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瑞臨
摘 要:眾所周知,作文是現代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模塊,是對學生語文素質教育的主要考察方式。通過語文作文的測試,學生可以自由發揮,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悟,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體現。在現代應試教育的模式下,作文版塊在整個語文試卷中仍然占有多半個比例,對學生的成績有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初中 作文模式化 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1(c)-0237-02
作文寫作集中體現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以及語言運用的掌握程度,也集中體現了學生個人的文化素養。在傳統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初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發揮,導致學生作文質量偏低。模式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是現代初中作文的一個很好的應用。該文主要從當今初中作文模式化教學的角度為出發點,分析了模式化教學在初中作文應用中的優缺點,并簡要提出了一些建議。
1 初中作文的模式化教學
初中作文是學生開始獨立寫作的基礎。在大多數初中教師的作文觀念中,在學生的基礎階段應該樹立作文創作的基本套路,作文寫作有一定的模式框架,例如:作文開頭部分,要以華麗的文采為開始,以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然后根據作文篇幅的大小,對作文結構進行合理調整安排,像比較經典的格式:總分總結構;先總后分結構;先分后總結構;彩線穿珠結構;問答形式等;在作文結尾階段,總結全文,突出寫作中心,呼應開頭。在教師的理論中,初中作文無需給學生講解過多的作文模式和類型,從最簡單的慢慢嘗試,循序漸進。這種作文教學模式也是初中作文模式化的一種,對學生初中時期的作文學習確有很大的幫助,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但也對學生以后作文水平的進一步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束縛影響。作文模式是客觀存在的,對于如何選取適當有效的模式是由學生自身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決定的。在課堂學習上有句話叫做:“死”去“活”來,說的就是要在積累掌握眾多作文寫作模式的基礎上學會靈活選擇應用,有適合自己的模式,在模式化的思維下創新、進步。
2 作文模式化教學的優點
2.1 增加閱讀積累,擴大閱讀量
作文寫作需要有東西可寫、有材料能寫,它需要學生心中有充足的素材材料。在初中作文寫作中,學生處于開始階段,可以從基礎階段開始培養學生閱讀量。文學作家冰心對于讀書的九字真言“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就是提倡要從大量的閱讀中提高學習,感悟人生;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多讀、會讀,從而增加學生的寫作積累量。學生想要用華麗的言語來豐富作文內容,就要在閱讀上下功夫;對于書籍的選擇不僅僅選擇中國傳統古典文化書籍進行閱讀,也要選擇外國著名作家的著作作品進行閱讀。
2.2 模式化作文教學是學生創作革新的基礎
作文模式化教學是初中學生寫作的起跳板。它與創新不存在對立關系,從創新的本質和作文的本質意義來看,模式化作文教學開啟了學生初次寫作的大門。學生剛升入初中,對作文寫作字數的突然增多會很不適應,甚至有的學生無從下手,不會寫作,而教師給他們傳授新的固定寫作模式,有明確的指示引導性,學生可以在這種固定模式下慢慢摸索,從模式開始,再跳出模式,在熟練掌握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作文寫作模式并不是束縛,這種模式更像是“達到標準”的前期訓練,有借鑒才會有創新;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初中學生在作文寫作的開始階段,就應該有嚴格的作文規矩和作文的基本要求,樹立作文寫作的正確性理念。只有在模式化的標準訓練下,才可以保證學生在以后的作文寫作中避免犯基本的、低級的錯誤,才能在中規中矩的意識下靈活正確的創新進步。
2.3 模式化作文教學兼顧了學生之間的差異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之間的差異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各個學生之間在作文寫作方面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對于一些語文不好的學生來說,作文寫作是制約其成績提高的關鍵點;在模式化的教學中,學生是在同一種訓練框架下進行學習,可以很好的兼顧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幫助“差生”提高作文寫作水平。從本質上來講,初中作文的寫作意義并不僅僅在于應試,更是檢驗語文綜合水平的一種重要方式。初中學生正是探索世界、理解世界,建立世界觀的關鍵階段,初中作文寫作在學生大量閱讀積累的基礎上,能夠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世界,探索世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
2.4 可以為學生的語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應試能力
通過作文模式化教學,給學生傳授初期基本的作文文體結構,讓學生明白各種寫作思路,確定出從哪個角度、哪個方面入手,才能確保完成一篇結構正確、內容豐富的作文。這樣可以有效節省學生的思考時間,放開學生的作文寫作包袱,提高作文寫作效率,從而為語文乃至整個成績的提高奠定基礎。應試教育就是以考試的形式來完成對學生的各方面測試檢驗,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需要完成規定題目的作文,而作文的成績所占比例還很重要,加上應試時間的要求,很容易使學生緊張無措、思維混亂,導致發揮不暢,影響作文的寫作。而在作文模式化的思維框架下,學生可以在得到作文的題目、要求后,根據固定的模式,選擇合適的素材材料,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寫作,提高成績。在應試體制下,模式化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思維,明晰寫作思路,快速高效完成寫作,讓學生不再煩心作文方面的顧慮,消除了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緊張感,使學生能夠輕松應付在應試體制下的作文寫作。
2.5 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發展
對于初中作文的寫作,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引導式發展。剛開始,教師可以指導范文模式寫作。例如:先從觀后感的題材開始,在寫作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篇好的文章,然后讓學生寫作對于文章的感悟和體會,可以給出范文,先從范文的格式開始訓練,讓學生在范文的格式下,修改原文內容,加入自己的想法,從而逐漸發展,脫離范文。然后在有一定的基礎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些簡單的作文,例如:“我的夢想”,給學生固定的格式,規定出寫作的具體段落格局,有一定的字數限制,這樣學生的思路清晰明了,有內容可寫。因此,在這種固定模式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明白怎樣寫,寫什么,沒有過多的贅語,從其他優秀的范文中體會到更多對自己有用的寫作知識,相對于教師在課堂上的反復講解更有效果。經過這樣多次的寫作訓練,使學生的寫作思維有了固定的模式,可以使學生對于任何的寫作能夠多角度多樣化的表達,從而為以后的寫作積累很好的寫作經驗,更好的進步。
3 作文模式化教學的缺點
3.1 忽視能力培養,過于依賴模式化
模式化作文教學在方便學生初次寫作方面固然是有幫助的,但是過于依賴,最終只能是適得其反。學生在初中階段正是思維開發,創新學習的重要階段,長期模式化的寫作容易阻礙學生的創新性發展,會讓學生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沒有自己的思想表達。從近些年的應試作文寫作中可以發現,模式化作文已經泛濫成災,隨著學生學習任務的繁多,對于作文的寫作很容易依賴固定的模式化,缺少了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得不到發展,養成套用、機械性寫作的習慣。
3.2 不能及時更新教學觀念
教師在學生初中作文寫作時,過于注重作文模式化,把初中作文寫作的形式放在重點培養的位置,忽略了寫作內容的提高。學生通過久而久之的學習,在作文寫作時出現內容空洞、結構老套、立意陳舊無味的現象,沒有絲毫自己的情感流露。作文考試檢驗的是學生真實寫作水平,需要學生充分表達自己想說想流露的情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照搬模式。這一階段的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沒有注意及時進行革新,學生到了新的年級,教師也并不很了解學生的真實寫作情況,繼續以模式化的思維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最適合的年紀卻沒有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3.3 阻礙教育改革的發展和學生能動性的發揮
作文寫作是學生獨立思考創作的過程,是一種綜合性多樣化的思維訓練過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充分調動觀察、思考、動手能力,在整個過程中,就是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作文模式化教學只是從單一的角度強調套用固定模版,忽視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埋沒了學生的寫作個性發展。在新課標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是學習的主導,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作用,模式化的教育體制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天性發展,壓制了學生的能動性,缺少創新,對學生作文寫作更是弊大于利。
4 理性看待作文模式化
4.1 辯證引用作文模式化教學
作文模式化教學,是在優秀的作文指導下加以模仿改新。模式化的前提是有優秀作文的存在,而優秀作文往往是經過創作者仔細觀察思考總結出來的,并不是照模照搬形成的。對于作文模式化,應該看到,模式化對于初中學生剛開始寫作固然很重要,但是不能一味的只是以這種方式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寫作發展程度及時變換更新,學會從模式化中發展,在模式化中創新。
4.2 多角度思考,靈活運用,穩中求變
模式化作文教學是學生作文寫作的基礎。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運用模式化教學的度,不能過量也不能欠佳,要多角度多層次的看待,從學生的寫作、思考、風格等方面定位。學生自身在學習過程中也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適時把握,不能被模式化所禁錮,要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創新思維,表達出自己最真實的情感。對于各種作文模式要靈活運用,穩中求變,做到用模式化的精神,舍棄其形式,在模式化的基礎上不斷提高。
5 結語
綜上所述,作文可以集中體現學生對事物的認知水平以及語言運用水平,也集中體現了學生個人的文化素養。模式化作文教學對于初中作文來講是有利有弊的,應該學會用辯證的思維來看待。模式化只是幫助學生作文寫作的一種方式,不能過于依懶,要加強學生自身的閱讀積累量,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在模式化的思維下加以創新,發揮主觀能動性,形成自己的寫作方式和風格,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課程改革下,模式化應該不僅只是幫助學生進行開始寫作的工具,更應該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不斷穩中求變,創造的新的體制。
參考文獻
[1] 王潔.初中作文模式化教學利弊談[J].中學教學參考,2012(28):11.
[2] 沈宇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文模式化教學分析[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4).
[3] 易文勝.走出模式作文的誤區[J].新課程研究:中學作文教學,2011(1):53-55.
[4] 陳曉敏.中學生作文模式化心里因素分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04(6).
[5] 郭君.作文模式化現狀分析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