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輝 邵素平 胡小芳 孫全喜 高 賽(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大學圖書館資源利用現狀與對策
孫輝邵素平胡小芳孫全喜高賽
(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河南洛陽471023)
[摘要]通過調查發現大學圖書館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時代的高速發展改變了大學生利用資源的方式和內容,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的對策。提高大學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需要,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圖書館資源大學生時代發展
[分類號]G258.6
大學圖書館是大學知識文化的載體,也是大學生獲得知識的源泉。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圖書館建設在新時代面臨著不同的壓力和挑戰,對圖書資源建設、信息現代化建設和內部管理體制建設提出了時代的新要求。大學生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情況受到多種現代化因素的影響。應著力研究影響圖書館資源利用效率的各種原因,提出改進圖書館建設的對策??茖W管理圖書資源,優化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創新圖書借閱制度,增強圖書館的軟實力,使其適應時代的發展,使圖書資源得到高效的配置,更好地發揮圖書館作為大學文化載體的作用。
1.1調查背景
大學圖書館是學生學習、研究和學術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學生不僅可在此借閱圖書等資料,而且也可以在學習氛圍濃厚的良好環境中安心學習和潛心研究[1]。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大學圖書館的資源利用情況堪憂?;诖朔N情況,大學圖書館應該充分利用已有的圖書資源和信息資源,通過強化內部管理和資源整合,向廣大受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實現圖書資源的利用最大化,真正貫徹大學圖書館為學生服務這一理念。
1.2調查目標
分析圖書館的圖書比例是否恰當,圖書種類是否齊全,硬件設施是否完備,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了解大學生對于圖書的利用情況,針對圖書館資源利用上的不足,提出創造性的建議,使圖書館資源利用率得到改善和提高,創造新型高效的圖書館,使其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1.3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以洛陽地區3所院校(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洛陽師范學院)為主,同時在網上發放一定數量的調查問卷。實地調查問卷共發放600份,收回584份,回收率為97.33%,其中有效問卷580份,有效率為99.32%。有效問卷中2011級56份,2012級228份,2013級167份,2014級129份;其中理工類267份,文史類313份;其中女生300名,男生280名。小組成員實地走訪了3所大學圖書館,了解書庫的藏書量和圖書種類,對河南科技大學開元校區圖書館館長進行訪談,了解河南科技大學圖書館的整體構造、書庫的類別和圖書的數量等,并就圖書館的資源利用情況展開了探討。
1.4調查方法
訪談法:通過訪談了解圖書館的整體布局和圖書的館藏情況,對圖書館的資源利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問卷調查法:通過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生對圖書館圖書資源的利用情況、大學生的日常閱讀習慣、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
觀察法:實地走訪3所學校圖書館,對圖書館藏書種類和藏書布局、圖書館內部的設施、圖書借閱等問題有了清楚的認識。
文獻法:查閱歷年關于圖書館資源利用情況的文章,了解3所學校圖書館的建設發展歷史與現狀。
利用圖書館是大學生獲取知識、充實自我的有效途徑之一,圖書館資源是為了高效地利用資源而組織起來的信息集合,其實質是一種動態資源體系,是各類資源組成的有機整體。就大學生而言,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情況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狀況、業余生活的質量[2]。但目前圖書館的資源利用現狀不容樂觀,一是大學生受網絡環境等影響對傳統方式的閱讀沒有很高的積極性;二是圖書館本身建設面臨各種挑戰,無法滿足大學生的新興需求。
2.1學生入館現狀
大學圖書館主要是吸引大學生在此自習或閱讀書籍。但調查數據顯示去圖書館讀書的人少之又少。結果顯示,有13.98%的人幾乎不去圖書館,38.98%的人每月只去2~4次。超過一半的人每月去圖書館不足10次(見圖1)。學生去圖書館的頻率低下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圖1 大學生去圖書館的頻率
2.2學生閱讀現狀
大學生是一個國家的潛在主力軍,一個國家整體素質的決定性群體。大學生各方面的精神面貌和需求層次是國民整體面貌的縮影。就歷年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看,國民閱讀率從1999年至2005年總體呈下降趨勢。2005年國民圖書閱讀率僅為48.7%,首次低于50%。2010年以來,國民圖書閱讀率有所回升,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4.39本[3]。這組數據與我們的調查結果不謀而合。通過圖2我們可以看到學生每學期的平均閱讀量不足5本。讀書少、所讀的書質量不高已經是當代大學生的通病。
2.3閱讀方式現狀

圖2 大學生平均每學期看的圖書數量

圖3 大學生不去圖書館的原因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們的信息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習慣在網上搜索信息,完成學習任務,使圖書館服務的內容和形式發生了變化[4]。調查結果顯示,習慣于網上查閱資料和電子閱讀的總百分比已達到43.5%(見圖3)。傳統的閱讀模式逐漸被新型閱讀模式弱化,令人堪憂??觳褪介喿x雖然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一定的優勢,在視覺上更具有沖擊力,但是它終究不能取代傳統紙質閱讀所具有的實體感召力和精神影響力。

圖4 大學生對圖書館藏書類型的滿意程度
2.4圖書館內部藏書現狀
館內藏書數量缺乏,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統計結果表明,有46.45%的學生表示有時或經常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書籍,而認為書庫書籍類型豐富的學生僅占總調查樣本的6.3%(見圖4)。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更傾向于通過其他途徑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并且,由于網上閱讀相對便利,使電子閱讀更具優勢,這也是學生不去圖書館的重要原因之一。
2.5影響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因素
在“哪些因素會影響您對圖書館的使用(多選)”這一問題調查中,認為館內的安靜程度會影響圖書館使用的同學高達48.62%,其次是圖書館的開放時間,占44.69%;另外,看書座位、工作人員態度和圖書的更新速度分別占38.39%、31.3%、23.82%(見圖5)。這些數據表明,圖書館的軟硬件設施也是影響圖書館使用程度的又一重要因素。圖書館合理調整開放時間、布置閱讀座位可能會吸引更多學生。其次,館員的素質也有待提高,加強館員的培訓,建立合理的館員績效評估機制,增強館員的責任意識和業務能力又是圖書館另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圖5 影響大學生使用圖書館的因素
2.6圖書館電子資源利用現狀
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應及時引入新思想、新文化,然而現實狀況卻不容樂觀。在另一項調查中,當問及學生“利用過哪些圖書館資源和功能”時,大部分學生只利用過圖書館的自習區域和閱覽室。只有35.24%的學生利用過網上圖書館,8.27%的學生利用過免費學術論文下載(見圖6)。有學生表示不知道圖書館都有哪些資源,說明了圖書館入館培訓和圖書館資源的缺失,圖書館應加強學生的入館培訓,積極宣傳圖書館內的資源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圖6 館內資源利用情況
3.1館內已有資源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
調查數據顯示,圖書館內的設施設備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例如使用討論交流區占到1.97%、圖書消毒設備的占到2.17%、網上圖書館免費學術論文下載占到8.27%、綜合服務咨詢臺占12.4%、儲物柜占到23.62%、網上圖書館占到35.24%、電子閱覽室占到37.4%、圖書檢索設備占到40.55%等。這些資源在圖書館的使用過程中利用效率普遍偏低。已有資源的未充分利用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館內資源的投入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情況,投入與需求不相匹配。此外大學生對于館內已有的資源沒有充分了解。這兩方面的原因是導致圖書館現有資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因素。
3.2館內藏書數量有限不能滿足學生需求
館內藏書數量少、更新速度慢是大學圖書館面臨的普遍問題。當代大學生圖書需求的多樣性和時效性,使其對圖書資源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藏書量和更新速度也是衡量大學圖書館現代化的重要標準。
3.3互聯網對圖書館的沖擊
數字時代,如果不圍繞互聯網進行不斷的創新,就有可能被時代所拋棄?;ヂ摼W思維催生著改革,同時也要求對圖書館服務進行重新定位和重新認識[5]。電子信息和網絡技術的沖擊,使越來越多的人更習慣于網上查閱資料、傾向于電子閱讀。另一方面,電子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所具有的優勢以及視覺上的良好效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圖書館紙質資源的利用產生了沖擊。網絡閱讀具有跨時空、體積小、容量大、多媒體運用、立體表現、多元匯聚、快速傳輸等特點,網絡文獻作為一種虛擬資源,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新環境的影響下網絡化已成為圖書館建設的新興課題。所以,圖書館應該變被動為主動,以多樣化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讀者。如果圖書館不能從傳統思維盡快轉變為互聯網思維,就必然越來越被邊緣化,最終被用戶所拋棄[6]。
3.4用戶的自我體驗成為入館的首要因素
影響大學圖書館使用效率的因素除了藏書數量和質量之外,用戶對館內閱讀環境、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尋找書刊速度和館內衛生整潔程度的要求也大幅上升,有的甚至已經成為決定一名大學生是否去圖書館的首要因素。隨著新環境的變化,現代大學生的需求呈現出時代特色,這也給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符合時代賦予的新要求,也要適應時代本身的鮮明個性。
4.1館前培訓提高學生素質
大學新生的入館培訓往往被高校忽視,導致大學生不能充分了解圖書館館內的規則和相關設施。其一是將借閱的書籍在書庫內擺放凌亂,其二是不會使用圖書館館內已有的現代化設施,造成已有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和開發。相關部門對新生統一進行入館培訓,講授圖書館館內的各項規則和各種資源的利用方法,有利于大學生遵守館內各項規定、高效利用館內各類設施以及圖書借閱。立體式閱讀是近年來的熱詞,立體式閱讀一方面是指閱讀的深度,另一方面是指閱讀的廣度。圖書館應該根據不同讀者的特點和閱讀需求推出讀書、看報、講座、展覽、數字閱讀等“立體式閱讀”模式[7]。
4.2高校聯合等級一卡制
為緩解高校圖書資源不能充分滿足大學生需求這一局面,在同一城市的高??梢月摵掀饋韺嵭械燃壱豢ㄖ?,新生在入館培訓后就可以得到一張附有自己身份信息的IC卡,憑此卡可在自己學校圖書館借閱書籍、刊物或使用館內各項資源,如網上圖書館、實時論文下載、館內WiFi等。大學生在通過等級考試后便可以對IC卡進行升級,升級后憑卡借閱同城市所有高校的圖書,充分提高圖書資源的利用率。等級考試是為了提高大學生對高校聯合后圖書借閱規則的熟悉程度,防范大學生不會或濫用圖書的情況發生,便于各高校圖書的整理。
等級一卡制的最大優勢不僅僅在于通過一卡借閱同城市高校圖書館的藏書來提高圖書使用率,同時每個IC卡上都帶有每位大學生的身份信息和借閱信息,對于誠信度較高的大學生可以給予獎勵,而對于不遵守借閱管理規則的大學生同樣可以給予懲戒。如果把這個信息和大學生評優評先聯系在一起,將會極大地促進圖書館的規范化管理,使圖書的使用更方便、快捷和高效。圖書館聯盟是實現資源共享最實際、最有效的組織形式[8]。
4.3圖書館APP的開發
隨著網絡技術的高速發展,移動互聯網已經被公認為下一代網絡技術發展的新趨勢,移動互聯網是基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上的APP軟件的應用。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及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基于手機終端的手機圖書館在高校中悄然興起,為用戶提供移動信息服務已成為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9]。數字化的應用,使每本圖書都有自己的身份信息和借閱記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不斷匯集的書本信息都有網絡數據庫在運行管理;在已存的信息基礎上開發本校的圖書館APP軟件或高校聯合的圖書館APP軟件,其本質其實就是數字化圖書館的一種數據延伸。在圖書館APP軟件上可以開發多種利于大學生利用的功能。
4.3.1隨時隨地查閱圖書借閱信息
大學生隨時可以在移動終端上查看含有圖書館信息資源的APP軟件,了解想看書目的最新借閱情況,并依據此信息來借閱書刊,使用者直接可以據此來進行圖書借閱行為。將極大地縮短尋找圖書的過程。
4.3.2圖書預約上門服務
圖書館在數字化的發展過程中,圖書在網上預約已經逐步實現。通過使用移動終端的服務不過是將網上圖書服務功能轉移到移動終端上。在查找到想借閱的書刊后就可以在移動終端直接進行預約,圖書被預約后將無法被他人借出,而預約者是否及時去取書也將記錄在身份信息中,作為日后評比的一個指標。
在書籍被預約后可以把書籍直接送到預約者的手中,這項服務可以外包出去作為一種非免費服務。在使用距離比較遠的書庫時,圖書預約上門服務將會縮短大學生借書的時間成本,提高找書借書的效率,若建立城市高校聯合書庫,預約他校的書籍后借書的時間成本會縮短得更加明顯。
4.3.3圖書文化傳播的載體
移動終端的圖書信息服務本質上是網絡圖書館的一種延伸,移動終端的使用也極大地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求。圖書館APP軟件的管理者可以定期發布信息,例如經典書籍書目、名人圣言、勵志言論等,通過這一載體傳播利于大學生培養和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圖書館軟文化,使得圖書館不僅只是書籍擺放地,更是一個具有生命、能傳播文化、傳播價值觀的地方。
4.3.4多重溝通的平臺
首先,圖書館APP可促進圖書館和大學生之間的溝通。大學生對圖書館的意見和發現的問題均可得到表達,圖書館管理者可以根據大學生表達的內容做出相應調整,促進制度的不斷完善和提高服務的滿意度。其次,滿足閱讀同類書籍群體之間的溝通。有相近愛好或者閱讀相關類型書籍的大學生可在線上組群相互溝通交流,利于大學生對書籍本身的理解,必要時可以邀請相關方面的老師或專家一同探討交流,這樣的學習環境會促進當代大學生自我素質的塑造。
4.4部分書庫24小時開放
安靜的環境使夜讀成為現代人們生活的習慣。部分書庫的24小時開放,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利于大學生對書籍的閱讀,彌補了圖書館閉館后不能為讀者服務的情況。
4.5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
建立起有效的反饋機制會極大地提高圖書資源的使用效率。大學生在使用圖書館后對書籍本身或者館內服務的意見需要有確定有效的反饋渠道。圖書館應該從管理者的身份轉變為服務者,不斷優化自身的服務功能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生。
4.5.1利于圖書有針對性的更新
大學生查找不到相關書籍時可以通過一定渠道反饋給圖書館管理者。在圖書館定期更新書籍之前可以參考大學生反饋的意見,統計呼聲較高的書目名單,有針對性地更新書籍,完善藏書結構。
4.5.2利于提高館內服務質量
大學生在使用館內服務時,可根據館內實時的服務質量進行反饋。根據反饋的意見對各書庫進行獎懲。大學生不僅是館內服務的監督者,更是各館評比的實時決定者。良性發展的反饋機制會使圖書館充滿活力,也會使圖書館本身對大學生更具有吸引力。
高校圖書館對于高校本身建設和大學生成長都起著積極的作用,在互聯網劇烈沖擊下的今天,圖書館更應積極適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改革創新,提高其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全新的視角和角色參與現代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在新的時代創造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喬慧君,周筠珺.高校圖書館借閱率與學生學習狀態關系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5(1):56.
[2]關于大學生圖書館資源利用現狀與對策的調查研究[J]. [2015- 02- 08.]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YJU2015070333.htm.
[3]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成果發布[EB/OL].[2013-04-20].http://www.chinapublish.com.cn/cbsd/201304/t2013041 8_140009.html.
[4]高雅.區域內高校圖書館聯合開展虛擬參考咨詢的模式探討[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5(1):34.
[5]舍恩伯格,庫克耶.大數據時代[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6]馮國權.互聯網思維下的圖書館服務變革探討[J].圖書情報工作,2015(2):25.
[7]魯直.如何打好“立體式閱讀”的根基[N].圖書館報,2015-03-13(A04).
[8]吳建中.新常態下圖書館聯盟發展的新課題[J].新世紀圖書館,2015(1):5.
[9]周秋霞.高校手機圖書館開發的新思路[J].圖書館學研究,2015(4):27.
孫輝男,1993年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邵素平女,1994年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胡小芳女,1994年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孫全喜男,1993年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高賽男,1993年生,本科在讀。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收稿日期:(2015-04-05;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