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升學
一、情景教學的方法
(一)利用多媒體塑造意境
多媒體以其圖文并茂的特點,可以向學生提供多種形式,功能多樣的材料,利用形象生動的動畫,悅耳的背景音樂,使學生進入一種愉悅的學習環境之中,從而為課堂營造一種充滿意境的學習氣氛??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惫P者以為動畫、音樂使學生蕩起思維的火花,撥動心弦,從而進入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有些文章,只從字面理解會很抽象,比如描述一些自然問題或者科技問題時,如果利用多媒體,將圖片展示給同學們,便可以形成很直觀的認識。
(二)進入角色,身臨其境
在遇到具有故事情節的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是學生進入角色,尋找身臨其境的感覺。比如童話故事《皇帝的新裝》,首先可以讓學生們分組討論、分析童話中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所呈現出的特點,然后通過分角色朗讀初步了解故事的內容。再次,請同學們自由結組,分別扮演其中的皇帝,大臣,小孩以及騙子等角色,并安排一個同學對故事進行場外陳述。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加之教師對學生們的點評與指導,更能夠幫助學生深刻的理解文中的人物典型以及寓意。這種體驗“身臨其境”的活動具有藝術性,理智性和科學性,順應了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規律。
(三)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本
創設情境是為了喚起學生們對知識的追求,對崇高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探究熱情,開拓學生們思維的空間,對內在美感的培養,并非僅僅為了博得學生的掌聲和笑聲。很多教學工作者在創設教學情境中時,往往重表面重形式,沒有實質的內容,脫離了實際,沒有以學生為本,以教學為綱。教師在創設情境的時候要注意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實際出發,使得情境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支撐點而并非是靠情境決定如何教學。正在上初中的孩子,沒有多少生活閱歷,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如果偏離太多,自然沒有辦法表達出真實的情感,而只是為了應付老師,編造一下。這種教學是不成功的,學生沒有從語文學到更多的認知和體會,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要以感性為基礎,理性為向導。
二、情景教學的意義和作用
(一)打開心靈之窗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在教學情境中創設的“意象”,將過去的事物與現在的事物相互聯系起來,積極地進行想象對比,在特定的情境下,“意象”的感知程度強烈而且深刻,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流暢,記憶清晰牢固,為獲得知識奠定基礎。教師創設的情境教學變成了學生學習知識和增強學習能力的載體,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從感性思維上升到理性思維,有利于學生從知識感知到實際應用的轉換。
(二)激發參與之趣
興趣往往最好的老師,學生的興趣在一定情境中產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重要之源。創設情境就是為了制造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環境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引人入境。教師以直觀的形象觸發學生們的想象與聯想,用生動的情境引發學生情感與心靈的共鳴。充滿智慧,美感,詩意的情境,使學生“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全身心投入,只有體驗,感悟與探索充分利用,才能形成情真意切的理解情境的意遠,理深。學生們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積極參與,主動學習。
(三)培養創造之力
二十一世紀需要創造型人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中學語文教學任務的核心。語文情境的創設為培養創新人才搭建動口、動手、動腦的平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不斷增強創新的欲望和能力。教學如果觸及到學生的情緒和意志以及精神的需要,便會發生更為有效的作用。學知識主要是為了活學活用,否則便等于“無學”,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授之以魚”,更應該是“授之以漁”。教師通過創造和諧的情境,使得學生能夠和自己的審美經驗相互融合,領略“韻外之致,味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