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芳
【摘要】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應在教學中教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而不是一堆金子”。語言訓練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于抓住各種語言訓練的機會,日雕月琢中孩子的語言肯定能更上一層樓;只要我們善于指導及時糾正孩子的語病,不放過一絲一毫的機會,相信經過這樣有計劃的訓練,孩子們的語言能力會不斷地提高。
【關鍵詞】敢說;想說;會說;幼兒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語言是人類發展思維活動,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各種能力的基礎。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先取決于語言。”由此可見語言與智力關系密切。幼兒園小班是孩子語言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孩子由家庭零散的語言學習轉入學校有計劃語言學習的轉型階段。由于家庭教育的差異,這個時期的幼兒語言能力不強,表現為他們有的只能說簡單的句子,有的說句子不完整,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這個時期幼兒的語言接受能力強,詞匯積累快,語言發展迅速,經過這個時期的訓練與發展,孩子可以簡單、連貫地敘述見聞、表達思想。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孩子今后的發展,那么這個時期應該怎樣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呢?筆者通過實踐,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創造幼兒“敢說”的機會
心理學家羅杰斯把喜歡、關懷、尊重、認可、愛撫稱為積極的關注,并把它看作是人類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成人的擁抱、撫摸、點頭、微笑以及親切、慈愛的語言,不僅使幼兒感到安全,對世界產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兒感到自身的價值,從而充滿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而成人的忽視、冷漠、拒絕、不理會,不僅使幼兒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恐懼感和不安全感增加,而且使幼兒懷疑自身的價值。
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善于觀察捕捉孩子的情感需要,多了解孩子,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為孩子們創造敢于說話的環境。一天,我正在午睡室點人數,準備午睡,亮亮告訴班上的蘭蘭和彤彤沒有來。我怕出差錯,三步并作兩步來到教室門口。忽然,聽到吵嚷的聲音。走過去剛要開口制止,聽見蘭蘭說:“最近的熊出沒真好看。”旁邊的彤彤大聲地說:“我覺得也是,小熊熊真可愛,光頭強也很搞笑。”“噢!”我很快就明白了,原來她們在交流,這是多么好的一次機會呀!我怎么忍心去破壞呢?蘭蘭和彤彤是我班膽小、內向的孩子,處處拘謹、害怕,不愿說話,不敢做事,不敢與人交往。在這些孩子心中,像人少的不起眼的角落,卻是她們放松自我的自由小天地。了解了她們的需要,我就盡可能地創造機會,在游戲區多了幾張小地毯,在圖書室的一角開辟了一個“悄悄話”角,在必要時給予幫助和滿足,引導她們學習與人交流、溝通。原來想讓孩子開口也并不難,關鍵讓孩子在不受任何限制、比較寬松的氛圍中與人不斷地進行口語交流,從而體會與人說話的快樂,來提高孩子的說話能力。
除此之外,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思想時,尊重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及時地發現其閃光點,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感受成功的口語交流帶來的快樂,也有助于孩子敢于開口,提高交往能力。
二、激發幼兒“想說”的興趣
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兒童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環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的支配”。興趣能使孩子聚精會神、積極動腦,主動思考;興趣能推動孩子自主參與、積極實踐。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以一個鼓勵者、傾聽者、支持者的身份,努力激發幼兒大膽表述自己意愿的興趣。如,在表演游戲“做客”,首先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了解關于做客的常識,然后讓孩子們通過觀看有關錄像,更直觀深刻地知道文明做客、不文明做客和怎樣接待小客人。接著,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角色進行表演,并講述各自角色的任務,最后通過幼兒自己講述的整個做客過程,把整個游戲串聯起來,在這寬松的游戲氛圍中,孩子們的語言不知不覺地得到了提高和發展。
三、培養幼兒“會說”的能力
在孩子敢說、想說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引導孩子怎樣說好話,說完整的話,要讓孩子把話說清楚,講得生動貼切。平時在帶幼兒散步的時候,讓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周圍各種環境和自然的變化。我在教學過程中,給幼兒創造一些條件,如戶外實踐活動、談心集體游戲活動等都是幼兒語言學習的有利資源,課堂上可以采用比較直觀的方法,例如:在給幼兒講冬天的故事之前,先帶領幼兒外出觀察,再給幼兒灌輸一些必要的提示:“冬天到了,樹木、植物、人們的衣著都有什么變化呢?”幼兒在觀察和尋找的過程中會發現事物的改變,老師可以讓幼兒在觀察討論、想象中自由地表達,我們要善于抓住契機,引導幼兒學習和發展語言。
在集體游戲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地用語言交流。日常生活中,利用與幼兒接觸的機會進行一些簡短的交談,在交談中建立感情,使他們無拘無束,愿意和老師進行交流,當幼兒用語不恰當時,老師須及時予以糾正。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話題和幼兒熟悉的話題與幼兒交談,這樣幼兒說起話來,才會“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如早上幼兒到園后,可以與幼兒交流早上吃了哪些食物,孩子們剛才接觸過這些,所以都能侃侃而談。為了讓孩子言之有序,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一些幼兒說的與其他幼兒不同的題材,鼓勵幼兒拓展開來,例如這些食物的特點,看上去是什么樣子,怎樣吃,吃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等等,這不論對幼兒發展語言能力,還是形成事物的正確認識都有積極的作用和效果。老師在組織集體學習時,要注意啟發幼兒,給幼兒一個“說”的機會,創造一個“說”的環境,讓孩子練習說、學著說。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應在教學中教給學生點石成金的指頭,而不是一堆金子”。語言訓練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于抓住各種語言訓練的機會,日雕月琢中孩子的語言肯定能更上一層樓;只要我們善于指導及時糾正孩子的語病,不放過一絲一毫的機會,相信經過這樣有計劃的訓練,孩子們的語言能力會不斷地提高。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