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艷
(哈爾濱聯強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哈爾濱 150016)
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背景下,企業集團的規模、效益優勢逐步體現,企業組建企業集團已經是發展的趨勢與方向。在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與發展的今天,企業集團利用融資手段實現高速、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常態,對融資的有效管控成為企業集團經濟與管理的核心工作。由于市場經濟環境、社會觀念意識和企業集團內部等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企業集團進行融資時會出現巨大的風險,企業集團有必要加強融資風險的全面管理,以此為企業集團的組建、成長與發展夯實管理、經營、決策等方面提供保證。在企業集團融資管理的具體工作中要有危機意識,認識到融資風險的來源與組成,有針對地通過管理、決策、管控等手段強化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做到對企業集團化、跨越式發展,企業集團經濟結構和管理組織創新的有力支撐。
與國際知名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的成功經驗相比,我國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在管理機制上存在僵化和落后的實際問題,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結構單一,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組織效能不高,難以充分調動企業集團成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形成對資源利用、成本控制等環節組織與管理上的缺失。當前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機制還存在創新意識不足的問題,難以根據企業集團融資的具體過程進行管理機制和管理方式的調整,影響到融資風險管理的針對性與有效性。
當前,國內很多企業集團進行融資風險管理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在于決策體系分散,政出多門,過度的分權形式和決策體系使本應快速做出的決策難以出臺,導致集團內部企業各自為政,不能發揮企業集團的綜合與整體優勢,極容易打擊集團內部企業和員工管理與防控融資風險的積極性。分散的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決策機制還會導致成員間出現盲目投資與惡性競爭,形不成企業集團的合力,也談不上企業集團的整體性、綜合性發展,形成企業集團融資過程中較大的風險,進而會轉化成企業集團融資的危機與困局。
當前企業集團的組織、功能建設還存在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特征是集中管控的水平與質量距離理想狀態還有較大的差距,企業集團存在多個獨立法人,大量融資資金分散在下層企業,集團失去了對融資資金的調配與控制能力,出現資金的積壓和浪費,形成企業集團融資的風險。企業集團對下屬企業融資的控制能力不強,各企業成本、核算、項目之間存在不規范和不統一的問題,造成企業集團整體上的融資風險。以集中管控為目標的預算編制體系不完善,各企業沒有集中管理和集中控制的意識,不能形成規范的體系,難以發揮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的價值。
由于企業集團這一形式在我國經濟領域發展時間過短,因此存在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手段跟不上實際的具體問題。一些企業集團進行融資風險的管理過程中沒有市場、風險與危機意識,更沒有科學管理和持續發展的現代化企業管理觀念,依然沿襲計劃經濟時期的手段和方法,不但造成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難以發揮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的優勢,出現融資信息不準確、管理工作失控、融資效率不高等為題,直接或間接地造成企業集團經濟危機,影響企業集團生產、管理工作向深層次和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評價機制是進行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是企業集團進行實際融資風險管理工作的參考。而當前在企業集團內部對融資風險管理缺乏必要的評價體系和機制,導致企業集團整體上對融資風險沒有高度的重視,不能有效地對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進行正確而全面的評價,使企業集團難以完成對融資風險的全面管理。此外,沒有評價體系會造成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中責任與權力的不對應,管理部門難以根據融資風險管理規范進行內部審計和監督,企業集團融資機構難以得到必要的反饋與指導,導致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淪為一句空話。
現代化的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需要有一支適應企業集團管理工作、融資工作的管理隊伍,而目標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人員存在現代化融資觀念、經濟法律知識、經營管理能力等諸多方面的短板,也不具備豐富的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經驗,這是其難以應對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中復雜的局面,在能力上表現出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水、綜合處理效果難以適應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要求與實際的問題,大大影響了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也制約著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價值和作用的發揮。
新時期應該在企業集團內部建立起管理融資風險的新體制,建立起企業集團融資工作科學管理的新模式,要以企業集團總部為中心,建立起企業集團融資決策、企業集團融資利用、企業集團融資管理、企業集團融資風險防控等各主要系統,在明確企業融資管理權限的同時,對融資的利用、運作進行指導,使企業集團形成上下貫通的融資風險管理體制,更好地實現企業集團對融資風險的控制與管理。并且將集團財務融資風險控制的重點,放在資產負債率控制和擔保控制兩方面,其中資產負債率控制含企業集團整體資產負債率控制及母公司、子公司層面的資產負債率控制。
應該根據企業集團融資的實際工作建立起融資信息管理與決策系統,通過信息收集、數據加工、資料處理,形成企業集團融資的方案與決策,在提升企業集團融資效率的同時,加強對融資過程和融資途徑的管理,提升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的水平。決策體系的建設應該根據行業與市場的發展趨勢,要正確判斷社會經濟的形勢,做出合理而科學的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決策,以實現企業集團穩定、連續的發展。
建立和完善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的集中管控制度和體系,完善企業集團融資實時、全面、動態的財務預警系統,利用財務、金融、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等理論,采用比例分析、數學模型等方法,發現經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并及時向管理者示警。同時,要構建健全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設立獨立的、專門的風險管理、監督部門,進而落實全面風險管理責任。
要改進融資風險管理方法,應當以集團財務風險控制為前提,相比于單一企業融資渠道與融資能力,企業集團具有明顯的融資優勢,一方面,集團強勁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于增強集團外部資本市場的融資實力;另一方面,集團內部的財務資源一體化整合優勢,尤其是資金集中管理和內部資本市場的功能,大大強化了集團財務的“融資”功能。因此,在集團企業的實際發展中,首先要樹立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明確決策層和高管層的職責分工,建立健全集團內部規章制度和業務流程規范,包括部門規章,崗位職責,強化風險管理制度的落實,以便于構建完善的以財務風險為前提的金融風險管理機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財務人員,必須跳出財務看財務,拓展融資風險管理的新思路。
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工作中應該明確主要業務的關鍵控制點,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業績考核制度,對企業的獲利能力、償債能力、成長能力等進行系統的評價,從而對經營者實施相應的獎罰。還要深入研究本企業集團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對經營者最有效的激勵方式。
要加強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負責人的選拔培養,可實行聘任、委派制度,并實行嚴格的定期和任期考核,帶動成員企業融資風險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加強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學習,重點加強專業技術、行業知識、企業管理和法律法規知識等方面的學習培訓,對職稱考評和職業培訓給予費用和時間方面的支持,通過各種人才素質強化措施,提高融資風險管理人員職業勝任能力。
企業集團具有規模與效率上的優勢,是現代市場經濟的主體與重要組成,是市場經濟體系中企業發展的主要方向。企業集團通過融資可以迅速擴大生產與規模,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但融資存在較高的風險,如不能進行全面、科學、系統、嚴格的管理,很容易帶來企業集團的融資風險和危機。企業集團經濟與管理部門要認識到融資風險的危害性,從企業集團存在的融資風險分析入手,探尋企業集團加強融資風險管理的措施與方法,在防范企業集團融資風險的同時,使企業集團真正實現快速、健康的發展目標。
[1]魏繼衛.論企業融資風險和會計防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6):65-66.
[2]田文斌.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風險成因及對策[J].中國證券期貨,2013,(8):149-150.
[3]宋清華.試論我國企業融資風險的防范和化解[J].華南金融研究,2000,(2):144-145.
[4]徐曉晶,霍威,田艷春.會計信息失真與企業融資風險關系的探討[J].黑龍江財會,2002,(10):95-99.
[5]陳質楓,余建星,黃振廣.基于成本和收益的企業融資風險[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2):39-41.
[6]唐玉蓮,涂大進,唐娜.民營企業融資風險之成因分析[J].現代管理科學,2004,(3):55-58.
[7]藍虹,穆爭社.中國企業融資風險生成與轉嫁的博弈分析[J].財經科學,2004,(4):155-157.
[8]唐玉蓮,涂大進.對我國民營企業融資風險成因之研討[J].現代管理科學,2014,(5):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