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峰
【摘要】議論文是高考作文中一大重要文體。議論文是作者就一個現象或話題形成自己的觀點,隨后在文中對這一觀點進行論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提出問題、表明論點、進行論證。因此,教師要在指導學生訓練的過程中努力做到論點明確,論證精辟。
【關鍵詞】高考作文;議論文;論點;論證;論據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議論文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見的題材之一。議論文這種文體邏輯性強,對學生寫作能力要求比較高。所以,很多學生害怕寫議論文。近年來隨著高考壓力的不斷增加,學生高考作文分數往往決定語文的總成績,而平時的訓練中因為學生模仿作文選的模式較重,從而導致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有形無神,嚴重地影響了作文的得分。因此,加強議論文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一、提升素養,訓練思維
古人云“厚積而薄發”,要想寫出好文章,就要有一定的文學積累。古今中外的經典名作都是經過歷史的考驗而沉淀下來的,有著永恒的藝術魅力,讓學生多加閱讀,可以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積累寫作素材。例如,郁達夫的《春風陶醉的晚上》,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記事》,劉亮程的《一個人的村莊》,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等,都是優秀的文學作品,教師帶領學生反復品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獨特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提高寫作水平。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名家作品都適合學生去學習的,一些名作的思想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太過遙遠,學生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難以真正吸收到對自己寫作有幫助的東西。相反,普通人的優秀作品就能夠讓學生產生親近感,可以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讓學生感覺到好文章的來源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例如,教師把隔壁班某同學寫的優秀作文分享給學生,學生欣賞完后就會產生“我也能寫出好作文”的想法,就能下意識的去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為寫出好文章而積累素材。
二、明確論點,尋找論據
找準論點是議論文的關鍵。因為論點決定了論據的展開,與論據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互相支持、相互制約。議論文的教學是由論點到論據的過程,循序漸進,依次進行,但是教學生寫議論文時卻是反過來的,是讓學生先去搜集大量的事例,積累眾多的素材,然后再進行思考,最后得出觀點。議論文中最常見的論證方法事實論證,就是要學生去尋找典型的事例,來支持文章所表達的論點。而在同一事例上,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觀點,教師要讓他們寫出自己的觀點,不要只要求寫出一種觀點。另外,所舉的事例要鮮活真實,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激勵思考,并且是真實發生的,才能夠有足夠的說服力作為論據。例如,教師可以把穿越小說作為作文課材料,學生一定都會很感興趣地參與,教師隨之適時地加以引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觀點,就能夠寫出一篇關于穿越題材的議論文。以此看來,教師多多引用生活中的熱點現象或問題作為素材,再輔之以正確的鼓勵與引導,就能夠讓學生想出明確的論點,找到合適的論據。
三、分析論據,嚴密論證
古人把議論文的論證過程形象地比喻成“豹頭、豬肚、鳳尾”。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論點確定之后,要通過有力的論據來支撐論點,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文章有了說服力才能讓讀者去信服作者提出的論點。因此,在提出論點的基礎上要進行嚴密的論證。所以,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理解論據在議論文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學會沿著論據繼續往深處分析。例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有一篇經典的文言論文《師說》,在開篇上,韓愈提出了“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點,并且在歷史事實的角度上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而后在選擇老師的對象這一問題上,韓愈提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原則;最后又從反面的角度進行了論證,對“恥學于師”進行了對比說明,批判了“師道不復”的錯誤現象。韓愈從多角度進行了論證,層層遞進,說明了“士大夫之族”對“從師”的不同態度,并且用精煉的語言寫出了孔子的觀點,引用孔子的觀點作為論據,由于孔子在古代封建社會的至高地位,這一論據就顯得很有說服力。運用使讀者足夠信服的論據,來證明文章的中心論點。
四、掌握方法,有效論述
寫議論文時如何讓文章的中心論點具有鮮明的權威?這就需要學生掌握科學的論證方法,通過有效的論述讓讀者心悅誠服。論證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立論與駁論是我們教學中最常見的論證方法。立論就是從正面進行論證,用最直接的論據對文章的論點進行正面的闡述。而駁論則是從反面進行闡述,通過列舉反例去推翻錯誤的論點,從而使文章的論點具有鮮明的正確性。這兩種論證方法一個正一個反,聯合起來使用效果最好,一篇議論文中先使用立論的論證方法論證文章的中心論點,之后再用駁論去反駁其他錯誤的觀點,使文章更具說服力。例如:在課文《獲得教養的途徑》這篇文章中,作者圍繞中心論點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證,首先提出了獲得教養的途徑是研讀世界文學,論證了閱讀經典作品對獲得教養的重要性。接著論證了閱讀的重要性,最后論述了思考的方法,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這樣,就把論點、論據、論證三者關系相得益彰的闡述出來。從而有效地支撐了自己的觀點,使讀者深刻地認識到獲得教養的途徑。
總之,高中議論文要重視論據和論證方法的教學,不能讓學生只停留在反復強調論點的低級階段。教師要做好“釋疑”和“對象”的教學工作,提升學生語文素養,訓練寫作思維,指導學生明確論點,找到論據,并學會對論據進行分析,掌握常見論證方法,寫好高考議論文。
參考文獻
[1]司恬.淺論議論文教學中的美育[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03).
[2]天友.議論文寫作教學的改革必須引進源頭活水[J].語文月刊,2013(3).
[3]盧文寶.試談議論文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構建[J].教育探索,2013(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