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珍志
摘 要:本文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了農村檔案的現狀,找出現狀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搞好農村檔案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檔案;現狀;對策
農村檔案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的真實記錄,是科學有序地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基礎。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村級檔案管理與村政建設、村莊經濟的關系日益密切。但由于農村干部思想意識、村莊財力、人員素質等問題,影響了村級檔案工作的正常開展,導致村級檔案管理不規范,利用效果差等問題。對此,筆者對所在街道38個村莊的檔案管理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并就如何開展好村級檔案管理工作提出幾點淺顯的看法。
1 農村檔案管理中的問題與不足
通過調查分析,目前村級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有三個方面: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平衡。由于各村之間經濟發展不均衡,再加上村干部對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同,我街道38個村莊中有專門檔案室的村莊18個,占全部村莊的不到47%,這18個村莊中有6個村檔案室建設達到了青島市優秀村級檔案室標準,其他村莊檔案室與辦公室合用,還有的村莊甚至沒有專門的檔案柜,檔案資料置于木櫥、木箱、抽屜或袋子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平衡,嚴重阻礙了村級檔案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
二是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全街道38個村級檔案管理人員中,大專及以上學歷5人,高中20人,初中10人,小學3人,其中曾經參加過市舉辦培訓班的8人。由于多數檔案管理人員不能系統掌握檔案管理的有關知識,缺乏應有的業務素質,導致村級檔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材料收集不齊,分類不清等,降低了檔案質量。
三是檔案資料缺少完整性和連貫性,致使檔案利用率偏低。如本村的黨支部村委會記錄、歷史沿革、租賃承包合同、黨團干部名冊、村規民約、大病統籌、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等材料未及時收集而散落在經辦人手中,時間一長或人員變動就出現資料丟失不全。有些村召開會議缺少必要的程序,口頭辦事,沒有文字記錄或隨記隨丟,造成無檔可查、無據可尋。這些現象大大降低了村級檔案的參考性和可利用率。
2 農村檔案管理問題形成的原因
分析目前村級檔案管理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外乎以下三個原因:
(一)農村干部對檔案管理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檔案法》頒布實施以來,標志著我國檔案事業走上了法制化軌道,特別為基層檔案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從實際工作者看,許多農村干部法律意識比較淡薄,依法辦事的自覺性較差,有的干部甚至根本不知道有《檔案法》的存在,認為檔案管理工作無關緊要,甚至視為工作累贅,長此以往,削弱了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挫傷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阻礙了村級檔案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村莊財力困難,檔案投入嚴重不足。就筆者所在街道來說,有一部分村莊經濟比較薄弱,個別村莊甚至負債嚴重,維持村莊基本運行的資金尚且不足,投入到檔案事業的費用更是微乎其微,致使村級檔案發展后勁嚴重不足。
(三)缺乏相應管理機制,檔案管理隊伍不穩定。當前,農村檔案管理尚無專職人員,各村莊主要采取會計兼職或臨時指派的方式。從兼職形式來看,由于村莊繁雜事務較多,兼職人員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別的工作上,忽略了檔案管理工作;從臨時人員來看,由于缺乏內部約束和激勵機制,出現工作人員糊弄怠工、得過且過的情況。這此因素大大削弱了檔案管理職能的發揮,造成村級檔案管理崗位形同虛設,有而不抓,管而不活的局面。
3 搞好農村檔案管理的對策
針對當前農村檔案管理現狀,筆者認為應著重抓好四點:
(一)強化檔案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強化農村干部及管理人員的檔案意識,是抓好村級檔案工作的前提。一方面,要大力宣傳《檔案法》,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研討會、辦好宣傳欄等形式,多渠道,多層次的向社會廣泛宣傳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不斷增強檔案工作在農村的知明度,讓更多的基層干部了解支持檔案工作,增強檔案工作人員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基層檔案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對先進檔案工作典型的宣傳,調動起廣大基層干部的積極性,為抓好村級檔案工作奠定思想基礎。
(二)穩定檔案人員隊伍,提高業務素質,創新管理機制。穩定隊伍,創新機制,是搞好村級檔案工作的有效保證。針對村級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首先要建立工作人員最低任職年限制度,同時,鎮相關部門可爭取市檔案局配合,制定相應的任職資格和崗位職責,避免村莊對檔案工作人員使用的隨意性,確保隊伍穩定,保證檔案管理工作的連續性;其次,要完善工作激勵機制。在農村,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村級檔案管理納入對村莊的考核目標進行統一考核,要求村莊建立健全檔案工作管理組織、管理目標、崗位職責、考核以及獎懲等一系列制度,使檔案工作在村級有明確分工,嚴格責任,獎懲兌現,使村級檔案管理邁上統一有序的管理軌道。第三要健全隊伍培訓機制。市檔案局可將各類培訓班、研討會擴大到農村基層,增加農村檔案檔案工作人員培訓和學習的機會。鎮內要創造機會,經常召開檔案工作會議,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培訓班、學習班,使村莊檔案工作人員能系統掌握管理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促進村級檔案管理事業平衡發展。
(三)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農村檔案工作環境和硬件設施。農村檔案室是一個最基層的檔案事業機構,要注重室內外環境建設,一是要保證檔案的安全性,要有一間單獨的檔案室,并安裝防盜系統。二是要保證檔案的保存環境,要有鐵制的檔案櫥柜,有紙制的檔案盒,做到防火、防潮,防蟲等,有條件的村莊還要有一臺專門的計算機,把所存的檔案錄入微機,使查閱更方便。
(四)強化服務意識,拓寬農村檔案服務領域。一要強化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工作,為村民提供最基礎、最直接的檔案服務。對于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和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相關檔案信息,如養老保險、失地保險、大病統籌、低保、殘疾人待遇等要及時張榜公布,主動向村民提供服務。二是應積極開展相關涉農檔案的征集,不斷豐富室藏,特別是跟群眾息息相關的如醫保檔案、低保檔案、計劃生育檔案、殘疾人檔案等。三是要不斷拓寬服務領域和范圍,靠優質高效的服務,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求得發展空間,更好地為新農村建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