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瑩
摘 要:90后作為年輕人,有著蓬勃的朝氣和旺盛的精神狀態,已經成為逐步進入社會的成年人。90后現在大多數在緊張忙碌的大學專業知識技能學習之中,為將來更快地步入社會階層打下堅實的基礎鋪墊。如何讓大學生快樂地度過大學生活,掌握扎實嫻熟的專業知識技能,快速適應社會的需要,就需要院校做好大學生的管理工作,形成“立德樹人”的管理理念。
關鍵詞:理念;大學生;行為習慣;日常管理
“立德樹人”這一管理理念來源于黨的十八大報告,報告明確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發展的根本任務,可見這一理念的意義所在。因此各大院校應積極配合黨和國家關于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的政策,做好重點規范大學生日常行為,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良好的行為習慣方面的工作,為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奉獻綿薄之力。
1 實行必要的制度管理
輔導員是大學生最為密切的人群之一,所以大學生“立德樹人”的管理理念滲透到日常學習生活中關鍵要依靠輔導員的管理。許多大學生背井離鄉求學,接觸一個陌生的環境,難免會感到不適應,為自己的人生財產安全造成不必要的不利影響。由此,輔導員要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有必要制定一些制度來規范指導學生的日常行為。
1.1 大學生人身財產安全的保護措施
大學生初入校園,思想單純,并沒有看到社會不公平合理的現象。對于很多大一學生來說,開學之初都會遇到詐騙分子推銷移動手機和電話卡等現象,由于新生眾多,金錢和一些珍貴的物品隨身攜帶,需要處理入學方面的事宜,事物繁忙,忽視了警惕和自我保護,這就使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1.2 開通溝通交流的渠道
輔導員可以根據學生的切身實際,采取不同的措施聽取學生的意見與建議,聽取學生的真實心聲,也為學校的發展建設積極建言獻策。QQ和微信這些電子信息溝通方式對于他們是再熟悉不過了。輔導員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建立一個班級QQ群,回復學生生活中的困難等熱點問題。通過以網絡為依托,以QQ等電子通訊平臺,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保證了和諧有序的校園環境的建設。
1.3 以規定條例的形式確保學生的安全
人們常說人格決定命運,而一個健康的人格養成歸根到底還是行為習慣的養成。相對來說,大學的學習生活并不是那么繁忙,有很多的閑余時間。輔導員可根據實際,制定學生外出登記、學生周末外宿、學生請假等規定,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軌跡,有力地保障了學生的安全。
輔導員可以抽出時間,在閑暇時間深入班級、宿舍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有哪些困難,對于學校的發展有何建議,定期召開班級會議,記錄班級的一周以來的重大事件,存在的不足之處加以改進,將這種方式一直延續下去。
2 以實際行動關懷呵護學生
在大學中雖然輔導員不直接參與教學活動,但和課堂授課的專業教師一樣,輔導員同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對于大多數大學生而言,他們很多是離開親朋好友初次來到陌生的城市,有些不習慣不自然。這就要求輔導員老師以實際行動讓學生感到溫暖,使學生體會到家的溫暖,使其早日適應進入一個嶄新的集體生活。
2.1 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困難
許多學生一個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方面一定會消耗大量金錢。而許多學生來自偏遠的農村地區,生活來源少,家庭經濟困難的現實常導致學生不能按時上交費用,不能滿足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家庭原因的限制,這些學生會存在著性格內向自卑等心理問題。不利于維持學生學業的繼續,由于生活所迫,許多學生實施搶劫誘騙等違法行為斂財,不但斷送了一片光明的前景,而且帶來了強烈的社會輿論譴責。輔導員幫助學生認清現實,給予其在學習方面的幫助,通過勤工助學等方面使其自力更生,使其他學生更加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
2.2 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這兩句名言名句說明了每個人作為社會整體的一個個體,都有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教育活動中普遍存在著一個錯誤的現象觀念,廣大教學工作者只是關注學習成績優秀、品行良好的學生,而那些學習成績差,品行不端正的學生自然不在關注之列了。輔導員應該以平等的觀念,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優點給予表揚和肯定,對不足之處加以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缺點的不利影響,加以改正,使所有學生們互惠互補,相互促進。
2.3 以心理疏導的方式關注學生
一個人的心理影響著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的形成。許多大學生都多少有著學習成績差,與同學發生矛盾沖突等造成的心理問題。所以輔導員要以詢問出現問題學生與之密切的人群,在班級會議上學生們訴說面臨的挫折等形式了解學生遇到的困難,針對不同的問題給出解決措施,還可以借助文藝表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集體,消除自卑、孤僻、恐懼等心理問題。
3 開展第二課堂活動
加強理想理念教育與行為習慣教育是切實可行的“軟知識”學習的舉措。開展思想教育、學習經驗交流的活動,使同學們對未來充滿憧憬,更好地做出規劃。通過考核同學們課堂出勤,班級寢室衛生等羅列出不文明現象,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規范日常行為舉止,幫助學生提高綜合素質,形成良好的人格,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4 結束語
人才是21世紀最寶貴的資源,人才的培養關鍵靠教育。教育為各行各業輸送人才,教育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大學生是人才資源中一個堅強有力的隊伍,在各行各業中也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個合格的大學生不僅應該具備扎實熟練的專業技能理論知識,還應該具備良好端正的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只有具備了科學文化知識和道德修養,才能更快地深入到社會,適應工作崗位。因此,各大院校要加大力度切實做好“立德樹人”管理理念的工作。
參考文獻
[1]駱郁廷,郭莉. “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及有效機制[J]. 思想教育研究,2013,07:45-49.
[2]周文蓉,汪邦銀. 思政理論課教學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研究[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6:54-55.
[3]張彥坤. 學生黨員助理班主任——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選擇[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4: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