學生的微格教案普遍存在編寫不規范現象,如教案編寫過于簡單,教學設計缺少教師的主要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有的教案沒有教學目標,有的未在教案中標注教學技能,而絕大多數教案都缺少時間分配。其實,標明教學技能是微格教學教案編寫的最大特點,它要求受訓者感知教學技能,識別教學技能并有效應用教學技能,突出體現微格教學以培訓教學技能為中心的宗旨。因此,在微格教學訓練中,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把教學技能經過組合就是課堂設計,而要根據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實踐決定各種技能的運用,這對師范生來說尤為重要。
1.6 角色扮演不到位
角色扮演是微格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是受訓者訓練教學技能的具體教學實踐過程。⑤在微格訓練課堂中,師范生輪流扮演教師角色、學生角色和評價者角色。但是,在實際的訓練中師范生并不能較好地轉換自己的角色,仍然把自己看作大學生。比如,有的扮演教師角色的師范生在課堂上通常會說“咱們在大學里學了……”而對于扮演學生和評價者角色的師范生,有的在課堂上備課,有的回答問題用的是大學的知識。扮演各種角色的師范生難以進入模擬的教學情境之中,也就難以達到訓練的目的。
1.7 專業指導教師少且沒有經過訓練
目前,國內各師范院校的師范專業中從事微格教學的指導教師較少。在課程指導過程中,往往一個班級無論人數多少,均配備一名指導教師。由于學生人數多,指導教師少,微格訓練過程中的指導往往難以照顧到全體學生,而且評價和反饋不能及時進行。有的指導教師是學科教學論教師,有的是其他專業教師,沒有經過專門的訓練,對微格教學的理論和教學技能掌握不足,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同時,由于多數指導教師缺乏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經驗,難以在評價環節給予基于實際教學的針對性指導建議。
2 相應建議
2.1 增加教育投資,充分利用各種資源
首先,增加教育投資,及時更換或者經常檢修較老的設備,保證每個微格教室都能正常的工作。在對微格教室進行升級改造的過程中,也可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室的優勢,對現有多媒體教室進行硬件改造,使其既可以滿足常規教學的要求,也可以滿足微格教學訓練的技術需要。其次,微格教學時間合理安排,根據教學計劃合理調整各專業的微格教學訓練時間,一方面增加了可訓練時間,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微格教室資源每年都能夠被充分利用。第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建立優秀視頻案例庫,院校實踐教學管理部門組織各專業指導教師對視頻附加點評,并在局域網、課堂或課后供學生自由選看,也可以追加自己的觀點和評價。⑥
2.2 提高師范生對微格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
微格教學基本理論是開展微格教學必須掌握的依據。⑦目前,雖然師范院校在各專業的教師教育專業中開設了中學教學論課程,但是對于微格教學的定義、特點、步驟以及教案的設計等理論性內容涉及較少。師范生只有真正理解了微格教學的理論,才能提高對微格教學的認識。在加強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還要提供教案和微格教學錄像示范以強化理論知識的實踐能力。
2.3 加強和規范微格教案的編寫
微格教學教案區別于一般教案的最顯著的差異就在于“設計”。在教案的編寫過程中,師范生應遵循以下要求:⑧(1)確定教學目標,即片斷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的確定應立足于本片斷當中;(2)確定技能目標,即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目標,并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靈活轉換;(3)教學行為,即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教學行為、講授內容、要提問的問題、要列舉的實例、演示或實驗、課堂練習,以及師生活動等一一編寫在教案內;(4)標明教學技能,即教案中標明哪個知識點、哪個教學環節應當運用哪種教學技能,對于多技能應用環節則要選其針對性最強的主要技能進行標明;(5)預測學生行為,即在教學設計中要對學生的行為進行預測,包括學生的觀察、回答、討論、活動等各個方面,并盡可能在教案之中注明,它體現了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認知策略;(6)準備教學媒體,即教學中需要使用的教具、幻燈、圖表、標本、實物等各種教學媒體;(7)分配教學時間,即預先在教案中注明每個知識點需要分配的時間。學生在編寫教案前,可以由指導教師提供示范微格教案,使得學生在熟悉理論的基礎上能夠進行模擬微格教案的編寫。微格教案完成之后,師范生首先自己檢查一遍,再讓同學檢查,最后交給指導教師查閱。師生共同討論和分析,提出改進建議,使微格教案更加規范。
2.4 加強師范生的角色扮演意識
加強角色扮演,讓師范生充分融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首先,在微格訓練之前,指導教師要向師范生強調每個師范生都有機會扮演教師、學生和評價者的角色,并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其次,在微格訓練中,要不斷轉換各種角色,讓師范生在微格訓練中都能夠體會到教師、學生和評價者的任務。
2.5 重視微格教學指導教師的培訓
目前,多數師范院校內師范專業的學科教學論教師人數較少,甚至有的學科沒有專門的教學論教師,只能由專業課教師臨時指導,但專業課教師對微格教學的理論、實施、評價等方面均存在著一定的不足。要想在短時間內增加指導教師的數量及有效提高指導教師的指導能力,應充分利用國家、省、市的教育資源,對微格教學指導教師進行定期的微格教學理論、各種教學技能、評價方法的培訓。同時,定期派送指導教師到基層中小學從事教學觀摩、課堂教學方法研究及課堂教學,不斷積累中小學課程教學實踐經驗,從而為師范生微格訓練提供更為具體的理論與實踐指導。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伊犁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新課改背景下生物科學專業教育實習現狀的調查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JG201134)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 王烈琴.普通高等師范院校微格教學的現狀及建議[J].商洛學院學報,2008.22(1).
②⑧孟憲愷.微格教學基本教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③ 陳明林,張小平,涂傳林,等.生物專業師范生職前培訓中微格教學的應用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2(1).
④ 王露.新建本科高校微格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28(10).
⑤ 荊雪.微格教學在培訓師范生教學技能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10).
⑥ 趙新波.高等師范院校微格教學現狀及改革建議[J].中國成人教育,2010(5).
⑦ 梁更,朱曉玲,王風春.略談師專微格教學現狀與改進[J].電化教育研究,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