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
摘 要: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時代的進步要求公共圖書館員與時俱進,以適應不斷更新的技術和環境。該文引入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淺析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培訓,重點介紹了雙因素論對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培訓工作的指導作用以及在雙因素論的指導下進行公共圖書館員培訓的方法措施。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員培訓 赫茨伯格雙因素論 培訓措施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190-02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的集散地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建設文化強國的責任。圖書館作為普通老百姓觸手可及的文化中心,應該與時俱進,以適應不斷更新的技術和環境。該文重點介紹了雙因素論對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培訓工作的指導作用以及在雙因素論的指導下進行公共圖書館員培訓的方法措施。
1 研究背景
1.1 國外關于圖書館員培訓的研究
國外關于圖書館員培訓的研究主要研究培訓方案和培訓程序,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提出圖書館員培訓新的方法措施。克萊爾·康納在《圖書館員培訓》文章中探討了圖書館員培訓方案的規劃和實施;尼克·卓恩特則提倡一種建構主義指導下的培訓方式;伊蘭娜·金斯利研究了“學習2.0”模式的館員培訓方案;魯米納·奧迪尼研究面向館員交流能力的培訓;瑪麗·梅茨格討論了對圖書館員進行交叉培訓的重要性;楚克·托馬斯和薩瓦·帕特爾界定了數字圖書館工作的多層次框架。國外對圖書館員培訓的研究為我國圖書館員培訓提供了理論支持。
1.2 國內關于圖書館員培訓的研究
國內很多圖書館員進行了圖書館員培訓方面的研究,但是大部分研究探討了培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例如:高長玲的《圖書館員現代化技術培訓問題》、李禾和劉秉宇的《當前公共圖書館員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李曉莉的《我國圖書館員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趙曾的《公共圖書館員培訓淺析》。這些文章重點研究了圖書館員培訓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措施,但是問題討論不深刻,解決措施也不適應現代信息時代的需求。為了進一步研究公共圖書館員培訓,有些圖書館員引入了新的理論,為圖書館員培訓工作開拓了新天地。例如楊洪能和徐建華在《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導入與當今圖書館員培訓》中提出:按照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原則對圖書館員進行技能培訓、交往能力培訓及態度培訓。
國內外關于圖書館員從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圖書館員培訓,結論各有千秋,但是主要是提升圖書館員自身能力、加強業務能力,為與時俱進也提出了一系列值得借鑒的建議和措施。但是由于高科技信息發展和時代進步,圖書館員亟需進一步加強培訓工作,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該文從赫茨伯格雙因素論的角度探討了雙因素論對圖書館員培訓的指導作用及公共圖書館員培訓的措施。
2 赫茨伯格雙因素論與圖書館員培訓的關系
2.1 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首先,我們來簡單總結一下對于“人們期待從工作中獲得什么”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研究對象描述工作中的愉悅感時,他們最常提到的是工作任務相關因素,有過出色工作表現的事件以及職業發展的前景。相反,當他們描述不滿情緒時,往往提到的是并非與工作有關的因素,而是與工作外部環境有關的因素。有些事件會讓人們感到他們在一種不公平或紊亂的環境中工作,這些事件會造成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工作環境。與這類事件相關的因素,我們稱之為“保健因素”,因為他們的功能和作用方式與衛生保健的基本原則相似。這些保健因素包括:監管、人際關系、工作條件、薪酬、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福利政策以及工作保障。
人需要在生活的各個方面實現自我,工作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工作環境并不能滿足這個需求,它們不具備讓他們實現價值的功能。只有工作本身才能滿足人的這一基本需求,進而又增強他們對這種滿足的渴望。盡管工作本身的因素與工作環境因素共同組成人們的工作目的,但從激勵功能上來說,這兩種因素在本質上是不同的。工作環境通過避免令人不快的情形而滿足人們的需求。與這種通過預防某種負面情緒而達到激勵效果的方式不同,工作本身的因素通過讓個人實現抱負和期望達到激勵的效果。我們就將工作因素定義為“激勵因素”,而與之相對的是工作外部因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保健因素”。
2.2 雙因素論對圖書館員培訓工作的指導作用
圖書館員培訓從狹義上講是培訓圖書館員完成本職工作所需的技術、技能,從廣義上講是實現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發揮圖書館的社會職能,提升圖書館員的業務素質與組織績效,培養圖書館員的愛崗敬業精神、職業道德等過程。如何激勵圖書館員,提高圖書館員的工作效率?哪些措施能提高圖書館員的工作激情?這些問題都需要赫茨伯格的雙因素論來回答。圖書館的工作本身就是圖書館員實現自我價值和期望的關鍵,良好的工作環境又能減少圖書館員的負面情緒進而提高館員的工作效率。
“激勵因素”滿足圖書館員創造力的需求,滿足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保健因素”改善工作環境和福利,滿足待遇需求,只有兩者共同作用才能達到促進良好工作態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3 在雙因素論的指導下,談圖書館員培訓的措施
圖書館員感到滿意的都是屬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內容方面的;使館員感到不滿的,都是屬于工作環境或工作關系方面的。前者叫做激勵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因此圖書館員培訓措施也分為兩個部分:激勵措施和保健措施。
3.1 激勵措施
激勵措施主要是為了提高圖書館員的專業業務能力。公共圖書館可以舉辦定期的外出交流學習、聘請圖書資料方面的專家來館授課、利用網絡遠程學習專業知識。除此之外,隨著現代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圖書館已成大趨勢,圖書館員也需要接收交叉能力培訓,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和外語能力。圖書館可以聘請專家開辦講座,選擇一批年輕的館員上課培訓或者外出培訓。
3.2 保健措施
圖書館員培訓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制訂不同的保健措施。
3.2.1 培訓普通館員的措施
一是培訓圖書館員的工作和服務態度。圖書館免費開放吸引了更多的普通市民來館學習或借閱圖書,作為圖書館員,我們要更新服務理念,改善服務態度,通過集中學習服務理念,個人學習服務典型的方法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培訓,端正職業態度,明確工作目標。
二是培訓圖書館員的人際交往能力。圖書館的宗旨是為讀者服務,為了更好的為讀者服務,圖書館員需要進一步改善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通過情景模擬培訓,館員可以學習到在特定的情景下如何處理應急事件。
3.2.2 培訓圖書館管理階層的措施
一是公共圖書館行政管理人員應改善行政管理方法。在國家改善行政管理,簡化放權的大環境下,公共圖書館行政管理人員應改變原有的行政管理方式。行政管理人員接受先進的人力管理理論,學習先進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方法,通過學習理論和實地考察學習改善自己的行政管理方式。
二是通過案例講解和理論學習讓行政管理層理解提高福利保障的重要性。圖書館是公益性單位,對外免費開放無自身的經營創收之道,工作員工是國家財政撥款,福利和保障都差強人意。隨著年輕館員的融入,原有的福利保障措施不能滿足年輕館員的需求。通過學習福利保障法和相關理論,行政管理人員能從思想上深刻理解福利保障概念,這里的福利保障包括改善工作硬件環境和人際環境。
總之,在赫茨伯格激勵和保健因素的指導下,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員培訓不僅要注重培訓普通圖書館員的專業技術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交叉能力,而且要進一步加強對圖書館員中行政管理階層的培訓,在此基礎上創新性的提出因人制宜的培訓措施。
參考文獻
[1] 赫茨伯格,莫斯納,斯奈德曼.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99-101.
[2] 許葵.國外關于圖書館員培訓的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32):1-3.
[3] 高長玲.圖書館員現代化技術培訓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9):99.
[4] 李曉莉.我國圖書館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創新導報,2010(22):
207.
[5] 趙曾.公共圖書館館員培訓淺析[J].科技信息,2010(10):210.
[6] 李禾,劉秉宇.當前公共圖書館員工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11):242-243,246.
[7] 楊洪能,徐建華.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導入與當今圖書館員培訓[J].天津圖書館學刊,2002(3):64-66.
[8] 張秀芹.淺析圖書館員的培訓激勵[J].遼寧工學院學報,2002(8):43-72.
[9] 段海莉.加強館員培訓 促進圖書館文化建設[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2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