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寒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拓展與社會的不斷變革,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旅游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大眾化消費方式,旅游景點為了打造更加吸引游客的旅游項目,創新推出了“生態區旅游”,作為一種近年來新型的旅游項目,由于國家政府的支持以及人們群眾的喜愛,它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鑒于國家關于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態區旅游”不僅要從外部宣傳上做好工作,還要從內部管理上做到系統上的構建,避免傳統的管理模式,將現代新型化的管理模式運用其中,進而促使生態區的旅游管理工作做好做強。本文從初探我國生態區構建旅游管理的系統重要性著手進行分析,進而探討管理系統在構建時的設想和思路,最后探析構建管理系統方面的具體策略。以其為后續生態區旅游方面的建設以及系統管理提供理論上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生態區;旅游管理;系統;構建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化管理的深入推進,旅游作為能夠提供給廣大人民生活娛樂的消費產業,也面臨著轉向現代化管理發展的需求,“生態區旅游”作為一種發展勢頭較好的旅游項目,它的市場發展空間較大,但是在旅游產業的轉型階段,就目前來說,我國在生態區的旅游管理中做的還不夠好,在旅游管理工作中尤其是沒有將“生態區”以及“人文區”做到足夠的重視,因而在生態區的管理工作上存在很多的問題,其管理的系統也不夠健全,這些方面的疏忽造成了生態區的旅游管理的質量較低,因而想要真正提高其管理質量就必須要認識到構建生態區的總系統管理的重要性,在實際的管理中重點抓生態區建設,對怎樣做好生態區的旅游管理還要進行系統的設想以及實施具體的舉措。
1 初探我國在生態區構建旅游管理系統的重要性
1.1 生態區管理與旅游產業的發展關系
對于旅游產業來說,其特殊性在于它的產品以及相關服務都要具備經a濟價值,可以說是在一定程度上旅游產業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同時還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在建筑產業、餐飲產業、信息產業、住宿產業以及商貿產業等等,一個地區旅游產業發展好就能促進這個地區相關近二十多個產業的發展,國際上曾經對旅游產業做出過相關的預測,重點指出了旅游產業對于就業的影響,如果一個旅游產業能夠為社會提供一個就業崗位的話,就可以間接影響其他產業為社會提供七到八個就業崗位,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密切的關系,但是就目前來說,對于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互動關聯的管理還缺乏一定的宏觀調控,旅游產業的相關的法律還不夠完善。尤其是生態區旅游項目在運行期間不能保證其科學合理性,缺乏其他產業的支撐以及相關配套的設施及產業鏈,生態區的旅游項目也就無法完成較好的宣傳和銷售,因而造成生態區旅游管理狀況不佳的現象,從而大大的影響了旅游產業的發展。
1.2 生態區管理與旅游管理模式的關系
隨著國家以及政府對旅游產業的扶持,旅游產業有了較好的發展,生態旅游業漸漸成為了中國現今旅游發展的重點內容,可以說我國的旅游產業迎來了新的春天。在旅游產業的發展中,現代社會要求旅游產業必須合理的開發生態旅游的資源并且在此基礎上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就目前我國的生態旅游項目來說,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合了當地的景區建設,另一種是僅僅是以生態旅游作為宣傳噱頭。這兩種生態旅游發展模式可以說是現今比較大眾化的旅游發展模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旅游管理中還是傳統的管理方法,在旅游生態區的運行機制以及運行模式等等方面均是按照傳統的管理方法運行。例如很多生態風景區在開發之后,在門票的收取以及分配和雙線進出管理上采取的還是傳統的管理模式。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以及現今生態區管理的需求。
1.3 生態區實際管理與經驗的缺失
鑒于社會的發展,旅游產業必須在管理上作出相應的改善,對于生態區的旅游管理必須要結合當地旅游景區的實際情況,把生態區作為管理工作的中心以及基礎,同時將生態區當做一個生命體進行管理與發展的系統構建,同時還必須認識到生態區的合理開發以及科學利用的重要性,必須按照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進行系統構建,萬萬不可為“漁”而“竭澤”。在生態區的實際管理中,雖然利益為上是主要的目的,但是還是要切實的保護生態區的資源,生態區資源不是一次性的消費產品,而是循環利用的消費產品,因而要注重生態區的自然發展規律,促使生態資源以及游客資源的“共進”。但是在實際的生態區管理中,存在著管理制度的匱乏以及對生態旅游發展認識不明確等問題,管理經驗的缺失致使生態區的管理質量較低,因而也就不能較好的實現生態區應有的價值、達到生態區的利潤,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構建旅游管理系統就顯得尤為重要了[1]。
2 構建我國生態區旅游管理系統的設想
2.1 構建生態區工程體系設想
對于生態區的旅游管理系統的設想應該從構建生態區的工程體系著手。具體來說,在旅游景區的生態區工程進行經營權的售賣階段時,必須要依據我國相關旅游法律條例,對生態區的開發權以及實際的項目狀況進行分類的競標,同時進行公開的“發包”,在這個環節中必須對生態區的經營權以及公開售賣活動進行周密的調研活動,對于這些環節中的細枝末節要進行嚴格的考察。在生態區的工程進行啟動的前期還要對當地的市場進行一定的調查,準確的定位市場同時進行配套體系的相關設計,擬定相關的市場預測,對生態區的工程進行統一的前端以及中端和后端的整體規劃,有效的結合風景區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現狀,將這三方面做到緊密的連接。對于生態區來說,可以說其優勢在于具有比較原始的、保存較為完整統一的、規模較為龐大的人文或者自然景觀,這些景觀或是具有民族特色或是具有當地的宗教習俗,具有很大的景觀價值,對于生態區的工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對水文以及氣候進行詳細調查,從而保證生態區工程的有效科學的管理。
2.2 構建生態區內外部體系設想
所謂的生態區內外部體系的設想主要是指在對生態區的日常管理中應該從內部和外部兩方面進行體系的構建與改善。對于生態區的管理制度以及相關的管理體系和管理機構、相關的管理專業人員等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調查和分析。對自身峰景區的競爭力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要嚴格按照國家的可持續的發展要求明確以及挖掘生態區的發展潛力,對現有的生態區的發展模式以及管理模式做出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以及缺陷,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解決對策的構想。例如在生態區管理中對旅游產品進行深入的開發同時對配套的旅游服務進行全方面的供應,在外部宣傳方面,加大生態區的宣傳力度等等,要從當地的旅游產業整體發展中分析生態區現有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體系,提高生態區旅游各個環節中的協作關系,同時在生態區的管理中還要注重日常消費的成本管理,要盡量將管理成本費用降到最低,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旅游需求,同時還要滿足生態區日常管理的基本費用的需要。不僅如此,在開發旅游產品的同時不能盲目的進行開發,而要針對競爭對手挖掘自身旅游產品的優勢,打造自身的精品旅游產品。整體來說就是要從“保護資源”、“開發優勢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方面促進生態區旅游管理的工作順利開展。
2.3 構建生態區產業價值體系的設想
生態區的管理其實目的在于獲取最大的利益,當然前提是生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利用,也就是說在此基礎上將生態區的產業發揮最大的價值,這樣才能將生態區的利益獲取做大最科學最合理。因而在進行生態區的管理中必須將其體制以及發展模式與當地的旅游相關產業進行緊密的聯系,依據這些相關產業的發展形勢以及發展變化及時的調整生態區旅游管理工作,主動的提高自身生態區與其他產業的聯系,將生態區的發展緊密的與社會變化相聯系,從而有效的提高生態區的價值。除此之外還要與生態區的相關企業進行合作,促使這些企業以及相關產業為生態區的發展保駕護航!具體來說,可以與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發展合作關系,共同贏利,切實有效的加強生態區與這些企業之間的互助關系,增加彼此盈利的信心以及合作的信任度,同時對生態區的整個風景資源進行嚴格的資源管理。要明確并且把握好生態區的核心的價值,在生態區的管理中將核心價值發揮到最大,并且以生態區的核心價值作為中心輻射相關的生態區產業,有效的促進核心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相輔相成,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對生態區管理工作內容進行信息的反饋,對相關產業之間的發展進行一定的監控,確保生態區價值體系的良好進行[2]。
3 探析我國構建生態區旅游管理系統的舉措方法
3.1 搭建生態區信用管理以及個性化管理系統
我國構建生態區的旅游管理系統的正確方法首先就是搭建生態區信用管理以及個性化管理系統,具體來說,一般情況下所謂的信用管理是說銀行為了提高業務的更好實施開展的內容,通過對客戶的信用進行一定的了解可以大大降低銀行業務的實施風險,對于生態區來說,其管理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工作,不僅要涉及到生態區的產品以及相關服務,還涉及到生態區資源的維護以及經營,同時還有與生態區關系密切的大小企業。將信用管理應用到生態區的管理中,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旅游管理條例,同時由國家的旅游管理部門進行生態區的經營和管理。生態區的信用管理系統中必須將生態區的工程包攬方以及工程建設方和相關大小企業,在具體生態區內的表現以及行為詳細的記錄下來,并且在生態區的網站上進行一定程度的刊登,如果需要用到這些信息就可以到網站上進行查詢。與此同時針對不同的生態區要做到個性化的管理,有些生態區的生態自然狀況比較的脆弱,因而要采取個性化的管理和保護。有些生態區的自然狀況比較強,因而可以利用這樣的優勢開發新的旅游產品,總結來說就是針對不同的旅游生態區進行不同的個性化管理。
3.2 進一步加強并且完善旅游生態區的管理體系
對現有的管理體系進行不斷的加強以及完善是構建我國生態區旅游系統的另一項方法。具體來說,對現有的管理系統的構架以及相關的管理功能進行總結和分析,主要從生態區的經營以及生態區的資源保護和生態區配套管理三個方面來進行生態區管理系統中子系統的設計,將管理系統進一步的細化,例如在生態區的管理延伸信息的管理,可以增加生態區的資源分析子系統以及資源使用評價子系統、生態區車輛使用以及調控子系統、生態區環境的檢測子系統、生態區設施使用以及保護檢測子系統、生態區人力資源以及數字化辦公子系統等等;在生態區的管理中還要遵守相關軟件的使用功能,逐步將軟件的功能由低向高層層開發,在軟件硬件的功能上爭取做大最大化的利用。除此之外還要對生態區增加輿論和群眾監督管理,嚴格控制生態區的價格規范,促進生態區走向更加市場化以及規范化的發展道路上。
3.3 加強風景生態區的地域合作關系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拓展與社會的不斷變革,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旅游成為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大眾化消費方式,旅游景點為了打造更加吸引游客的旅游項目,推出了生態區旅游,同時隨著國家對旅游產業的關注,各地政府也在大力倡導這樣的生態區旅游活動。生態區的發展越來越好,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獨立的,而是由眾多體系連接起來的,旅游產業也不例外,生態區的管理與發展也離不開其他產業以及當地區域的發展,因而要想加強生態區的旅游管理必須要與地域發展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要大力強化生態區與當地旅游產業的長期合作打破傳統生態區“孤軍奮戰”的發展模式,在生態區的管理中要及時的整合當地區域的相關旅游資訊,緊密的與旅游市場相結合,做到旅游信息的共享以及利益的共享等等,對區域旅游產業以及自身生態區做到緊密的聯系,從旅游大環境下對生態區的管理發展做出科學合理的規劃,對生態區的產品進行統一的制定,對生態區的形象進行統一的宣傳,要大范圍的擴大到生態區的每個角落,做到“綠色生態區”,促進生態區更好更快的發展[3]。
4 結論
綜上分析可知,作為一種近年來新型的旅游項目,由于國家政府的支持以及人們群眾的喜愛,其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鑒于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生態區旅游不僅要從外部宣傳上做好工作,還要從內部管理上做到系統上的構建,避免傳統的管理模式,將現代新型化的管理模式運用其中,進而促使生態區的旅游管理工作做好做強。
參考文獻
[1]種夏. 小清河旅游產業生態管理系統構建[J].山東大學學報,2012,10(15):041-042.
[2]萬凌冰.張家界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戰略研究——以武陵源區位例[J].吉首大學,2012,06(01):018-019.
[3]魯小波.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研究——以遼寧白石粒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例[D].遼寧師范大學,2008,05(01):02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