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田生湖 張瀟璐
(1.云南大學檔案館;3.云南大學圖書館,云南昆明650091;2.云南財經大學信息管理中心,云南昆明650221)
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調查與分析*
趙學敏1田生湖2張瀟璐3
(1.云南大學檔案館;3.云南大學圖書館,云南昆明650091;2.云南財經大學信息管理中心,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自CALIS全國高校專題特色數據庫項目啟動實施以來,為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經過多年的規劃和建設,云南高校圖書館大都相繼建立了體現本校學科專業特色或地方特色的數據庫,取得了顯著成果。通過網絡對云南各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情況進行調查,對數據資源、資源組織、資源導航和系統平臺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建設中積累的可復制經驗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調查分析
[分類號]G258.6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情況調查研究”(項目編號:2014Y039)成果之一。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的“全國普通高校名單”(截至2015年 4月),云南共有高校(包括高職高專和獨立學院)67所[1]。筆者2015年1月至4月在公網平臺上對這67所高校逐個進行網上訪問,首先了解其網站、圖書館網頁情況(見表1)。

表l云南高校圖書館網站訪問情況
對于可以訪問網站的圖書館進行了多次訪問調查,結合CALIS專題特色資源數據庫網站和云南高校圖書館共享平臺特色庫網站中的資源,調查了高校圖書館特色庫資源的建設現狀。截至2015年4月,云南高校共有17所高校已有自建特色庫資源,占比僅有25.37%。特色數據庫總數為48個(見表2)。

表2 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

續表
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庫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各高校主要通過以下3種途徑建立特色數據庫:①通過CALIS三期特色資源數據庫子項目建設后,云南大學建成了西南民族研究文獻特色數據庫和禁毒防艾特色數據庫,數據量分別為59084條和75983條,均在CALIS專題特色資源數據庫網站和各自圖書館網站上為讀者提供服務。②通過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的“云南高校數字圖書館共享平臺——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子項目建設后,云南師范大學、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14所高校建成了17個特色資源數據庫。數據庫文獻類型豐富,有電子圖書、中外文報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音頻、視頻資料、圖像資料、手稿、地方志、網絡資源等,數據量已達407836條,而且數據量在持續不斷遞增。這17個數據庫均通過“云南高校數字圖書館共享平臺”向高校師生提供檢索、下載和全文傳遞服務。③紅河學院、普洱學院和楚雄師院也基于本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科專業特色,分別建立了哈尼文獻數據庫、普洱民族文化特色數據庫和師院文庫、彝族文獻等特色庫資源。參與CALIS項目建設的14所高校除了完成CALIS特色庫建設工作以外,也建立了彰顯本校特色的數據資源庫。
2.1特色數據庫的選題
2.1.1學科特色數據庫
學科特色數據庫是指以某特定學科專業為對象而建立的、以本學科相關信息為基本內容的數據庫[2]。學科建設是高校發展的命脈,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點和不同的重點學科,每個高校圖書館也都會根據本校的特色學科收藏文獻資源,形成較為豐富的館藏文獻。云南大學圖書館的“西南民族研究文獻特色數據庫”依托于國家級重點學科——民族學和教育部社科重點研究室——西南邊疆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整合了民族學相關文獻資源,為教學和科研服務;昆明理工大學圖書館的“冶金專業碩博士學位論文全文庫”依托于國家級重點學科——冶金工程,收集了大量學科相關的學位論文文獻資源;云南民族大學圖書館的“西南少數民族特色文獻數據庫”依托于本校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民族學,收集了西南各少數民族的古籍文獻和口頭傳承整理文獻;云南財經大學圖書館的“工商管理學科圖書資源庫”依托于工商管理特色專業和重點學科,整合了本校館藏工商管理學科和云南當地工商學科的文獻資源;昆明醫科大學圖書館的“健康社會科學研究文獻庫”依托于本校辦學特色和重點建設學科,整合了本校相關文獻資源、云南省健康與發展研究會文獻資源和在線文獻資源;云南師范大學圖書館的“能源環境與生物技術特色資源數據庫”、云南藝術學院圖書館的“云南民族藝術特色資源數據庫”和云南警官學院圖書館的“公安學特色資源數據庫”都是整合了本校辦學特色和優勢學科的文獻資源,為本校重點學科教學科研提供文獻支持。
2.1.2館藏特色數據庫
館藏特色數據庫是以館藏某種文獻的優勢為依托而建立的數據庫,所收錄的資源都是本館所特有的,其他館所不具備或只有少數館具備的,或散在各處、難以被利用的特色館藏[2]。云南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學校特色和辦學歷史,結合自己的特色館藏,建立了一大批特色館藏數據庫,例如云南大學的“云大文庫”“精品期刊”和“自制電子資源”,云南師范大學的“西南聯大文庫”“古籍文獻”“西南聯大特藏”和“伍謝瑞芝書庫”,云南財經大學的“云財文庫”,云南農業大學的“云南農業大學文庫”,楚雄師范學院的“師院文庫”等特色數據庫都是在本校經典館藏的基礎上建立的文獻信息資源庫。
2.1.3地方特色數據庫
地方特色數據庫主要收錄反映特定地域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文學藝術、自然資源、地理環境、山水風貌、名勝古跡、民族宗教、人物典故、風土人情、物產資源、重要人物事件及方言等各方面的文獻資料。云南各高校結合自己的地域優勢,建立了眾多包含地域資源、文化和突出地方特色的文獻特色資料庫。如云南大學的“云南特色花卉研究數據庫”,云南師范大學的“西南當代文學藝術文庫”“云南民族教育特色數據庫”“云南當代文學藝術文獻信息中心”和“昆明中日交流之窗”,云南財經大學的“云南地方經濟文庫”和“東盟數據庫”,云南農業大學的“云南生物多樣性文庫”和“農耕文化展數字化收藏”,云南中醫學院的云南地產中藥(民族藥)數據庫和云南少數民族醫藥單驗方數據庫,大理學院的“南詔大理文獻專題數據庫”,文山學院的“文山民族資源數據庫”,紅河學院的“哈尼文獻數據庫”,楚雄師范學院的“地方文獻”,昆明學院的“云南旅游研究文獻數據庫”,昭通學院的“昭通地方文獻資源數據庫”,普洱學院的“普洱民族文化特色數據庫”等特色數據庫整理收錄了云南地區大量的地方特色文獻,為云南文化研究提供信息服務。
2.1.4專題特色數據庫
專題特色數據庫是根據本館的條件,為了滿足讀者的特定需求,圍繞某一特定的研究專題而建立的數據庫,可以為特定用戶和特定任務提供有針對性的專題信息服務。如云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財經大學和云南農業大學均收集、整理、加工了本校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建立了相應的學位論文資源庫為師生提供信息服務;根據師生的信息需求,云南大學建立了“CALIS導航庫”“禁毒防艾庫”和“機構知識庫”,云南師范大學的“智者書林”,云南農業大學的“教學參考資料互動平臺”,楚雄師范學院的“四部系列”和“彝族文獻”,昆明醫科大學建立了本校的“2003~2013年SCI收錄論文題錄集”,充分反映和彰顯了學校的教學科研成果。
2.2特色數據庫數據資源類型
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文獻類型多種多樣,除有圖書、期刊、論文和報紙,很多特色數據庫還搜集了大量有特色的手稿、人物名師、地方志等資源,構成了具有音頻、視頻等豐富多媒體信息的特色庫。根據ALIS專題特色資源數據庫網站和云南高校圖書館共享平臺特色庫網站上的數據統計,云南高校一共建立了133319本圖書,315010篇期刊論文,26918篇學位論文,1748篇會議論文,24910份報紙,4765份視頻資料,1781位人物名師,21854份手稿,5274份圖像資料,4083份網絡資源,229份音頻資料,3012份地方志,總文獻資源記錄共542903條,成果顯著。
2.3特色數據庫網站建設
特色數據庫網站是特色數據庫的服務窗口,必須以方便讀者獲取所需資源為宗旨,結合服務模塊合理排版布局,根據資源分類設置清晰明了的導航欄目,并設計快速多樣的檢索途徑,提供題名、作者、摘要、出版者、關鍵詞、中圖分類號和刊名/書名等關鍵檢索字段。特色數據庫網站應該整合各種資源庫,實現對多種類型資源或多個數據庫的跨庫檢索,方便讀者一站式檢索和使用特色資源。由于外網IP限制,筆者無法對部署在內網上的特色數據庫網站進行訪問和檢索,在能公開訪問的網站中,CALIS三期特色資源數據庫子項目建設支持下的14所高校的19個特色數據庫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網站,資源組織分類清晰,導航效果良好,檢索功能較為豐富,統一提交了文獻資源的元數據,構建了統一的公共檢索平臺。其余沒有參與CALIS建設的資源庫則只建立了簡單的網站,資源導航和檢索功能仍需進一步加強。
2.4特色數據庫系統平臺
在CALIS技術中心的指導下,參與CALIS特色數據庫建設的云南高校各圖書館均采用了符合CALIS標準的系統平臺進行建設,如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的德賽特色資源庫建設系統,清華同方知網技術有限公司的TPI信息資源建設與管理系統,成都聯圖科技有限公司的RISS2(銳思)資源建設與服務平臺,這些系統平臺均包含了資源采集系統、資源加工系統、資源標引著錄系統、資源發布與檢索系統、用戶認證、權限和角色、系統管理和開放元數據接口等功能,并提供統一的元數據標引著錄規范,統一的OAI收割接口、METS收割接口、OpenURL接口認證和統一認證接口,讀者可以登錄公共檢索平臺進行跨庫資源檢索,找到需要的文獻后申請全文傳遞服務。而其他特色數據庫采用的系統平臺參差不齊,功能有限,導致數據標引不規范,檢索功能不完善,不利于共建共享。
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建成后需高校繼續投入建設,持續運行維護,長期服務。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3.1部分高校建庫意識較弱,特色庫數量明顯偏少
從表2可以看出,云南現有高校67所,擁有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高校僅17所,比例不到1/4。38所高職高專和7所獨立學院均未建立自己的特色數據庫,22所本科院校中,還有5所高校未建特色資源庫。僅建立了48個特色數據庫,與省外經濟發達省份相比,數量偏少。
3.2地區發展不均衡,專業性較低
擁有特色數據庫的高校大部分集中在昆明地區,其他地區僅有大理學院、文山學院、昭通學院、普洱學院和楚雄師范學院等少數幾家圖書館建設了少量特色庫。云南地處西南邊陲,具有其相對的地域優勢,素有“有色金屬王國、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的美譽,豐富而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在全國獨具特色,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與人文地理、動植物、礦產水利、民族歷史語言文化以及旅游等多方面的資源。而目前針對這些資源建設的特色數據庫僅有幾個,相對可開發資源總量來說,數量明顯偏少。而已經開發的特色庫中,與學校的特色學科專業結合不夠緊密,缺乏學術深度,不能為師生提供更好的服務。
3.3數據標準化程度不高,不夠規范
高校圖書館在進行特色數據庫建設時,按照元數據標準和著錄規范對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加工、整理和組織,雖然CALIS項目組制訂了一系列的標準和規范,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部分高校缺乏對資源組織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存在標引不規范等問題,已建特色庫大都是在各自的系統平臺進行建設,沒有統一標準,導致特色庫資源不能被有效地檢索利用,缺乏共享而形成“信息孤島”。
3.4存在重復建設現象
在已建成的特色數據庫中,云南大學的“西南民族研究文獻特色數據庫”和云南民族大學的“西南少數民族特色文獻數據庫”均是有關西南少數民族文獻資源的搜集、加工和整理方面,如果能建立聯合共建共享模式,有效分工合作,就能夠在共建時避免資金和人力的重復浪費,共享時能促進學校之間更多的學術交流,達到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3.5資源利用率不高
在已建成的48個特色庫中,僅有19個特色庫提供讀者上網瀏覽、檢索和全文傳遞服務,而且大多數特色庫是自建自用,有內外網IP限制,對校外讀者限制較多。已建特色數據庫存在數據質量不高、信息不完備、檢索不方便、全文保障率不高、不能正常提供訪問等許多問題,加之宣傳推廣力度不夠,導致師生對已經建成的特色數據庫利用率不高。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特色辦學已經成為國內高校的生存策略和發展戰略。將自己擁有的具有特色的信息資源數字化,建立特色數據庫來為讀者、教學和科研提供更好的服務,是特色庫建設的最終目的。
4.1提高認識,加大投入,聯合共建,加快建設步伐
利用信息技術自建特色數據庫是開展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必由之路。云南高校圖書館管理層應該充分認識到本省高校數字資源建設的差距;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硬件設施,加強館員培訓的力度;采用圖書館館際之間聯合、圖書館與檔案館、學院等聯合的多種聯合共建共享模式,完善共建共享機制,加大特色數據庫建設進展,確保特色庫建設按預期目標順利進行和完成。
4.2加強標準化建設,促進共建共享
CALIS高校專題特色數據庫遵循“分散建設、統一檢索、資源共享”的原則,制訂了一系列的建庫標準,建成一批特色資源數據庫,成功構建了統一的公共檢索平臺。我們在進行特色數據庫建設時,必須嚴格遵循特色庫建設的基本信息規范、元數據規范、對象數據加工規范、資源組織、數據轉換、資源檢索、資源獲取和展現等標準規范,避免信息孤島,最終實現共建共享,最大限度發揮特色庫資源的使用價值。
4.3加強人才培養,提高信息技術利用水平
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隊伍是建設特色數據庫的核心和關鍵,特色數據庫建設人員應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以及技術技能,同時對特色庫著重的方向和發展動態有比較深入的了解,能對文獻信息進行加工、組織和準確標引。特色數據庫建設涉及數據庫的開發與管理、數字化資源的加工與處理等,對建庫人員的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技術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技術性人才的參與。應該對建設隊伍進行針對性的定期培訓,促進知識結構互補和更新,提高業務水平。
4.4加強特色數據庫的宣傳和推廣,提高資源利用率
與特色數據庫建設力度相比,圖書館對特色庫的宣傳推廣力度明顯不足,這是特色數據庫的利用率總體上偏低的原因之一。建庫的目的是供讀者使用,特色數據庫發布使用后,圖書館應把宣傳和推廣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采取主頁宣傳和開展使用方法培訓等各種方式擴大特色數據庫的影響力,同時利用特色數據庫為師生開展課題服務和學科服務等個性化服務方式,使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數據庫的價值,進而利用該數據庫。
4.5做好特色數據庫的更新維護,重視評估反饋
數據庫建設是一項持續的系統工程,建成以后還要對其進行更新、維護和數據備份,對于數據庫建設中出現的一些錯誤應及時更正,保證數據庫質量。通過對特色數據庫的評估檢查,檢測其水平和發現問題差距,完善和提升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水平和效益。特色庫網站應該設置點擊率、對資源的評價建議和推薦、留言等反饋機制,通過互動交流和對反饋內容的統計分析,安排專門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數據內容進行更新追加、清理和修正,結合讀者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建議確定改進措施,使數據庫逐步完善。
特色數據庫建設是當前高校圖書館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
館評估指標》中,將特色數據庫建設作為一項重要評估指標。針對云南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情況的調查研究,能發現特色庫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對策,積極推廣成功的管理辦法和經驗,改進和完善特色數據庫建設策略,提高特色數據庫的科學管理水平,為特色庫建設提供智力保障和發展思路,促進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健康發展。
[1]中國教育在線.云南高校名單[EB/OL].[2015-01-27]. http://http://yunnan.eol.cn/.
[2]劉葵波.特色數據庫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3]王啟云,等.江蘇高校特色數據庫建設調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0(8):38-46.
[4]胡守敏.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研究與實現[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5]肖乃菲.西南地區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與分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9(1):45-48.
參考文獻:
[6]肖衛雯.湖南省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0(4):31-35.
[7]張燕,等.云南高校地方特色數據庫的文獻資源特色及其收集來源分析[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3(10):159-164.
[8]曹雅霞.西北地區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現代情報,2010(2):53-56.
[9]劉毅力,秦靜.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研究[J].現代情報,2009(12):95-96.
趙學敏男,1981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數字資源開發與利用。系本文通訊作者。
田生湖男,1984年生。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技術與教育信息化。
張瀟璐女,1983年生。博士,館員。研究方向:云計算資源調度應用。
收稿日期:(2015-04-26;責編:姚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