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要】緊隨著語文閱讀教學而進行的“課堂小練筆”能實現讀與寫的有機融合,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習作訓練方法。在教學實踐中,選材要貼近語境才能實現讀寫雙贏;方法指導要細致才能讓學生讀后會寫;語言積累要豐富才能讓學生讀后能寫;評價要重賞評才能讓學生讀后樂寫。
【關鍵詞】課堂小練筆;方法;評價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有專家提出:“把寫擠進課堂。”一個“擠”字道出了課堂練筆的必要性。“課堂小練筆”是伴隨著語文閱讀教學進程,引導學生巧妙地利用課堂閱讀資源而進行的一種“短平快”的寫作訓練。它融讀寫為一體,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學生負擔小,寫作效率高,因而是頗受廣大師生歡迎的一種習作訓練方法。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由于小練筆設計的目的不明確,練筆的時機、方法、難度把握不當[1],教師的指導不細等問題,導致訓練低效甚至無效。筆者就如何開發與利用語文課文中的習作資源,讓學生進行豐富、活潑的有效性練筆,談幾點做法。
一、選材貼近語境——讀寫雙贏
小練筆與單元作文訓練不同,其選材角度小、內容簡短、緊隨教學,極有利于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謂是“作文快餐”。而這樣的“快餐”能否受到學生歡迎取決于內容的選擇,越是貼近教學語境與學生生活的選材越能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課堂小練筆是隨著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或預設或隨機進行的一種寫作訓練。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能否把握時機,順勢而練,是課堂小練筆是否有效的關鍵所在。一般來說,小練筆放在結課時比較合適。在這個階段,學生對文本的價值取向、人文內涵都有了相對準確的把握,也積累了相對豐富的語言;經過整堂課情感的積蓄、醞釀,有了表達的欲望,所以這個時候進行小練筆效果也是相對較好的。例如《別擠啦》一課,介紹了生活中見到的排擠、欺負、仗勢欺人等都是“擠”的表現,而歧視、侮辱、陷害等弊端、罪惡可理解為更嚴重的擠。于是筆者設計的課堂小練筆是:請你來當記者,根據你平時觀察到的有關“擠”的現象來報道校園不文明行為。結果這次練筆很有亮點,有的學生甚至把漫畫也用上了,還有的學生在后面附了實例照片,創意十足!看來,只要教師找準激發學生思維的切入點,學生的寫作思路就會如泉涌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因寫作而更深刻、更全面,寫作也會因閱讀而豐富、巧妙,真正實現了雙贏。
二、方法指導到位——學生會寫
寫作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很多,學生不可能在短期內都理解與掌握。怎樣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循序漸進,不斷提高呢?這就需要我們的設計具有層次性。對于低年級學生,每學一個字,不僅要會讀能寫,更重要的是會用。在課堂上只需多進行造句訓練,多種形式培養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如《荷花》中對白荷花的描寫,用了“有的……有的……有的……”這樣的排比句式,寫出了白荷花的各種各樣的姿態。在教學時,筆者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學校里的植物,然后讓學生仿照這樣的句式寫下來。對于中高年級學生,教師應該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課文中圈、點、標、畫,讓學生體會文章“寫什么?怎么寫?為何寫?”通過閱讀,理解作者是怎樣謀篇布局的,從而體會作者的寫作特點、寫作方法。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從一年四季抓住小興安嶺樹多的特點進行了描寫,還大量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教師在教學時要明確指出這些寫作方法,在布置小練筆時也特意提醒學生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這樣實踐下來,發現學生的習作水平還真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學實踐表明,只有通過方法指導,教給學生表達自己思想的方法以及各種方法的適用環境、優缺點,并且在教學中不斷地滲透、實踐,學生才能理解,最終達到會寫的要求。
三、語言積累豐富——學生能寫
小學生由于閱讀量有限,語言儲備不夠豐富,運用語言的靈活性欠缺,這就要求教師在實施課堂小練筆之前引導學生進行適度整合,做好語言儲備。例如在學習《瑞雪圖》時,本地剛剛下過一場大雪,學生還停留在玩雪的興奮中,非常容易調動。筆者就抓住本單元描寫雪景的共同特點,讓學生描寫雪中的家鄉。在寫之前,引導學生回憶和雪有關的詩詞、歌曲、課文,將它們合理改編,運用在寫作中。學生的激情一下子被點燃了,看著窗外的雪景,妙詞佳句脫口而出。此時學生的創作熱情已被點燃,思維處于發散狀態,在豐富的語言儲備支持下,寫作成為情感的自然流淌,自然就能寫出好的習作。
四、重賞評“導”改——學生樂寫
小學生特別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與鼓勵,一個好的課堂練筆,還得注意評價方式。小學生往往天真無邪、童言無忌,對自己的練筆作品有強烈的展示交流欲望,即使他們的思想是稚嫩的,語言是拙劣的,老師也要以贊賞的目光去點評[2],誠懇地提出修改意見,切忌要求過高,拔苗助長。教師要不斷創新評價方式,比如完成一篇練筆作品,首先要求學生在同桌或小組內互評,重點解決錯別字、不恰當的用詞和錯誤的句子等。其次,教師選評,評選出盡可能多的優秀作品并給出修改意見,鼓勵學生進行二次創作,給學生錘煉語言的機會。第三,對這些修改后的精品在班內展評,創造機會讓學生展示交流,激發他們的創作原動力。只有通過好的評價方式,才能營造出學生越寫越愛寫、越寫越能寫、越寫越出彩的寫作氛圍,才能使學生樂寫并且寫出精品。
總之,小練筆的隨機進行,創造了閱讀教學中寫作的機會,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只要善于捕捉,精心設計,認真指導,長期堅持,科學評價,必定能點燃孩子的創作激情,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使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酈濼靜.走出誤區:讓課堂小練筆真正有效[J].小學教學參考,2010(4).
[2]李亞玲.情緒認知與管理:走進教學中的內在體驗[M].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