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芬
【摘要】初中語文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點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學習的關鍵,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學校及教師都忽略語文閱讀教學,這樣阻礙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語感的培養及寫作能力的提高,本論文從不同方面闡述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初中語文教學有很多課型,但閱讀教學是基本類型之一,在教師整個初中語文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對初中語文評價體系中,閱讀教師占有一定比例,要引起廣大初中語文教師的重視,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的主要途徑。因此,初中語文教學閱讀教學必須引起廣大初中語文教師重視,為早日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一、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我們現實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尤其一些鄉鎮中學問題更突出,本文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閱讀教學步驟過于程式化
在現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不帶領學生去咀嚼文字,品味語言,領悟情感,語言文字的那份韻味靈氣,自然就蕩然無存。例如分析一篇小說,有些教師不去注重遣詞造句的靈氣、布局謀篇的匠心、極具人文的內蘊,而是簡單地把完整的情節“肢解”為若干部分,把一些死記硬背的瑣碎知識點和抽象符號硬塞給學生。周而復始,當然也就遏制了學生學語文的興趣。這樣程式化的教學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也因此扼殺了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造力,影響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閱讀教學手段過于形式化
現在科技水平發展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出現一些形式化,比如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一種情感教學,教師與學生是有感情地去閱讀,提高學生自身修養。而現在利用多媒體教學,屏幕代替黑板,鼠標代替了粉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不是很適應,利用播放器代替了閱讀,把一篇非常有感情的文章讀的非常機械,沒有感情與激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起到阻礙作用,閱讀教學形成了形式化,現在先進教學手段是可以使用,但不要牽強,要達到一定效果。
(三)閱讀教案過于藝術化
現在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注重設計的外表,不注重實質。很多教案設計得非常新穎,但實效性不大。特別在設計閱讀教案的過程中,應注重設計的合理化、情景化,師生在閱讀過程中銜接的要完美,可是許多初中語文老師設計的教案,利用了很多先進科學技術,教案過于美觀,課件含金量很高,利用很多現代化教學手段與科學技術,思維沒在學生閱讀的關鍵所在,沒有應用到實處。
二、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情境搭建平臺,為學生閱讀提供條件,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創建平臺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多媒體設計等,這樣可以彌補一些年輕教師的經驗不足,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教學契訶夫《變色龍》一文,通過讓學生了解變色龍這種動物出于保護自己的本能,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色的特點認識不清,然后去了解奧楚蔑洛夫性格中的可憐與可悲。一段關于自然界中變色龍的錄像,可以迅速幫助學生進入為何稱奧楚蔑洛夫為變色龍的情境。
(二)根據教學目標,強化課型創新
教學目標是教師在教學前,建立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實現這個目標。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每一學期要有一個大目標,每單元、每節課要有個小目標,目標都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為宗旨。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每節課都要有所創新,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今后更好學習打下基礎。
(三)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
學生養成好習慣是成功的關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掌握哪些詞是會背、會寫、會用的,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拓寬學生學習的層面,課堂上一些好的詞語,教師讓學生會背誦。教師在教課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去讀課文,在有些課文中,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每學期都要推薦學生閱讀2本以上的國內外名著,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知識積累都有一定幫助,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培養都有一定的益處。
(四)閱讀教學要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在培養學生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多搭建平臺,創設情境,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充當不同角色,有感情地去朗讀課文,在讀課文同時,教師要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課文中查找,或進行思考,創造性地去學習,開拓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對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起到一定啟蒙作用。
(五)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優化課堂教學
初中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模式上要進行改革與探索,從傳統的教師為主體的模式,轉變為學生是課堂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建情境,搭建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下充分展示自己。課前要給學生留預習作業,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可以采用分組形式進行,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充當不同角色,培養全能特色,有助于培養學生邏輯思考能力,增強了學生創新能力,提高了學習文化課的本領。
總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要從傳統教學過程中轉變過來。傳統初中語文教師就是教、學生在學,而現在初中語文教學主要培養學生全面綜合素質、閱讀能力的提高,初中生都要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尤其初中語文教師要搭建平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梁紅妮初中語文閱讀之我見[J].陜西教育,2007(8).
[2]車靜.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兩種方式[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8(7).
[3]張繼初.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科技咨詢,2008(19).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