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吉林省白山市婦幼保健院,吉林白山 134300
消毒滅菌效果受外包裝材料和具體包裝方法、清潔程度、消毒包內物品放置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除了需要對供應室消毒滅菌效果進行常規監測,還需要對滅菌前消毒包實施監控,以提高消毒滅菌質量[1]。本文選取該院滅菌前消毒包350個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該院滅菌前消毒包350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檢查內容共計5項,即:包內指示卡、外包裝、包外指示帶、包內物品放置、清洗質量。首先進行普查,待將全部結果匯總分析之后,由全院護士長及時將存在的典型問題和規范的操作方法進行講解分析。然后每月進行1次細致抽查,檢查結果進行匯總分析并公諸于眾。
參照原衛生部制定的《消毒技術規范》之中對滅菌前相關規定擬定檢查標準[2]。清洗質量是指無菌物品外包裝或容器符合清潔要求,無銹跡、陳舊性污跡等,且需要保證每用1次都要進行規范清洗;包外指示帶是指將包外化學指示帶貼在封口位置,包外指示帶應附帶著有效起止日期、物品和包裝者名稱等。外包裝主要指塑料包裝或包布大小適宜,無破損情況,在滅菌之前,將側孔、槽底打開,滅菌之后將側孔和槽底關閉;包內指示卡主要放置在含有高危險物品包中心位置的一種化學指示卡;包內物品放置主要是指保持儀器干燥、清潔,對精密儀器要采取保護措施,紗布、棉球等要合理放置;對帶蓋容器消毒前應將蓋子打開,確保橡膠類物質無老化現象。
上述5項檢查均符合相關要求,達到標準的消毒包為合格。合格率是符合檢查標準的消毒包數與總檢查包數的比值,再乘以100%。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包對有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采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并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管理和監控之后的滅菌前消毒包檢查合格率為99.4%,明顯高于未接受管理和監控之前的6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對比實施管理和監控前后滅菌前消毒包檢查合格率[n(%)]
現就檢查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作如下總結:①清洗質量不過關:整個消毒滅菌的關鍵在于保證清洗質量,臨床之中有很多有機污染的器械,其中含蛋白質污跡、橡皮膠膠跡等器材即使經過多次高溫消毒,仍有很多污跡難以清除,影響消毒效果。因為臨床工作量比較大,少數細小污跡很難用肉眼看見,再加上橡膠膠跡清理難度較大,清洗質量難以保證。②外包裝不符合標準:牛皮紙、紙塑袋料、不銹鋼貯槽、包布等是臨床比較常用的外包裝。采用包布進行包裝時,每次都要進行清洗更換,且不同危險程度的消毒包需要采用不同層數的包布進行包裝。以前臨床方面對此認識不足,導致很多消毒包的外包裝都沒有符合既定的標準,重點強調外包裝問題,可顯著降低消毒包不合格率。③化學指示卡或指示帶:包內指示卡和包外指示帶是臨床之中消毒滅菌應用率較高的監測方法,若此種監測方法不正確,可能會造成概念疏忽或不清楚。④包內物品放置未達標:消毒效果也受到物品放置方法的影響。若方法不科學合理,消毒物在取出之后容易被污染,例如擦手巾和洗手擦混合放置在一個容器之內,或者器械方式未使頭尾一致。
近年來,隨著醫學服務模式的不斷更新,醫院對感染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患者及其家屬對臨床治療、護理措施以及手術質量的要求也比較多,供應室不再是傳統的輔助科室,而主要負責無菌物品質量過關。所以,做好供應室滅菌質量的管理和監控,是一項不容忽視、勢在必行的工作。為了更好地實現醫院管理的正規化、科學合理化,以更好的幫助患者解決難題,原衛生部制定了“以患者為中心,以改善服務質量為主要內容”的相關管理要求,而其工作的重點就是做好消毒供應中心消毒包的質量監控和管理[2-4]。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管理和監控之后的滅菌前消毒包檢查合格率為99.4%,明顯高于未接受管理和監控之前的68.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消毒包在檢查過程中存在清洗質量不過關、外包裝不符合標準、化學指示卡帶監測方法不下確、包內物品放置未達標等問題清洗質量應該引起操作者的高度重視,同時采用現代更好的方法代替傳統方法,確保清洗質量得到提高。目前,全自動清洗機和酶制劑的應用效果被臨床所接受和認可,但因其造價高昂,使用過程中應注意這一點[5-7]。因此,合理放置消毒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消毒包在檢查過程中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與醫務工作者缺少相關知識以及落伍的陳舊觀念存在直接關聯。而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的關鍵所在即是確立檢查標準并及時進行相關培訓,在實際的培訓學習過程中,落實崗位責任制,建立健全獎懲制度;針對比較難解決的棘手問題,可通過共同商討、運用新技術和新方法加以解決[8-9]。
消毒滅菌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需要各個部門之間的協同工作和密切配合。消毒供應中心在對消毒包進行高壓蒸汽滅菌之前,應做好相關消毒滅菌數據記錄,嚴格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操作。做好滅菌前物品的妥善準備工作,并合理進行裝卸,對滅菌器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確保其始終處于正常運轉狀態,使用高質量高壓蒸汽對消毒包進行滅菌。務必做到嚴把質量關,強化檢測,保證滅菌質量,以免發生院內感染。在實際的工作中,為保證消毒包的質量符合標準要求,應對消毒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進行密切觀察和總結分析,選擇針對性、系統性的科學合理應對措施,以加強高壓蒸汽消毒包的質量監督與管理,確保消毒包在臨床應用中的安全可靠性,保證臨床治療效果,維護患者生命安全[10]。
總而言之,質量監控部門應加強監管,制定科學計劃并予以實施,通過反饋,作出正確評價,提高高壓蒸汽滅菌前對消毒包的檢查合格率。
[1]岑瓊.消毒供應中心濕包管理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2,27(11):95-96.
[2]糜琛蓉,徐桂婷,陳燕,等.加強高壓蒸汽滅菌前對消毒包的監控與管理[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8,7(5):323-325.
[3]吳宣,晏桐,丁珊珊,等.滅菌化學指示卡變色不良原因分析與護理干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0,16(26):3201-3202.
[4]馬洪榮,畢翠蓮.改良式高壓蒸汽滅菌器對消毒滅菌質量的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0,29(10):1469-1471.
[5]樊紅衛,張明磊.高壓蒸汽滅菌濕包形成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4):388-389.
[6]李梅花.高壓蒸汽滅菌后出現濕包的原因及排除方法[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23):3243.
[7]陳曉燕,談紹峰.高壓蒸汽滅菌濕包原因分析及控制[J].中國實用醫藥,2012,7(9):273-274.
[8]謝運娣,程越.PDCA循環對降低高壓蒸汽滅菌后濕包發生率的作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35(3):104-105,106.
[9]姜華,屈蕓娜,任國棟,等.使用兩種生物監測包對高壓蒸汽滅菌包監測的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24):3948-3949.
[10]王敏.消毒供應室對科室自備消毒包存在問題的改進管理[J].醫藥前沿,2012,2(7):3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