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信點評:《IT時代周刊》總第318期,“產業”《中國手機市場首次落入下滑通道惟有創新可成行業持續發展動力》
讀者觀點:小米經營的是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或者價值觀,這樣就從性能導向的產品模式中脫離出來,將經營由產品性能層面上升到以產品為媒介的社會價值層面可能會好得多。
中國很多手機企業將小米視為競爭對手,都傾向于認為小米是通過低價格來獲得市場份額,于是通過更低的產品價格來沖擊市場,獲取份額。實際上,這種價格戰往往是徒勞無效的,即不能夠塑造出一個健康的產業,同時也暴露出決策者經營能力的低下。
小米是為發燒而生,經營的是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或者價值觀,這樣就從性能導向的產品模式中脫離出來,將經營由產品性能的發展階段上升到以產品為媒介的社會價值層面上來了,這是對舊有商業社會結構和利益格局及其背后的思想邏輯的徹底瓦解與摧毀,讓板結的商業社會重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這應該是小米對于整個商業社會的最大貢獻。只是,后來者沒有這樣看問題的高度,只拘泥于事物的表面看問題,自然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答案,這將另外一個現實問題給揭示出來了,具備豐富實戰經驗的人才特別多,而具備卓越戰略眼光、能夠統領全局的人才稀缺。
談到小米,就不得不提被譽為“雷布斯”的雷軍。雷軍的一次次成功經歷和對未來的成功預測,這實際上是在強化追隨者對自己的認同與肯定,背后是在強化他們之間的關系,由無關系、弱關系轉化成為了一種強關系,使他們具有了黏性,在此基礎上,就形成了一個以雷軍人格魅力的龐大粉絲群。這個龐大的粉絲群對于小米而言,就是已經被區分好的細分市場,無意中化解了尋找消費者過程中所存在的系統性風險。