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荃++魯靜++郝雷
摘 要:奧陶系一間房組和鷹山組碳酸鹽巖作為塔河地區的主力產層,根據儲集體中裂縫和烴類的發育及油氣的顯示將儲集體分為I類和II類,根據I類和II類儲集體在一間房組和鷹山組內的分布情況,結合對塔河地區的儲蓋組合的研究,總結優勢儲集體及有利儲蓋組合在塔河地區的分布規律,以期尋找具工業產能的油氣藏。
關鍵詞:一間房組 鷹山組 儲蓋組合 儲集體特征
中圖分類號:P61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037-01
塔河地區地理位置處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中段,緊鄰塔東滿加爾凹陷和塔中順托果勒低隆,面積大約在7000 km2左右[1]。該地區奧陶系儲集體類型以巖溶縫洞型為主,塔河油田便是典型代表,在奧陶紀期間先后經歷了加里東早期Ⅱ幕和加里東中期Ⅰ幕運動。
1 儲集體特征
塔河地區碳酸鹽巖儲集體分布廣泛,在奧陶系多個層位均有分布,其中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在部分地區雖有較好的油氣顯示,少部分井獲工業油氣,但由于層數多,分布不均,累計厚度較薄,至今未在全區內形成具有規模性的工業產能。因此主要對塔河地區優勢儲集體分布層位(鷹山、一間房)進行分析。根據裂縫發育、烴類檢測和油氣顯示等數據,可將儲集體分為I類(各項參數好)和II類(各項參數較好)。
1.1 一間房組儲集體特征
一間房組儲集體巖心孔隙度偏好,全直滲透率偏高的現象反映的是以發育微孔(小孔)、大縫(較大縫)為主要特征,其中裂縫―孔隙型儲集體所占比例最大。總體上看,鷹山組基質孔隙和裂縫對儲集體貢獻不大,更多地依賴于較大的孔洞,尤其依賴于大型洞穴和大型裂縫提高其儲集性能[2]。
一間房組基質孔隙度要好于鷹山組,但基質滲透率卻相互接近。塔河地區奧陶系碳酸鹽巖發育了多期次巖溶作用,形成具旋回性、層控性、不均一性的巖石特征[3],在一間房上段以前期滲透帶與古地貌凸起、斷裂帶最為發育。
從巖芯裂縫孔洞統計表明,塔河南部地區主要以中、小型裂縫為主,一間房組以高角度裂縫為主,早期大的裂縫基本上被方解石填充,而中小裂縫則由于半填充或為充填能得到一定的保存。溶蝕孔洞主要沿裂縫或縫合線等溶蝕流體通道發育,它們共同組成縫洞系統[4]。
從總體上看塔河地區奧陶系一間房組儲集體發育情況是南部地區相對弱于北部地區,主要發育裂縫-孔洞型儲集體、裂縫-孔隙型儲集體、裂縫型儲集體,其中裂縫-孔洞型、裂縫-孔隙型主要分布在一間房組上段的開闊臺地礁灘相沉積的顆粒灰巖地層中,通過鑄體薄片分析發現有大量的溶蝕孔和裂縫等;一間房組下段發育以泥微晶灰巖為主的灘間海相沉積,在該段內裂縫十分發育[5]。巖心孔滲分析表明,塔河地區具有東南部和西南部孔滲較高,南部孔滲較低特點。
1.2 鷹山組儲集體特征
鷹山組區在塔河地區各井均有揭示,塔河北部地區的儲集體大多直接被石炭系巴楚組覆蓋,南部地區(含東南和西南)一般為中奧陶統所覆蓋。其沉積環境以開闊臺地灘間海沉積,間夾臺內砂屑灘和粒屑灘,巖性以泥微晶灰巖為主,由于泥微晶灰巖的原生孔隙本來就不甚發育,這就決定鷹山組基質孔隙度總體上偏低的特點。裂縫為其主要儲集空間,溶蝕孔洞僅少量發育且大多書被方解石嚴重充填。儲集體類型以裂縫型儲集體為主,局部發育孔洞-裂縫型和裂縫-孔洞型儲集體。巖心觀察發育裂縫與微裂縫,縫面上見褐色原油,局部井區在鷹山組發生放空、漏失,表明存在較大型的裂縫與洞穴。裂縫以水平縫為主,局部發育高角度縫且多被方解石和泥質充填。
總體上鷹山組發育Ⅱ類儲集體,局部發育Ⅰ類儲集體,一般厚度較薄,個別井內發育較厚的Ⅰ類儲集體。鷹山組Ⅰ類儲集體和Ⅱ類儲集體呈現出多層發育的特點,單層厚度10 m以上儲集體相對發育,累計厚度較厚,而一間房組主要在上段發育Ⅰ類儲集體且厚度較大。
2 儲蓋組合
塔河地區奧陶系儲集體發育層段主要集中在一間房組和鷹山組。儲集體受灘相沉積控制,形成一些規模不同的儲集體。直接蓋層為桑塔木組,或志留系紅泥巖段、石炭-二疊系內部泥巖,良里塔格組地層中致密地層也能作為局部蓋層。
桑塔木組作為區域蓋層,但受構造、沉積控制,部分地區缺失桑塔木組,使一間房組和鷹山組地層直接被上部的志留系、石炭系泥巖層段所覆蓋,形成良好的儲蓋組合,在桑塔木組地層覆蓋地區,良里塔格組地層中灘相發育區域也有可能發育各類儲集體。在奧陶系地層內,桑塔木組大段泥巖是本區域內的直接蓋層,而良里塔格組內部致密碳酸鹽巖也可以作為局部蓋層。
3 結論
(1)塔河地區中、下奧陶統碳酸鹽巖儲集體在空間上發育程度表現出較強的非均質性,縱向上明顯具層狀分布特征。其中一間房組上段儲集體最發育,Ⅰ類儲集體厚度較大,鷹山組次之。平面上儲集體呈近南北向條帶狀展布,儲集體發育程度總體上西部好于東部。
(2)工區內奧陶系碳酸鹽巖儲集空間類型包括溶洞、裂縫、孔隙等,在鷹山組和一間房組內還發育有大量的次生溶蝕孔隙,這對Ⅰ類儲集體的形成其中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由于構造運動和巖溶改造的影響,儲集體的物性變得不均一且分布不規則。
(3)塔河地區發育有優良的儲蓋組合,儲層以一間房組和鷹山組為主,良里塔格組既是儲層,也是區域蓋層,而上奧陶統桑坦木組泥巖以及厚度較大的石炭系和三疊系泥巖則充當優良蓋層,這樣的儲蓋組合有效的保證了油氣不會散失,促進油氣藏的形成和保存。
參考文獻
[1] 候明才,萬梨,傅恒,等.塔河南鹽下地區上奧陶統良里塔格組沉積環境分析[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5):509-514.
[2] 陳路強,錢一雄,馬紅強,等.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奧陶系碳酸鹽巖成巖作用與孔隙演化[J].石油實驗地質,2003,25(6):729-734.
[3] 張德民,鮑志東,李國蓉,等.塔河油田鹽下地區奧陶系成巖作用與孔隙演化[J].地質科學,2013(4):1204-1218.
[4] 魯新便,蔡忠賢.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古溶洞系統與油氣開發[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0(1):22-27.
[5] 鄧小江,李國蓉,徐國強,等.塔河油田南部中奧陶系一間房組沉積相精細劃分[J].石油學報,2008(1):35-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